资源简介 课堂引入 请同学们欣赏——“核动力潜艇”训练片段 ①核潜艇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 ②浸没在水中的铁块又为什么不能浮起来? 第十章 浮力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会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 3.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实现浮沉的条件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 物体在液体静止时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V排=V物 V排=V物 V排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浮沉: 鸡蛋浸没水中时,受到重力G与浮力F浮两个力 可见, 物体的浮沉就取决于重力G与浮力F浮的大小 F浮 G ①若浮力F浮大于重力G 漂浮时:F’浮=G V排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 G F’浮 G 向上运动 F浮>G 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上浮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若浮力F浮等于重力G F浮 G F浮=G 悬浮 ③若浮力F浮小于重力G 物体沉底时:G=F浮+F支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支 F浮 G F浮 G F浮<G 向下运动 还有别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吗? 下沉 最终沉底在杯底上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重力G与浮力F浮两个力 F浮 G 浮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 浸没在水中时: F浮=ρ液gV排 G=m物g=ρ物V物g V排=V物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ρ液gV排 浮力的大小: G=m物g=ρ物gV物 重力的大小: V排=V物 浸没在水中时: F浮 G 若F浮>G ρ液gV排>ρ物gV物 则 ρ液>ρ物 物体上浮 若F浮 = G ρ液gV排 = ρ物gV物 则 ρ液= ρ物 物体悬浮 若F浮 < G ρ液gV排 < ρ物gV物 则 ρ液< ρ物 物体下沉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ρ液与ρ物 的大小与物体的浮沉的关系 冰漂浮在水面 石块沉于水底 漂浮: ρ冰<ρ水 悬浮: ρ鸡蛋=ρ盐水 沉底: ρ石块>ρ水 鸡蛋悬浮于盐水中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总结 判断物体浮沉 状态 的两个角度 F浮>G 上浮 最终漂浮 ρ液>ρ物 F浮 = G 悬浮 F浮 < G 下沉 最终沉底 ρ液=ρ物 ρ液<ρ物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注意 (1)上浮和下沉受非平衡力作用; 漂浮、悬浮和沉底受平衡力作用 (2)浸没和沉底时:V排=V物; 漂浮时:V排<V物 浮力的应用 二 1、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早在殷商之前,我国古代人民对浮力就有深入的观察,到殷商时已由制独木船发展到用木板组成大的船体,这是我国最早的木船。 芦湖独木舟 芦湖独木舟 芦湖独木舟 2、轮船 轮船是用钢铁制造的,密度大于水的钢铁是怎么浮在水面上的? 2、轮船 想想做做:密度大于水的橡皮泥是怎么浮在水面上的? 重力没有发生改变,但排开水的体积变多,故浮力较大 2、轮船 1、工作原理:将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在重力不变的情况下使V排变大从而使浮力变大,漂浮在水面上。 2、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 排水量 ——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F浮= m排g 而 F浮=G ∴ m船+m货= m排 3、潜水艇 原理:潜水艇浸没在水中后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重力(向水舱充水或排水)来实现浮沉。 露出水面以后,潜水艇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4、气球和飞艇 气球和飞艇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等。 热气球主要通过加热空气,使其膨胀改变自身密度来实现上升和下降。 课堂练习 三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木头、鱼、水底的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B.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D.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C 课堂练习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 = 1.0×103kg/m3 ×10N/kg ×5 ×10?4????3=5N 因为 F浮<G物 所以物体下沉。 选项B正确。 ? 2. 重为15 N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中后,溢出了5×10-4 m3的水(g=10N/kg)。则此物体是(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水底 C.悬浮在水中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 B V排 密度计 工作原理:利用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成的。 读数方法:静止时液面所对刻度乘以水的密度 刻度特点:上小下大,刻度间隔不均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