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小篮球——运投技术在1对1比赛中的运用 》教 学 设 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课以“健康第一” 为指导思想,以培育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以学定教,学科育人。通过创建结构化的学习情境,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将教学重难点转化成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练环节当中。从单一技术教学、组合技能练习、弱对抗练习再到课堂比赛,穿插评价活动的开展,做到学、练、赛、评系统化组织,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培养篮球意识和运动能力,实现能力外化于行,品格内化于心,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教学内容1.运投技术在1对1比赛中的运用 2. 课课练:1对1比赛教材版本:人教版 全一册三、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①篮球---运投能力的练习与游戏锻炼价值及育人功能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体育活动,篮球运动将游戏与竞赛、技术学习与身体锻炼、个人智慧与团结合作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学会合作。篮球运球和投篮组合技术是篮球项目的基本技术,也是用来作为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重要手段。篮球运球投篮组合是队员通过两项技术合并来完成有效得分的主要手段。此内容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技术,学生通过学习并在比赛中运用,发展身体协调性,增加下肢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②篮球---运投能力的练习与游戏在学科体系中的纵横联系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本年级起开始安排小篮球教材,限于课时不多,主要使学生学会最基本、最简单的运球技术动作和投篮动作进行教学,但教学重点应以学习简单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并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让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在水平二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行进间运球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教学重点是抓好运球和投篮基本功的培养,将两项技术组合一起,在1对1比赛中的运用,让孩子们与实战接轨。2.学生情况分析①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从四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②学习本课之前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四年级的学生机械记忆能力强,掌握动作方法快,喜欢自主练习体验、提高,所以,教师应精讲多练,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本课中,教师将在解示范后,让学生自主练习运球。游戏和比赛是本年级段学生最喜欢的形式,“玩中学,比中学”的效果会更突出,他们对运动的本质乐趣更加关注,本课中,教师把相对枯燥的运球教学与他们最喜欢的“我最快”、“投篮球比赛”“我最棒”游戏相结合,学生快乐地学习技术,享受篮球固有乐趣。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增加技术的分析和说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体会动作要点或找到错误动作原因,提高学习效果。③针对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设计相应对策,我采用:教法:直观演示法,讲解示范法、多媒体教学法、评价鼓励法学法:观察法、模仿法、自主学练法、自我评价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篮球比赛、音乐情景、评价四、学习效果评价①运动负荷:预计本课练习密度为38-45%,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②思想教育:使学生养成积极动脑、刻苦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遵守篮球规则的知识渗透。③教学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1.教师评价:教师利用口号互动注重评价,有的是针对学生技术动作的评价,有的是针对学习态度的评价,适时适度的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恰当评价,激发学生练习兴趣。2.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五、教学创新1.注重学、练、赛、评有机结合本课以创建结构化的学习情境,通过分组比赛导入,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逐步将单一技术融入到运、传、投的组合练习中,再到课堂比赛。使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所学技术,强化应用和配合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学、练、赛、评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篮球意识和运动能力,提升核心素养。2.细化教学目标,营造主动探究氛围本课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了细化分解,并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将分解的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练环节当中。学练中围绕重难点抛出三个问题,并设计了三个练习,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交流体验,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有目的地学练,达成学习目标。3. 落实核心素养,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本课将教学内容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不仅关注技能本身的功能和价值,更注重发挥学科育人作用,赋子课程特殊使命。在学练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应用意识,渗透篮球规则、礼仪、战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勇于拼搏等体育品德,真正做到了以体育智、以体育心,落实核心素养。六、安全防范1.课前进行安全检查并提出安全要求。2.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练习时运动强度由低到高,遵循运动规律。3. 在规定场地进行分组练习,避免跑动中相撞,对抗赛时提示学生遵守规则小篮球——运投技术在1对1比赛中的运用 教学计划教 材内 容 1.运投技术在1对1比赛中的运用 2.教学赛:1对1比赛教 学目 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激发与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2.通过运球和投篮技术在实战中运用动作协调,配合熟练。3.学生通过观察、练习、游戏的学习过程,掌握动作方法,培养学习篮球的兴趣。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习惯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教学重点 运球技术在比赛中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速度、方向节奏的变换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组 织 教 法 与 要 求次数 时间开始部分 约 2分钟 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2.报告人数3.师生互相问好4.教师宣布课的内容5.安排见习生并进行安全教育 1次 2' 组织:如图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法:1.教师巡视,加强对学生的常规教育管理。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要求:精神饱满准备部分 约9分钟 二、准备活动:1.慢跑热身课课练:篮球基本功方法:学生平均分成4组——听音乐响起在不同区域做运球、防守、投篮、体能练习,听口令轮转换位练习 1次 2'4' 组织:一路纵队组织:8路纵队教法: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规则2.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练习3.教师讲评要求:精神饱满,模仿形象。基本部分 约24分钟 三、运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练习1 运球打卡赛方法:音乐想起,两个人一组进行行进间运球,当听到音乐节奏里的特殊提示音时,两名同学必须到达制定打卡位置,未到达的同学则被淘汰,由两人一组逐渐增加到四人一组。练习2 急停急起突破投篮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急停急起)方法:同学们快速运球到达对面标识点前,利用急停急起技术突破过人完成终结得分。练习3 体前变向突破投篮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方法:同学们快速运球到达对面标识点前,利用急停改变方向突破,完成终结得分。练习4 无球追逐练习方法:两名同学们一组,一名同学作为进攻队员,一名同学防守,进攻队员利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甩开追逐的同学。练习5 运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有球攻防练习)方法:两名同学们一组,一名同学作为进攻队员手持一个篮球,一名同学防守,进攻队员利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过掉防守球员,完成终结。四、教学比赛:1对1斗牛赛方法:两组相对站在两侧底线,进攻队员拿一个篮球,一名同学作为防手方,进攻方在有对抗的情况下利用所学的运投技术完成得分。 1-2次2次4次4次1次 19'10' 练习1运球打卡赛教法:教师示范讲解练习方法和动作要领学生熟悉方法规则3.教师组织进行练习,检查行进间运球动作标准和速度快慢变化4.教师讲评练习2 运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急停急起)教法:(教师提问:同学们教师通过什么方法摆脱防守人的)1.教师示范讲解练习方法和动作要领2.学生自己练习,熟悉方法规则3.教师组织进行练习,强调动作协调,强调速度变化的时机4.教师讲评练习3 运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体前变向)教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学生利用方向改变进行突破终结教师讲评练习4 运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无球练习)教法:(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摆脱了追逐人的?)1.教师示范讲解无球对抗追逐练习,并组织学生练习2.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在教师指挥下练习3.教师评价表扬练习5 运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有球攻防练习)教法: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运投技术在实战比赛中的应用学生按照要求练习教师讲评1对1斗牛赛教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场1对1斗牛赛,体会运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学生比赛教师讲评结束部分 约3分钟 五、放松六、讲评本课学习效果七、收器材 1次 3' 组织队形:散点队形教法:1.教师播放音乐,师生用肢体做出动作 2.教师讲评要求:肢体舒展,充分放松。场地器材 标志垫:33个篮球: 33个标志桶: 8个标志盘: 33个 预计运动负荷心 率 125-130次/分密 度 35%左右安全措施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是否有安全隐患。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组织管理。3.学生练习时,教师注意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问题。4.学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认真练习。《小篮球——运投技术在1对1比赛中的运用》授课教师:授课年级:四年级指导教师:2023年10月27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