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技巧--燕式平衡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技巧--燕式平衡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7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燕式平衡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技巧课程共10节,本节课为第7节,前6节课学习了前滚翻、挺身跳、交叉腿转体180度、后滚成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本节课学习燕式平衡技术动作。 燕式平衡由直立开始,单腿慢慢后举,上体前屈,当后腿举至最高位置时,抬头挺胸成单腿支撑、两臂侧平举的平衡姿势。该动作质量的高低取决髋、腰关节的柔韧性,动作的稳定性取决腿部力量的大小、身体各部位与支点之间力矩保持平衡的相对位置及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燕式平衡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肌肉、关节的柔韧、力量素质和平衡能力,并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及对体操美的认识。
2.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初一女生,此年龄段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部分同学关节、韧带灵活性好,但力量较差;部分同学力量好,但柔韧性较弱。她们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自我有较为客观的认知,对体育美有一定的认识,学习体操有利于培养她们良好的身体姿态。 通过前6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已具备完成燕式平衡技术的基础,但要高质量的完成燕式平衡动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用了不同的保护帮助方法以及辅助练习方法,借助弹力带的拉伸和抗阻练习及注意力的引导,循序渐进的学习燕式平衡,尝试帮助学生提高动作稳定性和身体柔韧性,促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技术动作。
3.学习目标确定
(1)认知目标 了解燕式平衡的正确动作概念、锻炼价值及应用。 (2)技能目标 学习燕式平衡技术动作,90%的同学能较好完成燕式平衡动作,发展学生下肢、髋、腰、肩背的力量和柔韧等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 (3)情感目标 培养勇敢、果断、自信的心理品质,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体操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控制身体平衡 (2)教学难点:身体姿态及后举腿高度
5.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根据自我表现及进步幅度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审核确认。评价量表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进行评定,根据学生自我感受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节课的评价都将以分数形式记入单元评价成绩。 课 时 评 价A1、我能主动的跟随教师学习、练习,燕式平衡动作有明显提升,并有自信把动作做好。 2、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态度认真。 3、我能说出燕式平衡的技术要点,并能保护帮助同学完成动作,责任感强。B1、我较主动的跟随教师学习,燕式平衡动作有进步。 2、我参与小组创编,能完成课后作业,纪律比较好,有自信,能克服困难。 3、我基本可以说出燕式平衡动作要点,可以保护同学完成动作。 C1、我需要老师提醒才能跟随学习、练习,可独立完成燕式平衡动作。 2、我跟随小组进行了创编,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可以完成课后作业,主动性需要提升。 3、我对燕式平衡的技术动作要点有些模糊,我的保护帮助方法有时候起不到作用。D1、我也不想跟随练习,不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 2、我不参与创编,不愿意与人协作。 3、我不清楚燕式平衡的技术要点及保护帮助的方法。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1:开始部分教师活动1 向学生问好。 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3、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学生活动1 组织: ♀♀♀♀♀♀♀♀ ♀♀♀♀♀♀♀♀ ♀♀♀♀♀♀♀♀ ♀♀♀♀♀♀♀♀ ▲ 注:“♀”为女生 “▲”为教师 学法: 学生集合快、静、齐,体委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向教师问好,集体听讲。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提高学生精、气、神,使其快速进入体育课状态,为本节课开展内容做准备。通过课堂常规要求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科学运动习惯,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环节2:准备部分教师活动2 1、口令及示范引导完成练习。 垫上热身 垫上准备活动 专项准备活动 2、巡回指导,语言提示动作,帮助个别动作不到位学生,语言鼓励认真练习的学生。 学生活动2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为小垫子 学法: 1、垫上热身(各4×8个八拍) 原地提膝(手叉腰) 、提膝跳、 后踢腿、小跳(手叉腰)、手位练习 2、垫上准备活动各(各4×8个八拍) 直角坐头部运动、扩胸振臂体前屈 屈腿体转、体侧压腿、脚背屈伸 3、专项准备活动(各4×8个八拍) 跪姿后踢腿、跪撑“猫式” 要求:动作舒展、有力、优美,体操意识好,充分热身;练习循序渐进,避免拉伤。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低冲击、高冲击的控腿、手位、跳跃等练习,充分热身,激活腰背、四肢肌肉关节韧带;通过垫上压腿、踢腿、压腰背等练习,强化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及体操意识,为学习燕式平衡做铺垫。学生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绷脚不到位,踢腿时低头含胸等错误姿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提醒和帮助,发展学生柔韧和力量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环节3:基本部分—游戏挑战引入教师活动3 1、教师讲动作要求,引导学生完成游戏。 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比例; 学生完成质量。学生活动3 组织:同上 学法: 1、站立双腿不屈膝手触垫子; 2、单脚站双腿不屈膝手触垫子; 3、单脚站一侧展髋、不屈膝触垫子; 4、单脚站立模仿燕子飞行。 要求:动作缓慢、平稳、舒展,创意动作力所能及。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引入让学生对平衡类技术动作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容易理解燕式平衡技术,在练习中学生易出现屈膝动作,需要加强腿部后侧肌肉韧带、力量练习,发展柔韧、力量素质,激发学生想象力。环节4:基本部分—学习燕式平衡教师活动4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和保护帮助方法。 动作方法:直立开始,单腿慢慢后举,上体前屈,当后腿举至最高位置时,抬头挺胸成单腿支撑、两臂侧平举的平衡姿势。 动作重点:控制身体平衡; 动作难点:身体姿态及后举腿高度。 保护帮助方法: ①一人站在练习者后举腿一侧,一手扶上臂,另一手托后举腿,另一人站正前方,引导练习者注意力集中 ②两人用弹力带固定髋关节 2、教师示范讲解,口令引导弹力带辅助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 (1)教师选优秀生示范。 (2)教师集体讲解存在问题。 易犯错误: ①过度屈体 ②后腿的高度及姿态 解决办法: ①利用体操棍,限制屈体。 ②加强踝、膝、髋关节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学生活动4 组织1:♀♀♀♀♀♀♀♀立 ♀♀♀♀♀♀♀♀蹲 组织2: ♀ ♀ ♀ ♀ ♀ ♀ ♀ ♀ ♀ ♀ ♀ ♀ ♀ ♀ ♀ ♀ 墙 组织3:♀ ♀ ♀ ♀ ♀ ♀ ♀ 学法: 1、各班密集队形听讲解,看示范。 2、集体站在垫子上跟随教师完成练习。 (1)俯身压腰背练习 (2)单腿支撑,另一腿抗阻画半圆练习 (3)单腿支撑, 向后拉弓 (4)利用弹力带以髋为轴,俯身同时抬腿 3、保护帮助下完成动作 (1)扶人(或扶墙)后举腿 (2)两人一组借助墙(或三人一组),保护帮助下完成燕式平衡。 4、集体听讲,观看优秀示范动作,反思自身动作。 5、分组改进动作。 要求: 1、 积极练习、思考,相互帮助。 2、注意观察,正确使用弹力带。 3、分组练习,保护帮助者责任感强。活动意图说明 利用弹力带进行抗阻练习,让学生体会保持稳定性时身体肌肉、关节的发力部位,发展学生下肢、髋、腰、肩背的力量和柔韧等素质;利用弹力带,在髋关节处设支撑线,提高髋关节稳定性,引导学生身体各部位与支点间建立平衡感,加强肌肉记忆,提高动作质量;引导学生眼睛盯目标,控制头部位置,提升动作稳定性;通过保护帮助,提高学生完成动作质量,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练习中,开始学生的稳定性会较弱,语言提示学生,练习缓慢进行,正确使用弹力带帮助。环节5:基本部分—燕式平衡的应用教师活动5 1、语言讲解燕式平衡在体操、花样滑冰、武术等体育项目中的应用及与其他动作的连接形式。 2、播放燕式平衡的相关比赛、表演视频。 3、提出问题与条件,让学生用燕式平衡动作进行集体项目、个人项目的动作创编。 (1)个人项目:动作串联 (2)集体项目:集体造型学生活动5 组织:一路纵队为一组 学法: 1、观看视频,寻找燕式平衡 花样滑冰、平衡木、武术比赛中的燕式平衡。 2、分组进行谈论、尝试挑战创编。 3、积极展示创编动作。 (1)个人项目:动作串联 (2)集体项目:集体造型 要求:积极探讨、练习,团队合作活动意图说明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花样滑冰、艺术体操、体操、武术等比赛中燕式平衡动作,通过直观的观察、分析、学习,拓展体育理论知识,加强对动作的锻炼价值、应用的认识。让学生进行动作之间的衔接及小组创编,激发其挑战创造力,培养其勇敢、自信的态度,同时为本单元最终的动作串联创编做引入。环节6:结束部分—整理放松教师活动6 1、教师带领放松,集合整理。 2、教师总结、评价,留课下作业。 3、师生再见,组织收器材。学生活动6 组织: ♀♀♀♀♀♀♀♀ ♀♀♀♀♀♀♀♀ ▲ ♀♀♀♀♀♀♀♀ ♀♀♀♀♀♀♀♀ 学法: 1、集合整理,放松。 2、听教师总结、评价,进行自我评价。 3、与教师再见,积极收器材。活动意图说明 充分放松,总结本节课的目标达成,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与习惯。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作业1燕式平衡的串联创作: 根据课上视频学习与小组讨论继续进行创编,并用视频将创作成果展示进行录制,上交给老师。 作业2素质练习: 腰腹力量 水平1:仰卧两头起15×2组 俯卧两头起20×2组 水平2:仰卧两头起10×2组 俯卧两头起15×2组 柔韧素质 水平1:纵叉,左右腿各5分钟 水平2:把杆或高处压腿,左右腿各5分钟 本节课作业为开放性作业和素质练习相结合,通过继续创编拓展学生体育理论知识面,增强小组团队意识,通过素质练习发展身体能力,为提高动作质量打下基础,同时养成良好锻炼习惯。通过学生视频反馈,老师看到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对体育的不同理解,针对学生课上表现,约80%的同学可完成水平1的作业,约20%的同学需要从水平2练起。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准备活动与引入:有针对性进行热身,并提升学生练习兴趣、改进体操姿态。利用引入挑战游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燕式平衡的技术要点。 2、新教具的引入:利用弹力带进行拉伸、抗阻、帮助等辅助练习,新鲜器材的引入,大大提升学生的练习参与度,在运用时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分不同层次去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多媒体资源:提前拍摄教学辅助照片,搜索花样滑冰、艺术体操、武术等比赛中燕式平衡动作,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观察、学习、分析能力,提升学生对燕式平衡的认识,拓展学生体育知识。 4、人力资源:发挥优秀生示范作用和学生互帮互助、小组团结合作精神。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90%的同学能较好完成燕式平衡动作,通过准备活动、辅助练习和专项练习,学生下肢、髋、腰、肩背的力量和柔韧等素质得到发展,对塑造了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起到积极作用。 整节课,开始的引入部分内容丰富,但部分内容可适当删减,缩短引入时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集中讲解了练习方法,并未达到教师预期效果,可采用直观教学和边练习边讲解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视频引入和小组创编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体育视频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欲望,增强的学生的表现欲;小组创编激发了学生创作能力,加深了对燕式平衡的认识。最后,在整节课的强度上,本节课还可考虑加入弹力带的素质练习,增强强度,促进学生身体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