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案例:《独树一帜的中国画》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课本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城,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美术名作,包括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和《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两课内容。课程的目标要求是:“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相对来说还是对美术很感兴趣的,而且在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初步积累了中国画的相关知识。但这种基础知识的积累多停留在基本的层面上,缺乏对中国画笔墨情趣的深层次的理解分析。在此单元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画有更为深入的学习。三、教学目标(一)单元总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美术的造型特点及作品风格的演变过程。对不同表现形式和题材的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3、通过欣赏,提高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主观感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教学过程以欣赏,讨论,分析为主,运用教学提示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和调控,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线,帮助学生认识艺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3、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评述活动,感悟中国古代美术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对中国艺术审美特点的探究兴趣,使之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本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不同分类及艺术内涵,形成初步的审美经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欣赏画作,评述作品,表达感受等,能够深化审美经验,升华审美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画三大画科的艺术特色及中国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难点:能够分析评述美术作品中的内涵意蕴,并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五、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发现法,谈话法。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情境探究法,对比欣赏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视频,视频中讲解了开幕式与中国古代艺术的结合,播放完后,提问学生:(1)都在里面看到了哪些美术方面的元素 (水墨画,篆刻,青绿山水,富春山居图),都是与中国古代绘画有关的元素。教师总结,视频中在亚运会开幕式上,舞者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为主题,在舞台上每一个动作都如同在宣纸上笔墨横姿,她运用泼墨、渲染等动作,将水墨画的元素融入到舞蹈中。(3)作为亚运会的东道主,为什么在世界瞩目的亚运会上会展示这些中国艺术、中国画作品呢?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这是本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目录。2、新授知识(1)同学们,你知道的中国画的工具材料都有哪些 教师再进行总结,除了我们熟知的笔墨纸砚外,还有颜料,笔洗,毛毡,笔架等常用工具。什么是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颜料作画于绢或者宣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之为中国画。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画和油画两个不同的画种,一个以国家来命名,一个一使用的材料介质命名呢?(畅所欲言)。实际上中国画以前也是以材料介质命名的,古人称之为“丹青”和“水墨”。这时候讲解一下“中国画”名字的由来,什么时候改为的中国画呢?是在近代以来,西方的先进思想和艺术传到我国后,为了区分中西方的画作,所以才统一成之为中国画。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叫法的由来。(3)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什么 欣赏以下两幅画作,试着分析其在表现形式上什么区别?(可以从笔法运用上去分析)。一幅是南宋吴炳的《出水芙蓉图》,另一幅是齐白石的《荷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用笔上看上去更细腻,刻画细致,严谨,精确典雅,细润圆劲的我们称之为工笔画,用笔看上去潇洒,纵笔挥洒,墨彩飞扬,大胆,破笔泼墨,寥寥几笔就能塑造出来形象的称之为写意画。再次总结工笔,写意的特点,工笔刻画严谨细致,写意画就潇洒,追求那种似与不似的感觉,并出示例图,让学生再次分辨巩固这个知识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工笔、写意。中国画的三大画科及艺术特色。活动一:1.以“形”传“神”---人物画通过欣赏高清视频《韩熙载夜宴图》,欣赏完之后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探究后并回答下列问题:1、画中是什么内容?2、画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用什么作为的分割?3、全卷中韩熙载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学生观看视频后小组讨论分析并回答。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总结。1、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2、有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屏风作为分割。3、韩熙载没有宴会的喜悦,而是悲凉愁苦,忧心忡忡的表情。再思考,为什么他是悲凉愁苦,忧心忡忡的表情呢?这时候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讲解,这是一幅“间谍画”,是南唐君主李煜怀疑韩熙载对他怀有二心,于是派画师顾闳中参加宴会后默画出来的。画作背景:南唐早已有亡国之象,无力回天。而李煜,是个随意听信谣言,滥杀忠良的君主,韩熙载目睹之一切,心灰意冷,所以他实际上是一个有能力但是装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他之所以纵情声色,是为了自诬,不想成为亡国宰相。学生在了解画作背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所以韩熙载悲凉愁苦,忧心忡忡的表情才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通过分析得出结论;《韩熙载夜宴图》---画人重在“传神”。通过描写客观对象的“形”来表现其“神”,来表现出其精神世界,神情特点,思想活动,内心世界等。从中我们看出人物的“以形传神”,通过表现对象的外部特征,来展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本质。(板书以形传神---人物画)。2,意境渲染---山水画欣赏动态视频: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分析画面中画了哪些内容?试着从内容、色彩、构图等方面去分析。动态的千里江山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同时解决因为画作过长放在课件上看不清的弊端,学生观看后作答,教师总结。1、整幅画作表现了绵亘山势、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桥梁渔船、茅棚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的人物活动。2、设色方面,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被称为“青绿山水”。3、构图方面,运用“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全景式地以概括式手法全景展现了大宋王朝的锦绣山川及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此作品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传达了艺术家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畏之情。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艺术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绘画技巧的精益求精。从中我们读出意境之美。(板书意境渲染---山水画)借物抒情---花鸟画欣赏朱耷的《鹌鹑》,画面中画了什么形象?画中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构图简洁,有大量留白,营造出虚旷的空间和凄凉之意,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画中画有两只鹌鹑,一俯一仰(形体上有变化),羽毛蓬松,身体蜷缩。画面中的特别之处是,我们可以看到鹌鹑的眼珠是往上翻的,翻白眼的形象,颇具拟人化。为何要画翻白眼的形象呢?(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结合历史背景: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所以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从此画中我们看出画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情感。通过一个形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借物抒情---花鸟画)。活动一小结:所以通过以上三幅作品我们总结出:(4)、中国画的三大画科及艺术特色。1、以形传神---人物画2、意境渲染---山水画3、借物抒情---花鸟画活动二:课堂检测1、观看下面人物画作品,尝试欣赏和评述画作。《步辇图》 唐 阎立本。画面中画了那些人物,什么事件?结合以上分析其构图,色彩等。这里的历史书上学过此人物事件,学生基本知道。欣赏起来比较容易。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总结:内容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此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多用红色来表现画面。画面中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为正衬。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为反衬。此为以形传神。以人物形象体态表现人物的特点。2、欣赏此山水画内容,从构图、墨色方面分析其意境。《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近处远处的景象进行欣赏,教师总结。远景主峰占三分之二,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百丈。中景巨石纵横,庙宇隐现,溪水奔流。近景大石突兀,一队商旅正在行进。墨色凝重浑厚,浓淡干湿层次丰富,以积墨之法使画面极富美感。整幅画面表现了北方山川壮阔震撼,雄伟浩荡的气势,画面中溪水潺潺,旅人行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静止的画面中孕育一种动感。此为意境渲染。通过山水的外形表现祖国山水的意境之美。3、欣赏此幅花鸟画的内容,尝试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悬崖兰竹图》清·郑燮。教师引导学生从竹子所代表的含义进行思考。教师总结:竹之劲挺,兰之清雅,石之坚韧。画面中兰、竹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纵横交错,天机自然,秀逸酒脱。三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自古人们用竹来比喻顽强的生命力,再从岩石上的题款即得知此画为对朋友君子品格的赞美之情。此为借物抒情。运用兰竹石的形象表现君子品格的高尚。活动二小结。在欣赏中国化的时候我们可以从画面内容、设色、构图、墨色、笔法等方面进行赏析。3、课堂拓展---中国古代绘画与其他美术分类的结合。此环节的设计将本节内容与下节课内容结合起来,体现大单元教学。绘画与雕塑的结合---敦煌彩塑(施以彩绘的塑像,色泽艳丽,长久不变色。)坊间有“三分型七分画”之说。绘画与工艺美术的结合---青花灵芝纹石榴式尊(明代)(以青色的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冠绝当世)。绘画与建筑的结合---故宫彩画(故宫古建筑的檩枋(lin fang)、斗拱、屋檐、天花、墙壁等部位均绘制有不同类型的彩画。以金、红、青、绿等为主色,产生华美的装饰效果,并与建筑的功能相协调)。以上体现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上,为下节课的内容做铺垫。4、课下任务请同学们搜集中国古代绘画与其他艺术,如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结合的有关方面的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课的内容《异彩纷呈的中国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5、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绘画方面的知识,了解了中国画的分类及如何进行赏析。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在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完美展现了我国的传承千年的艺术,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对这笔厚重的文化财富进行了解、保护和传承。提高自身审美的同时更加深入的体会其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