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第一节 关税壁垒第二节关税经济效应第三节非关税壁垒第四节出口鼓励和出口限制第一节 关税壁垒一、关税壁垒概述关税(Customs Duties; Tariff)是指进出口货物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种税收。早在欧洲古希腊、雅典时代,关税就已出现关税是通过海关执行的,海关是设立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征收关税的作用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二、进口税(Import Duty)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正常关税。进口税通常可分为最惠国税: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普通税: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这种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ies)普惠制税率(---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在2019年6月5日取消对印度的普遍优惠制待遇(原因是印度未能确保在多个行业向美国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印度是世界上普惠制计划最大的受益者,该计划允许价值56亿美元的印度出口商品免税进入美国。---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单方面对从发展中国家输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给予优惠关税待遇的一种国际贸易制度,是在最惠国待遇税率基础上进一步减税或全部免税的更优惠的待遇。)给惠产品范围受惠国家和地区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保护措施例外条款 预定限额 毕业条款原产地规则原产地标准 直接运输规则 书面证明书普惠制有效期三、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es)是指进口国海关对进口的外国商品在征收进口正税之外,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额外加征的关税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ies)是指对实行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临时性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Counter Vailing Duties)是指进口国为了抵消某种进口商品在生产、制造、加工、买卖、输出过程中所接受的直接或间接的任何奖金或补贴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紧急关税(Emergency Tariff)是为了消除外国商品在短期内大量进口对国内同类商品生产造成的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惩罚关税(Penalty Tariff)是指出口国商品违反了与进口国之间的协议,或者未按进口国海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时,由进口国海关向该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临时性的进口附加税。报复关税(Retaliatory Tariff)是指一国为报复他国对本国商品、船舶、企业、投资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不公待遇,对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所课征的进口附加税。差价税(Variable Levy)是当本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的价格时,为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四、出口关税出口税是出口国的海关在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关税。征收出口税目的五、关税征收标准、依据和程序征收标准从量税(Specific Duties)是以进口货物的重量、数量、长度、容量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从价税(Ad Valorem Duties)是以货物价格作为征收标准的关税。混合税(Mixed Duty)是在税则的同一税目中订有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税率,征税时混合使用两种税率计征。复合税 选择税关税征收依据海关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商品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海关税则包括海关课征关税规章条例及说明;关税税率表海关税则分类单式税则 复式税则;自主税则 协定税则关税税则中商品分类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目录(CCCN)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商品名称与编码协调制度(HS)关税征收程序即通关手续,通常包括申报、查验、征税、放行四个基本环节。Supplementary MaterialsUN ComtradeSITC(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国际贸易标准分类HS(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简称协调制度BEC(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广义经济分类目录http://comtrade.un.org/db/dqQuickQuery.aspxSITC:联合国统计司-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反映商品加工程度和产业来源-我国SITC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HS:世界海关组织-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2类,99章-用于海关税则-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加列为10位编码,如4202210090以皮革,再生皮革,漆皮作面手提8471703010具有刻录功能的光盘驱动器9102210090其他自动上弦的机械手表BEC:联合国统计司-国际贸易商品分为7大类-国际贸易商品的最终用途-BEC五阶段分类:初级产品、半成品、零件及部件、资本货物、消费货物SITC Rev.3(国际贸易标准商品分类目录)0- Food and live animals1- Beverages and tobacco2- Crude materials, inedible, except fuels3- Mineral fuels, lubricants and related materials4- Animal and vegetable oils, fats and waxes5- Chemicals and related products, n.e.s.6- Manufactured goods classified chiefly by material7- 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8- Miscellaneous manufactured articles9- Commodities and transactions not classified elsewhere in the SITC7- Machinery and transport equipment71- Power-generat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72- Machinery specialized for particular industries73- Metalworking machinery74- General industri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n.e.s., and machine parts, n.e.s.75- Office machines and automatic data-processing machines76- Telecommunications and sound-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equipment77- Electrical machinery, apparatus and appliances, n.e.s., and electrical parts thereof (including non-electrical counterparts, n.e.s., of electrical household-type equipment)78- Road vehicles (including air-cushion vehicles)79- Other transport equipmentTHE CLASSIFICATION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1* Food and beverages11 Primary111 Mainly for industry112 Mainly for household consumption12 Processed121 Mainly for industry122 Mainly for household consumption2* Industrial supplies not elsewhere specified21 Primary22 Processed3* Fuels and lubricants31 Primary32 Processed321 Motor spirit322 Other4*Capital goods(except transport equipment),and parts and accessories thereof41 Capital goods (except transport equipment)42 Parts and accessories5* Transport equipment, and parts and accessories thereof51 Passenger motor cars 521 Industrial522 Non-industrial53 Parts and accessories6* Consumer goods not elsewhere specified61 Durable62 Semi-durable63 Non-durable7* Goods not elsewhere specified第二节 关税经济效应一、小国关税效应(本国价格、生产、消费、税收、贸易和净福利效应;对外国及世界福利影响)价格价格数量进口数量供给需求外国出口供给本国进口需求关税后进口需求PtPw关税对进口“小国”的影响OOABCDS1S2(a)本国市场(b)本国进口市场C2C1abcdHGEKFb+dPartial Equilibrium Effects of a TariffConsumption Effect:OG-ON= -GNProduction Effect:OR-OM= MRTrade Effect:RG-MN= -(MR+GN)Revenue Effect:RG(PT-PW)= cConsumer Surplus:ΔABPT-ΔACPW= -(a+b+c+d)Producer Surplus:ΔFHPT-ΔFIPw= aabcdPQOESDPwPTPHMNRGFHBAIJLCPT= PW(1+t)SFSF+TTotal Effects of an import tariffIncome redistributionDeadweight loss- Efficiency loss: b- Utility loss: dA small country never gains from tariffs.二、大国关税效应(本国价格、生产、消费、税收、贸易和净福利效应)问:大国和小国关税效应有何不同?价格价格数量进口数量供给需求外国出口供给本国进口需求关税后进口需求Pt关税对进口“大国”的影响OOS1S2(a)本国市场(b)本国进口市场C2C1abcdCBb+defeAPwP1w一、非关税壁垒概述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是指除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特点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歧视性二、传统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施加的限制。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自愿”出口配额(Voluntary Export Quota):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规定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禁止出口。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加以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进口押金制(Advanced Deposit):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时间,在制定的银行无息存储一笔现金的制度。最低限价制(Minimum Price)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这个标准,就加征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禁止进口(Prohibitive Import):进口限制的极端措施。国内税(Internal Taxes):一国政府对本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征收的各种税捐。进出口国家垄断(State Monopoly):在对外贸易中,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直接经营,或者把这些商品的经营权授予某些垄断组织。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国家通过法令或政策明文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商品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货。滥用海关程序(Customs Procedures):进口货物通过海关程序,一般包括申报、征税、查验及放行四个环节。三、新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一国以维护生产、消费安全以及人民健康为理由,制定一些苛刻繁杂的规定,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作用。安全标准:那些以保护人类和国家安全为理由而采取的限制或禁止贸易的措施。卫生检疫标准(Health and Sanitary Regulation)(案例:中国荔枝出口日本2003年,日本对荔枝农药残留的检测从果肉改变为带壳检测,使得当年福建出口鲜荔枝无一达标,此外,日本检疫方又以“非典”为由,拒绝到中国检验出口的荔枝,致使2003年上半年输日荔枝遭受重挫,出口量为0。2004年4月,日本因从我国冷冻荔枝中检出3批甲胺磷超标,遂对我国出口的冷冻和新鲜荔枝均采取批批查验措施,造成输日荔枝在日方口岸滞留较长时间,鲜荔枝的品质和销售遭受严重打击。)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Packing and Labelling Regulation)信息技术标准:进口国利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对国际贸易信息传递手段提出要求,从而造成贸易障碍。绿色壁垒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绿色技术标准:如欧盟的ISO14000。绿色环境标志制度:如德国的“蓝色天使”,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日本的“生态标志”,欧洲的“欧洲环保标志”绿色包装制度:如德国的《德国包装物废弃物处理办法》,日本的《回收条款》和《废弃物清除条件修正案》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如欧盟的茶叶农药残留标准绿色补贴制度:指国家对生产绿色产品,将资源、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以鼓励出口。社会壁垒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一、鼓励出口的措施直接出口信贷直接出口信贷: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出口方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间接出口信贷是由政府有关机构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进行担保。第四节 出口鼓励和出口管制直接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国家对出口厂商给予补贴。间接出口补贴政府为了刺激出口对出口商品给予某种财政上的优惠。如国内各种税的减免或退还;进出口税的减免。商品倾销(Dumping)指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外汇倾销(Exchange Dumping)指降低本国货币外汇汇率的方法来扩大出口。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保税区(Bonded Area)出口加工区(Export Processing Zone)各种出口服务措施设立专门机构研究与制定出口战略,扩大出口建立商业情报网加强商业情报的服务工作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委员会二、出口管制的措施出口管制商品战略物质和先进技术资料国内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供不应求的某些必需品自动控制出口的商品从属于经济制裁的出口商品金、银等特殊商品出口出口管制的办法国家垄断出口税出口配额出口禁运出口许可证补充材料: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美]道格拉斯·欧文:《贸易的冲突》,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7月作者简介:道格拉斯·欧文,是美国经济史学家。他曾任美联储经济学家和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经济学家,长期致力于美国经济和国际贸易政策的研究,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学者。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刚刚掀起贸易战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美国不是全球自由贸易最积极的倡导者吗?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如果把观察视角拉长,从美国建国至今的200多年里,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才是美国政坛长期以来的主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的工业力量一落千丈,而美国制造强势崛起了,有能力向全世界大量输出工业品。这时候,美国才开始在全球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带头搞了人们后来熟知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协定。不过,即使在这个时期,美国的贸易政策也相当“灵活”。1980年代,日本制造迅速崛起,在汽车、电子产品等高端制造领域对美国造成了强烈冲击。这时的美国,毫不犹豫地又举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用关税、自愿出口限制、强制汇率升值等手段,成功狙击了日本制造。美国建国后100多年间,制造业一直面临来自西欧国家的激烈竞争,于是,政府用高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在美国历史上,需要缴纳关税的产品的平均关税率,最高曾达到惊人的62%,还有一次也逼近了60%。本书主要结论:贸易的冲突怎样深刻塑造了美国?第一,美国历史上的两场战争都和贸易的冲突有关。英国对北美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独立战争和美国新宪法的诞生;而美国南北双方在贸易政策上的深刻分歧,为南北战争埋下了伏笔。第二,贸易政策一直是引发美国国内政治冲突的源头。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贸易理念也不同,造成两党在贸易政策上长期尖锐对立。第三,高关税不是美国制造崛起的原因,自由贸易也不是美国制造业萎缩的根源。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贸易战并不能挽救美国制造。按照通常的说法,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是为了反抗英国新开征的茶叶税。对于这段历史,这本书给我们披露了不一样的历史细节。在1773年的《茶叶法案》(Tea Act)颁布之前,殖民地的茶叶进口就一直有关税,而且税率很高,所以很多北美商人从事茶叶走私活动。有种说法是,当时北美消费的茶叶中有2/3都是走私货。英国为了打击茶叶走私,通过《茶叶法案》授予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茶叶销售垄断权,同时大幅削减殖民地的茶叶进口关税。也就是说,《茶叶法案》实际上是大幅降低了茶叶关税,让北美市场的茶叶价格因此便宜了一半。那为什么殖民地人民还会不满呢?原来,关税降低后,茶叶走私活动就无利可图,而这些走私商人又没有资格从事合法茶叶贸易,等于断了财路。于是,他们想办法煽动起了当地人民的反英情绪,制造了这起倒茶事件。英国当局被这起事件激怒,双方冲突升级。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先是相互贸易禁运,最后发展成直接的军事对抗,北美独立战争就此打响。美国独立战争跟贸易的冲突有关国会在1828年通过的一部关税法案中,把应税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率提高到了历史最高水平62%,这个结果终于激怒了代表农场主利益的南方各州。南卡罗来纳州就宣布,高关税的好处全部归北方制造州,而带来的成本全部由南方农业州承担,这实际上是北方对南方的经济剥削,因此是违宪的,拒不执行,南卡罗来纳州还威胁要和其他南方州一起退出联邦。当时的美国总统杰克逊被南方的态度激怒,宣布将动用联邦武装力量强制征税。同时,南方州认为,高关税只是联邦政府对南方利益动手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得手,那么联邦政府的下一步就是要废除奴隶制,这将从根本上摧毁南方的农场经济。所以,南方州咬住高关税问题不放,制造了这起危机。这次危机让南北双方的矛盾公开化,裂痕从此加深,为日后的南北战争埋下了伏笔。美国南北战争跟贸易的冲突有关早在建国时期,美国的国父们就对贸易政策产生了激烈的分歧,由此分裂成了两个党派。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反对自由贸易,支持重商主义。汉密尔顿在担任美国财政部长期间,曾经撰写过一份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策文件,叫《关于制造业问题的报告》,提出政府应该用进口关税、直接补贴等手段,来扶持本国制造业发展。联邦党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共和党。在二战前,共和党主要代表北部工业州,坚定支持贸易保护主义。与此同时,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和第四任总统麦迪逊,他们是坚定的自由贸易主义者,反对汉密尔顿的主张。杰斐逊和麦迪逊创立了民主共和党,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民主党。在二战前,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农业州,一直是自由贸易的代言人。为了增强政治影响力,各个生产商和利益集团组成了全国性组织,像美国钢铁协会、全国羊毛生产商协会等等。他们派出专人长期驻守在华盛顿市,通过捐款、游说、政治施压等方式,竭力促使政府以高关税保护本行业的高利润。(“游说”这个词最早就是指政治掮客们聚集在白宫附近的一家酒店,找机会跟常在这儿喝酒的美国总统格兰特说上几句话。)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共和党认为,高关税能够保护国内厂商的利益,让他们有机会发展壮大;同时,也保障了本国工人的利益,让他们可以拿到高工资。虽然高关税会短暂提升国内物价,但同时也能刺激国内生产,最终让国家变得强大,全体国民都能获益。共和党声称,支持贸易保护就等于爱国主义,提倡自由贸易者都是代表国外利益集团的卖国贼。这样的争吵在美国政坛一再重现,但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利益之争、观念之争和党派之争无法调和,国会的关税立法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扯皮,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比如,在制定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过程中,国会前后花了6个月,共计527个小时来进行辩论,辩论记录有足足2638页,光印刷成本就高达13.1万美元。其中,一个议员关于西红柿关税的演讲就占了15页。然而,冗长的辩论却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关税税率。这部法案通过后不久,美国应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提升到了59.1%,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高水平,引发了40多个国家的关税报复。结果国际贸易体系陷入崩溃,严重恶化了当时的全球大萧条。值得一提的是,直到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有能力向全世界输出产品,共和党与民主党才终于在贸易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共同推进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但到了1970年代以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民主党的支持力量转向北方的老制造业基地,这些地区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下落后了,成为了著名的“锈带”;而共和党的支持力量转向南部和西部。于是,在贸易问题上,两党从合作重新走向对立,但有意思的是,这次双方的立场掉了个个儿:民主党主张以贸易保护扶持“锈带”地区的制造业,而共和党则倾向于自由贸易。如果抛开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因素,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美国各个历史时期实行的不同贸易政策,到底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高关税保护到底是不是美国制造崛起的根本原因?1970年代以后美国制造业的萎缩,是不是自由贸易惹的祸?这就是接下来要讲述的第三个重点。虽然存在理论之争和党派之争,但在建国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实际上一直走的是高关税保护路线。正是在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从一个农业国一举成为工业强国,还在二战后全面超越欧洲,成为全球霸主。这是不是说明,高关税确实起到了保护幼稚工业的作用,进而成为推动美国制造崛起的重要因素?严格来说,保护幼稚工业是指政府选定某些重要的新兴产业,然后进行定向扶植。然而,在美国的政治实践中,所有的生产商利益集团都想来分一杯羹,导致最后出台的关税政策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对原材料和制成品、夕阳产业和新兴产业都实施同样的保护,很难说是真正促进了需要保护的幼稚工业的发展。以马口铁产业为例。马口铁是表面涂了一层锡的钢板,在当时主要用来制作金属包装,比如罐头食品、饮料包装等。美国的马口铁曾经100%依赖进口,而在1890年代的10年间,马口铁产业突然迅猛发展,国产份额达到了90%。巧的是,1890年颁布的《麦金莱关税法案》大幅提高了马口铁的进口关税。那么,是高关税促成了国内马口铁产业的发展吗?马口铁产业长期发展不起来,是因为用来生产马口铁的原材料,也就是涂锡钢板的价格太高。为什么钢板价格高呢?很简单,一是美国国内没有发现大型铁矿,二是进口钢材的关税太高。直到1892年明尼苏达州开发了大型铁矿,让美国国内钢材价格大幅跳水,这才有了马口铁产业的蓬勃发展。所以说,一刀切的高关税政策并不能起到保护幼稚工业的作用。美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猛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铁矿、铜矿、石油等自然资源在这个时期被大规模发现和开采,极大降低了美国制造业的成本。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规模的技术移民。这个时期,大批拥有娴熟技能的英国工匠移民来美国,他们能把英国的先进生产工艺直接拷贝过来。丰沛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再加上先进的生产工艺,让美国制造业快速实现了弯道超车。如果高关税不是美国制造崛起的原因,那么,1970年代之后美国制造的相对衰落,是不是全球自由贸易惹的祸呢?毕竟,特朗普政府就明确指出,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造成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大规模失业。这也成为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掀起贸易战的主要理由之一。我们知道,从1980年代开始,美国从制成品出口大国变成了制成品的净进口大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大。光是在1977—1987年这10年,钢铁和纺织两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就减少了100万,曾经的中西部工业中心逐渐变成了“锈带”。作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巨额贸易逆差,主要由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不断走强引起的。不过,1990年之后,美国制造业继续萎缩。据估算,1990—2007年这17年间,美国制造业流失了大约700万个岗位,其中大约150万个岗位是由中国进口造成的。我们把这个数据反过来看,也就是说,还有4/5的制造业岗位流失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是什么因素呢?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技术进步。以钢铁行业为例,1980年代,生产一吨钢需要18人工工时,而2015年只需要2人工工时,生产效率是原来的9倍。钢铁行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3/4,但产量更高。美国制造业流失岗位中有87%都是由技术进步造成的,而只有13%是由贸易引起的。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