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2节 二力平衡【第1课时】F支G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F支GF牵F阻1.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_________.二力平衡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力叫做_______平衡力3.平衡力指导与应用【问题】【猜想】两个力平衡要具备什么条件呢?提示:从力的三要素来考虑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_作用点:_________相等/不相等相反/相同(在不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不同物体课堂探究2: 二力平衡的条件F1F2木块在水平方向所受二力的情况 木块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不相等相等相等......【记录实验】【分析与讨论】相反 是 是相反 是 否相反 否 是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二个力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实验结论】共线等大反向同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随堂检测2(1)甲探究方案中的研究对象是 ,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时,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经典实验】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小木块 (2)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说明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为了方便操作和判断,应当使小车处于 状态作为平衡状态.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钩码的数量 (3)如图甲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钩码,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也能保持静止,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针对此现象,小华把木块换成如图乙中的小车,并选择较 (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平衡 光滑 木块与桌面间存在摩擦力 F3(4)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两边挂钩码数量不同时小车在运动,钩码数量相同时小车静止,这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 两个力大小 等 .两个力大小相等(5)在乙图装置左右两边挂相同数量的钩码,再将小车水平 扭转一个角 ,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6)小明用 (填“轻质”或“厚重”)硬纸片代替图乙中的小车(如丙图),两端挂相同数量的钩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旋转一个角度 轻质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7)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8)由上述实验可以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①绳和滑轮之间有摩擦力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②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有调零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力平衡平衡状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二力平衡的条件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课堂小结缺一不可!课堂提升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A.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卫星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B.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力平衡D.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2.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AA.在水平路面上,用力推车,车没动,此时推力等于阻力B.推车车动了,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不推车,车就会慢慢地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停止推车,车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1)实验中的研究对象应选 小卡片(填“小卡片”或“薄木板”).这样选择的目的是 不考虑 (填“考虑”或“不考虑”)它的重力,理由是 钩码对小卡片 的拉力远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实验时应使研究对象处于 静止状态.小卡片 不考虑 钩码对小卡片的拉力远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静止 (2)小明将系于小卡片的两根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作用在小卡片上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两个拉力方向 .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拉力大小对平衡的影响,小明将钩码换成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发现当两测力计示数有较小差别时,卡片也保持平衡,其原因是 的存在.(3)把轻质卡片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 .细线 相反 钩码的数量 摩擦力 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4)将图甲中的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如图乙,根据 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填“松手前卡片静止”“松手瞬间卡片旋转”或“松手后卡片静止”)的现象,放手后纸片 不能 (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 .(5)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剪断小卡片(如图丙所示),发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这说明 作用在不同物 体 的力一定不平衡.(6)小明同学也对同一问题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你认为 能 (填“能”或“不能”)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不能 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在不同物体 能 4.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30 N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向东运动,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N, 方向向 . 西 30 5.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D1、一个气球在空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它将( )A.一定静止B.一定向上匀速直线运动C.一定向下匀速直线运动D.可能向上匀速直线运动D素养提升解析: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将处在平衡状态。即有可能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速直线运动时,朝向上或向下都可能。故选D。2、如图所示,拴在细线下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小球到达A点和B点时均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非平衡 二、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小结三、合力和分力几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其使用相当于一个力的作用.这一个力就是这几个力的合力。合力:一个力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力,其效果一样,这若干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分力:2.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B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3.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对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 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发生改变C 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能够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来验证的D 伽利略采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4.起重机以1 m/s的速度匀速吊起一个重物,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6 000 N。若起重机吊着这个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这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是( )。A、12 000 N B、6 000 NC、3 000 N D、无法判定5.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8.1.二力平衡的应用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3.合力和分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