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学科计划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学科计划表

资源简介

小学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 学科计划表
学 生 基 本 情 况 上学期末成绩 学生人数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44 44 100% 35 79.5 98 82 85
学 习 习 惯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他们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教 学 现 状 分 析 本册内容情况: 《 科学》四年级下册由“植物大观园”、“动物的需求”、“运动与力”、“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四个单元组成。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的主要活动: (l)第一单元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地观察认识各种植物,通过对不同类型植物的观察,丰富学生的植物知识,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能力。 (2)第二单元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常见的动物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如何通过获取植物或者其他动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理解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 (3)第三单元通过生活化的情境,驱动学生进行探究,从而认识到一个物体相对于某些物体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另外一些物体,它是静止的;物体有多种运动方式物体的运动可以用速度、方向和距离等来描述,力作用于物体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4)第四单元通过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将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分析、模拟、推测、建立模型等手段学习。
学 期 目 标 1.每一课的活动都力求创设自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主题人物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形成驱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任务。在观察、实验、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需求,认识植物各器官的结构、功能和环境相适应,进一步提高观察、预测、实验、分析的能力,保持对植物进行探索的欲望,并形成崇尚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观察、实验、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动物生长的需求,认识动物如何适应环境,知道动物是如何通过自身的行为获取植物或其他动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进一步理解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动物进行探索的欲望,并形成崇尚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3.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化情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设计、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对“运动”与“力”有所认识。同时,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探究热情,并乐于尝试以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 4.力求创设自学生的生活情境,通过主题人物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形成学生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规律的任务。在观察、测量、实验、模拟、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形成影子的条件,认识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月相变化的规律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对地球乃至宇宙的探究热情,初步发展空间想象、模型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以及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5.培养学生观察、交流等基础过程的技能,并运用语言或画图来描述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会用文字、图画来表达,能利用身边的简单器材来做一些小的试验,能理解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试验。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6.帮助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7.帮助学生改掉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如多动、说谎、胆怯等。 8.教学时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教 学 措 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5.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通过以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子,由浅入深的简易设计练习中加深体会。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设计制作活动由浅及深,由易至难。 6.在教学时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开展有趣的活动,解决他们厌学、恐学的问题
课 时 安 排 周次起讫日期教 学 内 容课时数1第一周《1.白兰和银杏》《2.月季和茉莉》《3.凤仙花和狗尾草》12第二周《4.葡萄和爬墙虎》《5.睡莲和荷花》13第三周《6.校园里的植物》14第四周《7.有趣的植物》15第五周《8.动物需要空气》《9.动物需要水分》16第六周《10.动物需要食物》17第七周《11.动物的行为》18第八周《12.动物的巢穴》《13.帮鸟儿建个家》19第九周《14.车动了吗》《15.物体的运动方式》110第十周《16.运动的快与慢》111第十一周《17.风帆小车》112第十二周《18.运动与摩擦力》《19.运动的物体有能量》113第十三周复习第三单元114第十四周《19.哪里有影子》《20.阳光下的影子》115第十五周《21.明亮的月光》116第十六周《21.变化的月相》117第十七周复习第四单元118第十八周期末复习119第十九周期末复习120第二十周期末考试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