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机械运动复习课件课标要求: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 估测长度和时间。2.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3. 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机械运动知识结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常用单位及换算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误差:产生原因和减小方法时间常用单位及换算测量工具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除自身以外的任何物体一旦选出认为静止。运动的快慢机械运动速度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1m/s=3.6km/h直线运动运动形式曲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v=s/t平均速度的测量要对物体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观察、讨论刻度尺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单位1dm= m1km= m1cm= m1mm= m1μm= m1nm= m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单位间的换算:刻度尺10310-110-210-310-610-91cm人身体中的刻度尺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课桌的高度约0.75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20 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1.5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厚度约0.1 mm.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看:①零刻度线 ②量程(测量范围)③分度值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0~8cm1mm2.放:①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②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③刻度尺放正3.读:①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ABC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②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0cm 1 2 3 4 52.32cm2.33cm数字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北京专用测量 方法 看 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放 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边缘对齐,不要使用有磨损的零刻度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的下一位记 测量结果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分度值数字单位小结测细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一张纸的厚度、椎体的高度等化曲为直介绍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化薄为厚组合(平移)2.时间的测量(1)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换算关系:1 h=______min=______s。(2)测量工具:钟、表、停表。(3)了解:人每分钟呼吸20~30次;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min。秒s603600常考的时间估测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1大格是1min,所以每一小格是0.5min。结果=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先读小盘,再读大盘。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031233435637839411043121445164718492051225324265557285901267891011345121314四、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减小误差的方法: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1)选用更精确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刘易斯的百米冲刺攀岩的越野车自动扶梯苹果下落的频闪照片运载火箭拔地而起优美的冰上芭蕾引入:观察分析总结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变化。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每年1.8cm的速度上升板块运动地面上的高山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天体运动、地质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方面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并引导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通过大量事例使学生意识到:正在走动的钟表的指针是否做机械运动?思考:物体位置的改变可能是距离的改变,也可能是方向的改变,或者可能是距离和方向同时改变。运动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物质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认识参照物在描述机械运动中所起的“标准”作用。理解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明确研究对象和参照物列车的运动和人物的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观察与思考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经过路程长的运动得快。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所用时间少的运动得快。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观看竞速类的体育比赛时,观众用的方法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即看谁“领先”;而裁判会为每一位选手的全程计时,所以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12定义: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速度的定义12路程:m时间:s速度:m/s基本单位 m/s 或 m ·s-1读作 米每秒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读作 千米每小时速度的单位汽车速度表一般来说在我国的高速公路上车速不能低于60km/h,不得超过120km/h。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二、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沿直线,速度(快慢)不变的运动。2、特点: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也是最理想的机械运动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多少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 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的列车可认为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二、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2、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v=s/t来处理。这里的V称为平均速度用V表示.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平均速度的计算讨论:利用公式 计算出来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v =st在变速运动中,利用公式 能够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st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记住:公式只有一个:而绝对不能用:tsvt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有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otsots静止匀速直线运动otvotv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分析运动图像只要测量出丁同学跑步的速度就容易判断了学校即将召开运动会,初二(X)班的四位参加4×100m接力赛跑的同学进行赛前训练。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甲、乙两同学都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慢;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准确,他感觉自己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老师看到同学们争论起来,笑了笑说:“同学们,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需要收集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慢,还是越来越快的呢?”引入:雷达测速仪让小车从斜面由静止滚下(3)怎样测量小车的速度?实验原理:(1)如何组装实验器材 (2)猜想小车做什么运动?思考: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实验:测量平均速度S1金属片t1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实验步骤3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实验:测量平均速度金属片s2t2金属片s3s1s2t1t2t3t3=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s1-s2t1-t2s3=实验:测量平均速度设计表格实验:测量平均速度v2=t2=S2=v3=t3= t1- t2=S3=S1-S2=v1=t1=S1=平均速度(m/s)运动时间(s)路 程(m)40.350.31.20记录数据:0.351.70.200.35v2≈t2=s2=v3≈t3= t1- t2=s3=s1-s2=v1=t1=s1=平均速度(m/s)运动时间(s)路 程(m)0.72实验:测量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结论1.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斜面的坡度过小,小车达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过大,记录时间不准确,导致实验误差大。3.实验中什么环节容易出现误差?便于测量时间和让小车停止运动。时间记录与小车开始下滑可能不同步会存在误差;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可能会存在误差。2.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要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