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习目标】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理背景。(综合思维)2.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例,说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人地协调观)3.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综合思维)4.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区域认知)【自主预习】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概念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① 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主体功能区的作用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② 、有序开发。 3.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4)区域经济发展③ 。 4.我国主体功能区类型我国主体功能区主要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④ 、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1)概况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面积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2)优势和潜力A.⑤ ,区位优势明显。 B.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C.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D.城市密集,⑥ 。 (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A.空间格局:“一轴、两翼、三极、多点”。B.规划a.建设沿江⑦ 。 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c.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我国海洋国情(1)海域辽阔,海岸线⑧ ,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⑨ 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3)海洋资源十分丰富。(4)海洋灾害种类多。(5)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6)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2.意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四、维护海洋权益1.概念海洋权益指国家⑩ 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2.海洋权益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 ,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 3.我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 平方千米。 4.我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2012年设立 市,永兴岛为市政府所在地,便于对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5. 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答案】 ①最核心 ②因地制宜 ③不平衡 ④重点开发区域 ⑤交通便利 ⑥市场广阔 ⑦绿色生态廊道 ⑧漫长⑨季风 ⑩领土 专属经济区 300万 三沙 钓鱼岛【合作探究】情境导入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新时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主题1 建设主体功能区情境1 下图示意中国主体功能区分类。任务1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土地适宜开发程度、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生态环境脆弱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任务2 我国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有序开发。任务3 我国主体功能区分为哪几类 【答案】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情境2 建设主体功能区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未来国土空间将形成如下战略格局:“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我国区域经济已经形成了“四轮驱动”的新格局——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任务1 列举我国国土主体功能区分类的地理背景。【答案】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但是存在区域分布差异显著、人均占有量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等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分类,可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任务2 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主体功能开发方面的差异及原因。【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优化开发区域,该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黄淮海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因此首要任务是保障农产品的供给,为限制开发区域。任务3 结合海南岛区域地理环境,说说海南岛的区域开发项目。【答案】 海南岛处于热带地区,植被茂密,自然风光优美,因此适宜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业。任务4 有人建议可以在三江源地区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的看法。【答案】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若大规模开发旅游业,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对三江源地区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禁止对该区域进行过度的商业活动开发。1.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我国主要的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举例优化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 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珠江三角洲地区、兰州—西宁地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 农产品主产区 提供农产品 东北平原主产区、河套平原主产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 提供生态产品 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 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地 提供生态和游憩产品、精神财富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等3.我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 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 典型地区优化开发区域 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须调整和优化的海域 渤海湾、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峡西部、山东半岛等重点开发区域 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 城镇建设用海区、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区、海洋工程和资源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域 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 海洋渔业保障区,海洋特别保障区和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禁止开发区域 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 各级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 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因素,我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读山西省重点开发区域分布图,回答1~2题。1.山西“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人口规模较小 ②发展潜力较大 ③环境承载力较强 ④基础设施很完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山西省“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注重( )。A.控制经济规模 B.杜绝环境污染C.降低资源消耗 D.优化产业结构【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进一步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开发潜力较大的区域,需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由图可知,山西“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人口规模较大,①错误;发展潜力较大,②正确;环境承载力较强,③正确;基础设施需要完善,④错误。第2题,控制经济规模,就会阻碍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完全杜绝环境污染,但可以缓解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经济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主题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情境1 下图为长江水系略图。任务1 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及城市①②的名称。【答案】 长江的发源地为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城市①②分别为宜昌、湖口。任务2 长江流经了哪些省(区、市) 干流南北两侧有哪些重要的支流 【答案】 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区、市)。北侧支流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等,南侧支流主要有乌江、湘江、赣江等。任务3 说出长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地形区。【答案】 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任务4 填写框图,并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答案】 A.流域内降水丰富 B.落差大原因:长江的水量、流域面积均居我国首位;流经我国三大阶梯,落差大。情境2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及“长江经济带的范围示意图”。任务1 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哪些区位优势 【答案】 横贯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任务2 长江航运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何作用 【答案】 长江经济带的航运能力特别强,有利于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任务3 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哪些外部优势 【答案】 从全国范围看,连接北部沿海的环渤海经济带及南部沿海的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情境3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任务 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 【答案】 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1.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优势 表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黄金水道、南北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拥有完善的高速公路网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带,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长江经济带规划定位 措施建设沿江绿色生态走廊 加强流域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建设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发挥大城市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产业集群 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1~4题。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是( )。 A.资金和劳动力资源充足B.矿产和水力等资源丰富C.人才和技术力量雄厚D.海陆空交通运输便利2.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保护中要( )。A.坚持经济发展优先B.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C.适当限制中小城市的发展D.优先发展成渝周边地区3.下列不属于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沙尘暴C.水体污染 D.酸雨4.下列措施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有( )。①建设长江防护林体系 ②整治航道 ③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 ④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 ⑤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答案】 1.B 2.B 3.B 4.A【解析】 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川渝地区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如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更为便利。第2题,在长江经济带国土开发和保护中要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坚持生态优先;适当限制大城市的发展;优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第3题,长江生物灭绝等问题反映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长江流域水体污染严重;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冶炼业发达,降水充足,酸雨灾害较多;沙尘暴属于自然灾害,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第4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有可能占据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不合理的养殖密度和化肥农药的投放可能会污染水质,威胁其他生物的发展,所以应该要有序地发展养殖业,而不是大力发展养殖业,⑤错误;加强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控制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能够保护生物栖息地,①正确;整治航道能够规范航运对长江流域的影响,②正确;检验检疫通关一体化可以防止生物入侵,③正确;控制和治理沿江水污染能够改善长江生物栖息环境,④正确。主题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与维护海洋权益情境1 中国的海洋战略海洋政治上,维护主权,坚定不移;海洋经济上,适度开发,重在保护;海洋军事上,立足科技,建设现代化海军;海洋外交上,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海洋文化上,强化国民海洋意识。任务1 我国为什么要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答案】 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农耕文明影响,海洋意识薄弱,重陆轻海,错失海洋大发展机遇。任务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包含哪些产业 今后应该如何发展 【答案】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包含海洋生产、海洋水产、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信息服务业等。今后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及远洋开发能力,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任务3 对于海洋划界应做哪两手准备 【答案】 一是友好协商,以协议的方式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坚决反对别国侵占我国海洋权益的行为。任务4 对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海域划界争端,我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手段 【答案】 我国政府坚持友好协商的基本方针,运用政治、法律、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通过共同开发使争议各方都能获得现实经济利益,在“多赢”的基础上解决海上纷争。任务5 我国为什么要规划和建设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 【答案】 我国入海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局部海域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时有发生;建设海洋主体功能区可以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情境2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和“三沙市及市政府所在地”图、“钓鱼岛的位置”图。任务1 分析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因。【答案】 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周围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领海和毗连区;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中国在南海拥有一系列重要权利。任务2 分析钓鱼岛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原因。【答案】 钓鱼岛及其周边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的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了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水深不足200米的东海大陆架,是我国台湾岛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向东与琉球群岛之间以水深2 000多米的冲绳海槽相隔。任务3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 有利于扩大资源保有量,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家安全,保护海洋环境。1.海洋权益权益 内容海洋政治权益 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洋经济权益 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国家海洋经济产业等海洋安全利益 将海洋作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和抵御海上军事冲突海洋科学利益 将海洋作为科学实验基地,以认识海洋自然规律等海洋文化利益 包括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2.我国的海洋权益(1)我国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此外在公海、国际海底及极地也都拥有海洋权益。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我国有海岛11 000余个。(2)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领土。(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建立的海洋法律制度,第一次对海洋权益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从而使各国开发和利用海洋走上了规范化道路。读主权国家管辖海域的划分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图中相关区域含义及其空间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权益范围由内水和领海构成B.国际海底区域是国家范围以外的海域C.公海受到国家主权的管辖和支配D.专属经济区是从领海向外延伸200海里的范围2.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属于( )。 A.海洋政治权益 B.海洋经济权益C.海洋安全利益 D.海洋科学利益3.下列属于我国建设海洋强国采取的重要举措的是( )。①发展海洋经济 ②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③巩固海防,维护海洋权益 ④大力开发两极地区的海洋资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1.B 2.B 3.A【解析】 第1题,内水和领海属于一个主权国家领土的范畴。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国际海底区域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公海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全部海域,公海是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域;专属经济区是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200海里的范围。第2题,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发展国家海洋经济产业等,属于海洋经济权益;海洋政治权益主要指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第3题,我国建设海洋强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①正确;建设海洋强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②正确;提升管控能力,巩固海防,坚决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③正确;大力开发两极地区的海洋资源会破坏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④错误。【随堂检测】1.下列关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体功能区等同于工业区、农业区和商业区B.主体功能区的类型、边界和范围始终保持不变C.主体功能区是按行政区界线划分的D.主体功能区是对区域发展观念、方向和模式加以确定的类型区【答案】 D【解析】 结合教材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理解,D项正确。2.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未来开发潜力大的地区属于(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答案】 B【解析】 未来开发潜力大,相对当下应是重点开发区。读图,回答3~4题。3.长江上游自西向东依次接纳的大支流是( )。A.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B.雅砻江、岷江、乌江、嘉陵江C.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D.雅砻江、嘉陵江、乌江、岷江【答案】 A【解析】 长江的大支流自西向东分别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4.长江干流流经我国的( )。①地势三大阶梯 ②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 ③三大自然区 ④三个温度带和三类干湿地区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我国三大自然区中,长江干流只流经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未流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流经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区两个温度带;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和湿润三类干湿地区。 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各类海域范围示意图,回答5~6题。5.专属经济区范围是领海基线向海延伸( )。A.12海里 B.24海里C.200海里 D.350海里6.下列关于图中②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所有国家开放B.外国船只可以自由通行C.各国享有捕捞自由的权益D.沿海国对其拥有绝对主权【答案】 5.C 6.D【解析】 第5题,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国家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的海域为专属经济区,它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第6题,读图可知,②区域为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为领海,沿海国家对其享有绝对主权;其他国家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沿海国领海。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