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 弹力 学历案【主题与课时】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1个课时【课标要求】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学习目标】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弹力。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中的评价任务一(指向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中的评价任务二(指向目标2)【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弹力(指向学习目标1)活动1: 复习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活动2:认识弹性和塑性活动3:弹力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三要素: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点【评价任务一】 ------ 检测目标11.如图所示,调皮可爱的大熊猫爬到竹枝的末端,将竹枝压弯了。关于竹枝被压弯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是竹枝B.竹枝发生了弹性形变C.受力物体是熊猫D.熊猫对竹枝没有产生弹力2.如图所示,某人水平向右用力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发生了 ,施力物体是 ;墙也受到拉力,是由于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填“手”、“弹簧”、“墙”)。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4.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固定在一物块上,如图甲所示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弹簧与物块之间没有弹力;用力F把物块向左推至A点,弹簧被压缩,如图乙所示;撤去推力F,物块向右运动。当物块运动到图丙中B点的位置时,速度为v,弹簧被拉伸。从A到B的过程中,物块受到弹簧弹力大小 (选填“一直变小”、“一直变大”、“先变大再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学习任务二:弹簧测力计(指向学习目标2)活动1:原理:在 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 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活动2:使用步骤:①使用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篝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 。②测量前,明确 和 。被测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量程,以免损坏测力计。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弹簧的 方向。④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 。【评价任务二】 ------ 检测目标21.如图所示,此仪器的名称是 ,它是测量 (选填“重力”、“力”或“质量”)的大小的仪器,它的量程为 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 牛。2.如图所示,请写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N,量程是_________N。物体重_________N。3.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2)弹簧在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 cm,此时弹簧发生了 形变。(3)该弹簧如果做成测力计,能不能测量8N的拉力? ;原因是: 4.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下表。(1)在图18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像;(2)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 。(3)小明根据以上结论,猜想:如果把重为5N的钩码挂在弹簧下端,则弹簧的伸长量一定是10cm。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正确吗? , 理由是: 。【作业与检测】1.如图所示, A 、 B 两小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A. B C D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A端固定在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匀速向右水平拉动弹簧B端,使弹簧伸长,下列有关弹簧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墙面A端受到的弹簧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墙面A端不受弹簧弹力的作用C.手受到的弹簧弹力方向水平向左D.B端受到的拉力大于弹簧弹力3.英国科学家胡克经过研究发现,在弹性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这个规律叫作胡克定律,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弹簧的k值一般不同。小羽把不计质量的两根不同材质、原长相同的弹簧甲、乙同时竖直悬挂在铁架台上,分别加挂上M、N两物块(GM>GN),静止时分别记下弹簧甲和弹簧乙的伸长x甲和x乙,如图所示(1)此时,弹簧甲对M的弹力为F甲,弹簧乙对N的弹力为F乙,则F甲的方向是 (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F甲 F乙(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2)关于弹簧甲、乙的劲度系数k甲、k乙的大小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选填以下对应字母)。A.k甲>k乙 B.k甲<k乙 C.弹力F和伸长x的大小都不一样,无法判断k的大小关系【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