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 弹力素养目标1.能描述什么是弹力,识别弹力产生的条件。2.通过观察和实验记住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养成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预习导学】生活中的物理观察撑竿跳高、蹦床图片。思考:(1)撑竿跳高比赛中撑竿发生了什么变化 (2)蹦床中的运动员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弹力 1.物体(如直尺、橡皮筋、弹簧、撑竿)受力时会发生 ,不受力时又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2.物体(如橡皮泥、面团)受力时会 ,不受力时 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塑性。 3.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作弹力。我们常说的 、 和 都属于弹力。 对点自测1.射手将弓拉开后,弓受力发生 ;松手后变弯的弓产生的 力将箭射出去。 2.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参考答案】知识点一1.形变 恢复到原来的形状2.发生形变 不能3.弹性形变 支持力 压力 拉力对点自测1.弹性形变 弹2.B知识点二 弹簧测力计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生活中常见的测力计有:弹簧测力计 、弹簧秤等。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 3.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认清弹簧测力计的 和 。测量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超过它的量程。 ·学习小助手·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伸长后的长度,而是弹簧被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不受拉力时的长度。对点自测3.如图,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设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C.弹簧的长度跟所受拉力成正比D.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成正比【参考答案】知识点二1.测力计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3.量程 分度值 不能对点自测3.0~5 1.24.D【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1.探究: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受到的拉力有什么关系 实验:让各个学习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收集数据:各小组同学展示自己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归纳弹簧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的规律。(注意: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区别)弹簧原长/cm 弹簧受到的 拉力/N 弹簧的 长度/cm 弹簧的 伸长量/cm503 100150 总结:(1)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出的规律是 。 (2)在日常生活中,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2.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实验桌上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 N、2 N、5 N的大小。(3)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直到小纸条拉断,注意拉断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和 。 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否则要 。 ③应先轻轻拉动几次挂钩,以检查弹簧是否 。 (2)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拉力的方向与测力计内弹簧轴线的方向 。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面板 。 ·学习小助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指挂钩端所受拉力的大小,而不是吊环处所受拉力的大小。【参考答案】1.(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2)拉力器2.总结:(1)①量程 分度值②零刻度线上 调零③损坏或被外壳卡住(2)①一致②垂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