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成本会计
学科体系中位置
基础会计(初级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中级)
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
审计学
预修课程
管理学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公司法、经济法、税法)
基础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总论
生产费用核算
产品成本计算
成本报表
要素费用核算
综合费用核算
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学科结构
第一章 总 论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内涵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第五节 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成本的含义和作用
了解成本会计的任务
了解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理解成本的经济内涵
熟悉成本会计的对象
熟悉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职能
第一节 成本的经济内涵
成本的经济内涵
成本的作用
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一)狭义成本概念
1.狭义成本通常指长期以来我们用以论证成本涵义的马克思的成本观。
2.商品价值组成
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C)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M)
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一)狭义成本概念
3.成本的经济内涵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已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与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4.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偏离
理论成本即马克思的成本观。
理论成本=C+V
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二)广义成本概念
1.AAA的成本概念
成本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以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2.成本概念内涵外延的扩展
成本概念的内涵在不断拓展演化,成本管理人员更多地强调“不同目的,不同成本”的逻辑思维。
总之,对于不同的不断变化的经济管理环境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成本。“成本”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兵无常态
水无常势
二、成本的作用
成本:
是生产耗费的价值补偿尺度
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因素
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何为成本会计的对象
狭义成本会计的对象
广义成本会计的对象
一、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
狭义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成本费用
(财务成本)
广义成本会计的对象
财务成本
管理成本
二、狭义成本会计的对象
(一)制造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
生产成本: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支出的总和。
期间费用: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而是按发生的期间归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狭义成本会计的对象
(二)一般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
生产经营业务成本:相当于制造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部分。
期间费用:经营管理费用。
三、广义成本会计的对象
财务成本
管理成本
…………广义(现代)成本会计
第三节 成本会计环境与成本会计发展
成本会计的环境
环境要素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环境变迁与成本会计的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环境
(一)成本会计环境的含义
成本会计环境,是指与企业成本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通过不同方式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主客观条件和因素。
(二)成本会计环境的基本特征
系统性
动态性
差异性
不确定性
二、环境要素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政治环境
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
科技环境
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三、环境变迁与成本会计的发展
(一)成本会计的萌芽
(1880以前)
15世纪意大利的兵工厂
早期成本会计记录方法
只把料、工视为产品成本,将费看作生产损失
成本计量主要借助于统计方法完成
成本只作为定价的工具
(二)早期成本会计阶段
(1880-1920)
1.实践中确立了各项生产费用计算和管理方法
建立材料核算和管理办法
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办法
确立了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二)早期成本会计阶段
2.实践中采用了专门的成本计算方法
制造业采用分批法和分步法
3.理论界出版了多部成本会计著作
1885,H.Metcalfe,《制造成本》
1887, E.Garcke和J.M.Fells,《工厂会计》
4.成立了成本会计行业组织
1919,(美)成本会计师联合会
1919,(英)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
(三)近代成本会计阶段
(1921-1945)
1.标准成本制度产生
2.预算控制方法完善
3.成本会计应用广泛
4.形成独立学科体系
(四)现代成本会计阶段
(1945年以后)
1.开展成本预测和决策
2.实行目标成本计算
3.实行变动成本计算
4.实施责任成本计算
5.推行质量成本核算
(五)当代成本会计的创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
1.新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的冲击
产品成本计算结果不正确
不能有效发挥成本控制的职能
2.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对成本会计的影响
技术变革加速 制造模式革新
成本结构巨变 市场竞争加剧
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会计的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预算
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 基础、核心
成本分析
成本考核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
制定成本预算,加强成本控制
正确核算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开展成本分析,进行成本考核
第五节 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成本会计机构
成本会计人员
成本会计制度
一、成本会计机构
成本工作的领导机构
成本会计的职能机构
成本会计机构内部可以按职能或对象分工
——集中核算
小型企业
——分散核算
大中型企业
二、成本会计人员
具备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
有较高的工作热情
了解生产技术,掌握成本信息的生成过程
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
要熟悉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
要创新成本会计工作
三、成本会计制度
有关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
有关成本、费用预算的制度
有关成本控制的制度
有关成本核算的制度
有关责任成本的制度
三、成本会计制度
有关成本报表的制度
有关成本分析的制度
有关企业内部结算的制度
有关成本考核和奖惩的制度
有关成本岗位责任的制度
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
思考题
成本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成本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成本的作用是什么?
试述理论成本与制度成本的关系。
简述成本会计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以及在各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何谓成本会计的“七职能论”?
本章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