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功率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功率 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功率》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第17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和功率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用P=W/t进行解题。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通过对功率概念的建立,让学生充分领略比值定义法在物理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同学们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功率概念及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1、简单介绍胡夫金字塔,提问把一块重达2.5吨的物体提升10米,重力做功多少? 2、古代想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而现在呢?塔吊可以在几十分钟内轻松完成这个任务,做功是一样多的,但是现在做功快。 做功快慢的比较 1、 提问;谁做功快? 总结:做功一样多时,用时短的做功快。 2、 提问;谁做功快? 总结:用时一样多时,做功多的做功快。 3、提问:如果时间和做功都不相同呢? 回顾速度定义时的情况,我们引入了速度用以比较单位时间里物体通过的距离。 而且采用比值法定义速度,其计算公式是: 通过习题,复习回顾功的知识 通过古代与现代的对比,理解做功不仅有多少还有快慢 创设情景,回忆学习速度时,如何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 通过提问,使学生知识迁移。用已知物理量速度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熏陶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功率 1、定义:功与时间之比。通常用字母“P”表示。 2、公式:P = W / t 强调:理解时应注意功率中包含了两个因素,即功和时间。所以要看清做功多的物体不一定做功快,做功时间长的物体不一定做功慢。做功必定要花一定的时间,但花了时间未必做了功。 3、单位:瓦特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焦耳( J );时间的单位:秒( S );功率的单位:瓦特( W ) 1瓦特=1焦/秒, 功率的单位是瓦( W ),含义是:一秒钟做一焦耳的功,1瓦特=1焦/秒, 另外 1千瓦=1000瓦特,1KW=1000W;1兆瓦=1000千瓦,1MW=1000KW。 4、介绍瓦特生平 5、提问:功率70 W表示什么物理意义? 在1 s内做了70 J的功 拖拉机的最大功率的物理意义? 通过对瓦特生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进行人文教育,并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为了科学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练习 1、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B.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C.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大石头质量为6 t,起重机的吊钩在15 s 内将大石头匀速提升了 1 m,起重机提升大石头的功率是多少? 3、甲、乙两人爬楼梯,若两人重力之比7:6,从一楼跑上三楼两人所用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人功率之比为 。 4、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功率的概念和功率 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以及一些简单计算
……
【作业布置】
完成导学案
【板书设计】
功率
功率
定义:功与时间之比
公式
单位:瓦特/W
二、计算
注意:标题字号小三,加粗。标题字号小四,加粗。正文字号五号。所有字体为宋体,间距1.5倍。页边距:上、下2.54CM,左、右1.91CM。
【课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