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核心专题一 力与运动的关系素养目标1.归纳常见的力与运动关系的类型,总结有关力与运动图像的分析技巧。2.养成及时归类、总结的学习习惯。3.灵活运用力与运动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概述力与运动关系的解题方法。专题突破1.平衡状态下的运动例1当重100 N的物体受到100 N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时,则该物体 (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一定处于匀速上升状态C.一定处于匀速下降状态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思路导引 因为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力的合力为0。对点自测1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 )A.重力和扶梯弹性形变的弹力B.重力、扶梯弹性形变的弹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扶梯弹性形变的弹力和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扶梯弹性形变的弹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2.非平衡状态下的运动例2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B.橡皮受平衡力C.细线发生了弹性形变D.橡皮只受重力思路导引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是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而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对点自测2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行驶的小车中,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小车底板上的木块,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未发生弹性形变,小车可能在加速前进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C.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D.弹簧处于原长并保持水平时,木块相对于车厢是静止的3.力与运动的关系例3如图所示,这是雨滴下落时的情景。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阻力f的作用,若阻力f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忽略雨滴受到的浮力),G(选填“<”、“=”或“>”)f;当速度逐渐增大至使f=G时,此后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选填“减速下落”或“匀速下落”)。 思路导引根据题意,结合雨滴的运动状态判断雨滴所受重力G与阻力f的大小关系。雨滴下落时,速度方向向下,雨滴下落越来越快,则说明雨滴所受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合力方向是向下的,此时重力G大于阻力f;雨滴所受阻力f与雨滴重力G相等时,雨滴所受到的合力为零,雨滴处于平衡状态,故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对点自测3如图所示的一架遥控直升机模型,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不计空气阻力),旋翼提供的升力是 (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爬升过程中,旋翼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 (选填“加速下落”或“减速上升”)。假设在月球表面上,该直升机模型 (选填“能”或“不能”)悬停在空中。 4.力与运动的图像分析例4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二千多年。如图甲,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从t=0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如图乙。对于这个过程,力和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体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t=1 s时,若F=3 N,则地面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也为3 N C.从t=0到t=6 s的过程中,力F在逐渐增大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为2 m/s思路导引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s-t图像中s=0,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s-t图像是一条直线,在此阶段受平衡力作用。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在0~2 s内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2 s~6 s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t=1 s时,F=3 N,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物体静止,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由s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知,2 s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由v=求出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速度。对点自测4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小丽从t=0开始,每隔2 s记录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 s 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6 NB.8~10 s 内,物块所受摩擦力等于6 NC.10~14 s 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11 cm/sD.若18 s 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参考答案】例1 D对点自测1.A例2 C对点自测2.C例3 > 匀速下落对点自测3.相等 减速上升 不能【解析】当直升机模型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它都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旋翼提供升力的大小等于直升机模型的重力,则两种情况下旋翼提供的升力相等;直升机模型竖直爬升过程中,若四个旋翼同时意外停转,直升机模型不再受向上的升力,该模型由于惯性还会上升,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将立即减速上升;直升机的机翼在转动时对空气有一个向下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机翼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使其上升;而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不能产生升力,直升机模型不能悬停在空中。例4 D对点自测4.B 【解析】由图丙可知,12 s到18 s物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由图乙可知,此时f=F=6 N。由图丙知,0~2 s内,物块运动的距离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所受静摩擦力等于拉力,由图乙知0~2 s内受到的拉力F=3 N,所以此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等于3 N,故A错误;由图丙可知,8~10 s内,物块处于运动状态,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有关,由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物体间的压力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摩擦力仍等于6 N,故B正确;由图丙可知,10 s到14 s内物块移动的距离为10 cm+12 cm=22 cm,物块平均速度v===5.5 cm/s,故C错误;若18 s时撤去F,物块在水平方向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方法突破·1.平衡状态下的运动分析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反之,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非平衡状态下的运动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受非平衡力作用。3.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则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做变速运动。若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若力与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也可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其受合力的情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受平衡力,合力为零;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4.力与运动的图像分析(1)v-t图像反映了不同时间段内物体的运动情况,F-t图像反映了不同时间段内拉力的大小。(2)物体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运动,无论是加速、减速还是匀速运动,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f与F是一对平衡力,这是计算摩擦力大小的关键。·学习小助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并不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变化”,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