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2 阿基米德原理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2.会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能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平衡条件,进行比较综合的计算。◎重点: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预习导学】生活中的物理如图,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易拉罐按入水中;继续下按,手感受到浮力变大,同时烧杯内排出的水变多。易拉罐受到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 。 2.计算公式:F浮= 。 (1)展开公式①F浮= (用排开液体质量表示); ②F浮= (用排开液体体积表示)。 (2)变形公式:由F浮=ρ液gV排得,①求排开液体体积的公式:V排= ; ②求液体密度的公式:ρ液= 。 ·学习小助手·V物、V排、V溢的大小关系(1)物体浸没时:V排=V物。(2)容器装满液体时:V排=V溢。对点自测1.某物体质量为2 kg,所受重力大小为 N,方向 ,将该物体丢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10-3 m3,它受到的浮力为 N。(ρ水=1.0×103 kg/m3,g取9.8 N/kg) 【参考答案】知识点一1.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2.G排(1)①m排g②ρ液gV排(2)①②对点自测1.19.6 竖直向下 9.8知识点二 平衡法计算物体浮力 如上图,设物体受到浮力为F浮、测力计或细线的拉力为F拉、容器底的支持力为F支,则浮力大小:(1)甲:F浮= ; (2)乙:F浮= ; (3)丙:F浮= ; (4)丁:F浮= ; (5)戊:F浮= 。 对点自测2.如图所示,重为3 N的长方体木块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2 N,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为 N。 【参考答案】知识点二(1)G物(2)G物(3)G物-F拉(4)G物+F拉(5)G物-F支对点自测2.5【合作探究】任务驱动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探究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跟 的关系。 2.探究方法:(1)测量浮力的方法:利用称重法,可得F浮= ; (2)测量排开液体重力的方法:物体浸在液体前,先把容器装满液体;物体浸入液体后,排开的液体 (选填“全部”或“部分”)溢出进入小桶中,称量得到排开液体的重力。 3.探究过程:(1)如上图所示,小明按照下面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甲:测出空桶的重力F1=0.3 N;乙:测出铝块的重力F2=1.8 N;丙:把铝块浸没在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1.6 N;丁:测出小桶和溢出水的总重力F4=0.5 N。(2)通过计算得出F浮= N,G排= N。 (3)实验结论:F浮 G排。 4.实验评估:(1)如果铝块浸入水中前,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那么会导致 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 ,从而得出F浮 G排的错误结论。 (2)如果把实验步骤调整为乙、丙、丁、甲,会使得 (选填“F浮”或“G排”)数据不准确,偏 。 (3)丙中,如果铝块没有浸没在水中, (选填“影响”或“不影响”)得出正确结论。 5.实验拓展:在水中下沉的铝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那么,在水中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也等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呢 为此,小明又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图甲、乙所示,则桶A重为N,桶B重为 N。 ②将空桶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来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 N。 ③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排开水的重力为 N。 ④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参考答案】驱动1.排开液体所受重力2.(1)G物-F拉(2)全部3.(2)0.2 0.2(3)=4.(1)丁 小 >(2)G排 小(3)不影响5.①2 1.6②2③2④等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