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 复习课(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章 压强 复习课(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简介

第9章 压强 复习课
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复述压强的概念;能够利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释相关的现象;能识别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复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够利用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释相关的现象;能识别连通器。
3.能说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及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4.经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说出该关系并会利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重点: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及解释相关现象。
·导学建议·
可以师生共同完成本章思维导图,也可教师先给学生出示思维导图,关键部分留白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可做进一步补充。
思维导图
【单元达标】
达标点一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例1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用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 法。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 ;比较丙图和 图,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本实验还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
思路导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对点自测
1.小宇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宇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 所示实验。
(4)小宇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参考答案】
达标点一
例1
(1)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
(3)控制变量
对点自测
1.(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 丙
(4)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达标点二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2 下列实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
A.书包背带较宽    B.蚊子尖尖的口器
C.滑雪板面积较大   D.骆驼宽大的脚掌
思路导引 根据公式p=知,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对点自测
2.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
A.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B.在鞋底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方法突破·
固体压强的改变方法
【参考答案】
达标点二
例2 B
对点自测
2.A
达标点三 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
例3 如图甲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的。
(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选填“<”、“=”或“>”)hB,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的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
思路导引 压强计的工作原理是:橡皮膜受到压力时,U形管内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边高度差表示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液面高度差也越大。在解答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注意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运用。
对点自测
3.如图所示,这是某同学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应 (填字母序号),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
A.从U形管右管口向外抽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2)排除故障后,他将探头浸没于水中,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3)该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
【参考答案】
达标点三
例3
(1)高度差
(2)有色
(3)深度
(4)> 密度
(5)D
对点自测
3.(1)B
(2)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3)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达标点四 压强的计算
例4 如图所示,一个平底铁桶的质量为2 kg,桶的底面积为200 cm2,将桶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往桶内倒入10 kg的水,放入一质量为1 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水的深度为30 cm,g取10 N/k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力;
(3)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思路导引 ①液体压强根据公式p=ρgh进行计算;②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要先确认受力面积S,再由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利用公式p=的变形式求出压力;③求桶对地面的压强时,要将桶自重、液体重以及木块的重均算上,不能遗漏。
对点自测
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平底烧瓶静止放在面积为8 m2的水平桌面上,烧瓶重1 N,底面积为30 cm2,内有水500 mL,水深10 cm。烧瓶厚度不计,求:
(1)水对烧瓶底的压强;
(2)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达标点四
例4 解:(1)水的深度h=30 cm=0.3 m,水对桶底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3 m=3×103 Pa;
(2)桶的底面积S=200 cm2=0.02 m2,水对桶底的压力F=pS=3×103 Pa×0.02 m2=60 N;
(3)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1=G桶+G水+G木=(m桶+m水+m木)g=(2 kg+10 kg+1 kg)×10 N/kg=130 N,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6.5×103 Pa。
对点自测
4.解:(1)烧瓶内水的深度:
h=10 cm=0.1 m
水对烧瓶底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103 Pa
(2)水的体积V水=500 mL=500 cm3
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 g/cm3×500 cm3=500 g=0.5 kg
水的重力G水=m水g=0.5 kg×10 N/kg=5 N
烧瓶对桌面的压力:
F=G容+G水=1 N+5 N=6 N
烧瓶对桌面的压强:
p===2×103 Pa
单元实践作业
了解连通器的特点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船闸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特点让轮船通行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