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第2课时 惯性素养目标1.经历活动的观察和归纳,建立惯性的概念,体会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概述惯性,并能正确分析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3.通过学习惯性的应用,感受物理就在身边,体验物理知识的价值。◎重点:解释惯性现象。【预习导学】生活中的物理儿童安全椅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研究表明: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发生汽车碰撞事故时,儿童的死亡率可降低71%。当汽车以50 km/h的速度行驶发生正面碰撞时,被抱住的儿童会像子弹一样飞出家长的怀抱。 【问题】为什么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而不能让系好安全带的家长抱着 重点梳理知识点一 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 的性质称为惯性。 ·学习小助手·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外力、处于何种状态等无关。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它的实质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大小: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 越大,惯性越大。 3.属性: 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对点自测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B.赛车能快速启动和刹车,是因为赛车没有惯性C.运动员跑到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D.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被踢出后才具有惯性【参考答案】知识点一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质量 质量3.一切对点自测C知识点二 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1.利:跳远运动员起跳后,由于 要保持原有的速度向前运动,可以提高成绩。 2.弊:汽车在紧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所以为了安全,驾驶员必须要系 。 【参考答案】知识点二1. 惯性2.安全带【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验证物体具有惯性实验器材:一个支架、一个金属片、一个小球等。器材安装: ; 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列举一个生活中利用惯性的实例: 。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一器材安装:将金属片放在支架上,再把小球放在金属片上操作方法:快速将金属片弹出实验现象:金属片由于受力快速飞出,小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又由于重力落到支架上实验结论:物体具有惯性 人拍打身上的灰尘任务驱动二 判断鸡蛋的生熟提出问题:分别转动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哪个鸡蛋先停下来 作出猜想: 。 设计实验:用 大小的力,使一个熟鸡蛋和一个生鸡蛋在水平桌面上转动起来,观察哪个鸡蛋先停下来。 实验现象: 。 现象分析:生鸡蛋的蛋液和蛋壳是两部分,转动时,蛋壳 开始转动,蛋液由于 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从而给蛋壳一个 力,所以很快就停下来;而熟鸡蛋的 和 是一个整体,转动时,蛋壳和蛋液都受力开始转动,转动的时间较 。 实验结论: 。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二作出猜想:生鸡蛋先停下来设计实验:同样实验现象:生鸡蛋先停下来 受力 惯性 阻 蛋液 蛋壳 长实验结论:先停下来的是生鸡蛋任务驱动三 判断木块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在小车上竖放一木块。(1)当突然向右拉动小车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2)当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 (3)若小车的上表面光滑,则第(2)次实验中,当小车突然停下来时,请你猜想一个合理的现象是 。 (4)上面你看到或猜想的现象都是由 引起的。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三(1)木块向左倾倒(2)木块向右倾倒(3)木块继续向前运动(4)木块具有惯性任务驱动四 学以致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回答“生活中的物理”提出的问题。【参考答案】任务驱动四答:抱在系有安全带的家长手中的孩子和急驶的车原来是一起向前运动的,当发生碰撞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家长与车一同停止,而抱在家长手中的孩子由于惯性还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向前运动,所以孩子就会从系有安全带的家长手中飞出。·方法突破·四步解释惯性现象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即明确研究的是哪一个物体;第二步:判断该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第三步:分析该物体(或物体的哪个部分)受到了力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第四步:判断该物体(或物体的哪个部分)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出现了怎样的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