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7.1走进分子世界》学习指南(2-1)
姓名 组别 等第
【自主学习】
1.科学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 的猜想,再收集 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楚物质的 ,这种方法叫做模型法。
2.能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3.物质是由大量 构成的,分子间有 。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

4.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证明,分子间不仅存在 力,而且还存在 力。
【课堂导学】
〖要点1〗选择一种模型:书P24
分子模型:能保持物质 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
总结:物质是由大量 构成的,分子间有 。
〖要点2〗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
活动7.2 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运动的快慢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温度越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
总结:不同物质的分子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__________现象。
实验现象证明: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 中。
讨论与交流: 日常生活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还有哪些?
〖例题1〗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变______(大/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 。
〖例题2〗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 B.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一段时间后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很热闹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见灰尘飞舞
〖要点3〗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的证据:
活动7.3:收集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铅块挂钩码实验
1、从日常生活中你们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呢?
2、从日常生活中你们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的证据呢?
〖例题3〗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
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
〖归 纳〗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分子间有 ;③分子间既有 又有 。
《7.1走进分子世界》作业纸(2-1)
姓名 组别 等第
1.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分子是能保持物质 的最小颗粒。
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
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古诗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前一诗句是指分子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周围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4.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琼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事例是(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
C.用盐水腌鸭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D. 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6.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8.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下雪时,漫天的雪花飞舞 B.檫黑板时,粉笔末飞扬
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玫瑰花盛开时,香气袭人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有斥力
C.打开香水瓶后,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煤堆在墙角的时间久了,墙内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 )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1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C.空气容易被压缩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7.1走进分子世界》学习指南(2-2)
【自主学习】
1、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物质是由大量 构成的,分子间有 。
②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 。 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
2、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
【课堂导学】
一、复习提问
1、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子的直径有多大?
2、哪些现象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请举例说明。你知道这种现象叫什么?
3、分子间存在怎样的作用力?你能举些能证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例子吗?
二、活动:阅读“读一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从分子的微观层面了解物质性质,进一步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其数量级为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绝大多数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子附近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液体分子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确定。
2、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为液体分子间的距离的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气体分子能自由的在空间到处运动,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也没有固定的形状。
三、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纳米材料及其应用”,了解纳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
四、问题研究
1、试从分子运动的角度来解释蒸发现象。
2、把一块铅块砌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再施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为什么又有破镜不能重圆之说呢?
3、胶水把邮票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揭下来,这是为什么?
《7.1走进分子世界》作业纸(2-2)
姓名 组别 等第
1、水分子很小,其直径大约为( )
A.4×10-12m B. 4×10-9m C.2×10-20m D.4×10-10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不会发生运动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保持静止
C.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排斥力
D.分子间总存在斥力和引力,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说明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3、下列各种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容易压缩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C.铁棒被折断后很难再合在一起 D.气体会无限扩散开
4、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
C.玻璃表面太光滑 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5、如图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B. 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物质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6、如图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版后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上
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表明( )
A.分子间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有一定大小, D.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
7、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8、把红墨水滴入烧杯里的清水中,过一会儿,烧杯中的水会全变成浅红色的水,这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 。爱因斯坦认为一个糖分子的直径约为 nm。
《7.2静电现象》学习指南
姓名 组别 等第
【自主学习】
1.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是 ,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是 。自然界中只存在 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2.物体有了吸引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
3. 验电器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4.摩檫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使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课堂导学】
活动一:摩擦起电
用塑料尺摩擦自己的头发,再去靠近桌面上的碎纸片。
看到的现象是: ;
说明了: 。
活动二: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去靠近另一只丝绸摩擦的玻璃棒会发现它们相互 。
2、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去靠近另一只丝绸摩擦的玻璃棒会发现它们相互 。
3、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去靠近另一只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会发现它们相互 。
结论: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 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 电荷。电荷的基本性质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活动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应用: 。
静电的危害: 。
活动四:www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
结论:验电器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7.2静电现象》作业纸
姓名 组别 等第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时,若轻质小球被吸引,则该小球(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2、用丝线吊着四个带电的轻质小球,已知甲吸引乙,乙排斥丙,丙吸引丁,且丙带负电。若把甲和丁靠近,则( )
A.相吸 B.相斥 C.可能吸引,可能排斥 D.先相吸,后相斥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4、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5、三个用丝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其中任意两个小球靠近时都相互吸引,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三个都带正电 B.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C.一个带正电,两个带负电 D.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一个不带电
6、生活中,我们习惯用“粘”字表述一些现象,例如:用干毛巾擦镜子,会有很多“毛毛”粘在镜子上,这属于 现象;用湿毛巾擦冰箱的冷冻室,湿毛巾会粘在冰箱上,这是由于水的 造成的。
7、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 (同种/异种”)电荷而相互 (吸引/排斥)的结果.
8、如图所示,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将一块橡皮大小且不带电的“碳海绵”吸起,这说明了“碳海绵”的密度 ,该玻璃棒带 电。将该玻璃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_________(同种/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学习指南
姓名 组别 等第
【自主学习】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 组成。
2、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 ,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在原子中 带正电, 带负电。
3、原子核由 和 组成。在原子核中 带正电, 不带电,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提出来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微粒组成的。
【课堂导学】
活动一:分子是可分的
总结: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的,而分子是由 组成的。
活动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19世纪末,物理学家 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 ,从而说明 是可分的。
2、阅读课本31页
总结: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 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 和带负电的 构成的, 位于原子的中心, 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
活动三: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
阅读课本P31,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以及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总结: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产生了电荷,只是将 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_____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_____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
活动四:科学家探索微观粒子的进展
1、阅读课本P32页图7-18粒子世界概貌
总结: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_______带正电,________不带电。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2、整理物质的微观构成,完成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
活动五: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加速器”。了解加速器在科学技术中的重大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7.3 探索更小的微粒》作业纸
姓名 组别 等第
1、科学家在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夸克
2、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
A. 质子和电子 B. 中子和电子 C. 质子和中子 D. 质子、中子和电子
3、下列不带电的是 (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4、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 B.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
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 D.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5、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C.原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 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
6、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7、今年四月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强沙尘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AQI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NO2等六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把PM2.5、NO2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PM2.5→NO2分子→原子核→电子 B.NO2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
C.NO2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 D.NO2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
8、如图a为中性原子,由粒子b、c构成,粒子b带正电,则c是( )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9、在探索物质结构的过程中,___________首先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7.4宇宙探秘》学习指南
姓名 组别 等第
【自主学习】
1、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 提出“地心说”,是 为宇宙的中心。
2、以波兰天文学家 创立了“日心说”,并出版了传世之作《 》。
3、牛顿创立了 理论,使人们第一次用统一的理论来认识神秘的天体运动。
4、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由 及 的,宇宙是一个 的天体结构系统。
5、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年的一次 。
【课堂导学】
活动一: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1、古人对宇宙的认识: 。
2、托勒密的“地心说”: 为宇宙的中心。
3、哥白尼的“日心说”: 为宇宙的中心。
活动二:星空世界
1、恒星是不是静止的 。
2、“量天尺”的单位----光年(l.y.):光在真空中走一年所经过的路程。
1 l.y.= m。
3、宇宙很大: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系,那我们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宇宙到底有多大?
①宇宙的直径大约为 ;②目前人们观测到的星系约为 个。
4、假如有外星人来访问我们的地球,你能写出地球的地址吗?
宇宙→ 系→ 系→地球
归纳: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活动三:读一读“宇宙从何而来”
指导学生阅读第37页“宇宙从何而来”,组织学生充分讨论:
1、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 年的一次 。
2、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 ”。 在“原始火球”里,温度和密度都高得无法想象,这时物质所处的状态至今无法描写。这种状态可能极不稳定,最终,原始火球发生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涉及宇宙的全部 及 、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降到一定时,逐步形成 、 、
乃至恒星和行星等。
3、根据哈勃发现的哈勃定律推断,星系在 ,它提供了宇宙膨胀的证据;
4、用气球模拟宇宙大爆炸( 法)
活动四:“生活·物理·社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
《7.4宇宙探秘》作业纸
姓名 组别 等第
1、创立“日心说”,对宇宙有一个正确、深刻认识的科学家是( )
A、托密勒 B、哥白尼 C、牛顿 D、布鲁偌
2、从古到今,人们在对宇宙探索的历程中,形成了多种宇宙观。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天圆地方的
C.宇宙中有众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3、按照物质的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原子、电子、银河系 B.质子、太阳系、地球
C.原子核、原子、太阳系 D.电子、银河系、地球
4、科学家通过探索,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科学家的依据是( )
A、测量到星系到地球的距离在变大 B、观察到星系正在离开地球运动
C、根据测到的星系光谱的波长在逐渐变大 D、科学家们自己的理解和设想
5、关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膨胀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
C.光年是速度的单位 D.恒星都是静止不动的
6、“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并认为( )
A.目前宇宙仍在不断地膨胀 B.目前宇宙已处于既不膨胀也不收缩的稳定状态
C.目前宇宙膨胀已结束并开始收缩 D.宇宙膨胀早已结束,目前处于静态
7、北京时间2019 年4 月10日首张黑洞照片全球发布,露出真容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 亿倍,黑洞是一种质量极大的密实天体,具有非常强的引力,在它周围的一定区域内,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黑洞的密度非常大
C.黑洞强大的引力是分子间的引力
D.人眼无法直接看见黑洞内部
8、远古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视觉感受,
得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形状。为此,
建立了托密勒的 学说。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太阳______(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如图所示,向粘有金属小颗粒的气球中打气时,任一金属小颗粒与周围的其他小颗粒都相互远离。同理,我们观察到所有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我们就会得出宇宙正在_________ (膨胀/收缩)的结论。
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km/s。2016年,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由13亿光年之外的两颗黑洞在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这引力波__________(是/不是)声波。天文学中的“光年”是__________单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