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内蒙古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下 第一单元 主题活动一《我是“非遗”小传人》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内蒙古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下 第一单元 主题活动一《我是“非遗”小传人》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我是“非遗”小传人》教学设计
课题 我是“非遗”小传人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 养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非遗”的传承,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传承“非遗”开展采访非遗传承人活动、探索“那达慕”活动等,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传承“非遗”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非遗” 寻访家乡的“非遗”传承人
教学难点 选择喜欢的一项“非遗”重点了解,并尝试着做个“非遗”小传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课 《我是“非遗”小传人》 板书课题。 导语:“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截至 2019 年,我国共有 40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那达慕、中国剪纸.....无不彰显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在你们的家乡一定有很多“非遗项目,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保护“非遗”,努力做“非遗”小传人吧! 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任务单 利用节假日,和父母或同学带上相机寻访家乡的“非遗”,了解它们的特点,收集相关资料: 寻访家乡的“非遗”传承人,并及时整理寻访记录(可以用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 选择喜欢的一项“非遗”重点了解,并尝试着做个“非遗”小传人 思考讨论“非遗” 了解“非遗”的内涵和种类 完成任务单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导入本课主题。 增加文学常识,引导学生对“非遗”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讲授新课 一、我们来交流 信息交汇 我知道“蒙古族长调民歌”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舒缓自由、抒情叙事的独特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称之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采访汇报 大家都采访了家乡的哪些“非遗”传承人 现在来做汇报吧! (可结合采访记录单、照片、录音、录像等) 姚慧芬,苏绣国家级传承人,走进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苏绣大师。 杨光宾,贵州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拓展延伸 我知道中国书法、蒙古族服饰、祭敖包、面锁、脑阁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来说说我国和我们家乡的“非遗”: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篆刻、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 朝鲜族农乐舞、南音、妈祖信俗、藏戏、中国针灸、中国珠算、京剧、侗族大歌。 图片展示:中国书法、蒙古族服饰、面锁、祭敖包、脑阁 二、我们来实践 探究学习 大家收集了哪些有关“非遗”的资料 在小组内说说吧!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代代相传并不断创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我国的非遗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五个层次。 非遗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间习俗、民间信仰、节庆活动等。 瞧! 这不是咱们草原上的盛会那达慕吗 是啊! 你了解那达慕吗 喜欢那达慕吗 让我们组成小组探究一下那达慕的神秘吧! 怎么探究 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啊! 无论研究的对象多么复杂,都要从制订研究方案开始呀! 做方案 课题名称:探秘“那达慕”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目的:1、了解蒙古族历史与文化 2、研究蒙古族 3、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 4、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方法: 1、文献研究 2、实地考察3、访问专家学者 4、参与互动 内容:1、历史背景 2、文化内涵 召集人:老师和小组组长 成员分工: 1人了解文化 1人研究蒙古族 2人研究文献 3人实地考察 3人访 问学者 研究一 1.“那达慕”你了解多少啊 .那达慕用汉语解释是什么意思 2.现在的那达慕与历史上的那达慕相比有变化吗 3.草原人民为什么喜欢那达慕盛会 4.“那达慕”进行时长? 5.你心目中的“那达慕” 研究二 我心中的“那达慕” 1.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今天的那达慕已成为草原人民喜庆丰收的盛大节日。未来的那达慕会是什么样呢 2.你心中的那达慕是什么样的呢 3.从时间、形式、内容、规则等方面可以考虑,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在那达慕期间,蒙古族人民会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研究三 1.访问老师和相关人员,了解组织“校园那达慕”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2.研究确定那达慕的程序、组织、内容、规则,我们的那达慕要有自己的特点,选择的项目要适合学生参与。 3.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完善我们的活动方案。 4.进行“校园那达慕”活动。 5.总结此次活动。 传承分享 “非遗”文化需要传承,你选择做什么“非遗”项目的小传人 快来展示你的行动吧! 现场演示、介绍:用刀刻纸时,先刻小后刻大,先刻内后刻外,刻时注意保持刀锋与纸面垂直,不偏斜。右手持刀,左手摁纸,纸随刀转。起刀、收刀力度稍大,刀锋正常运行后就可轻快一些。 剪纸书签制作流程:1刻制图案一2染色一3设计刻制底板(选用双面白硬卡纸)4塑封一5打孔一6穿彩带大家都来展示一下吧! 了解“蒙古族长调民歌” 了解采访非遗传承人 了解非遗的种类 了解脑阁、祭敖包 小组交流 了解那达慕 做方案探究那达慕 小组汇报 现场演示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初步思考课堂任务。 增加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向非遗传承人学习 拓展学生文学知识 培养知识拓展的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增加对那达慕的了解 检验所学知识 培养社交能力 增强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练习 实地考察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探究体验哦! 蒙古族服饰体验地: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阿拉善博物馆(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等蒙古族马头琴体验地: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内蒙古马头琴艺术博物馆(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呼和浩特)等。 面锁体验地:昭君博物院(呼和浩特)、敕勒川博物馆(包头市土右旗》等。 大家还可以去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呼和浩特)、赤峰红山文化博物馆(赤峰)包头博物馆(包头)等非遗展示地,还有内蒙古乃至全国第一个以展示非遗为主体的大型露天博物馆莫尼山非遗小镇(呼和浩特),亲身感受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哦!
完成课堂练习 拓展与巩固课堂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
课堂小结 我是“非遗”小传人 了解“非遗” 学习“非遗”的种类 了解“那达慕” 小组探究考察汇报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了解家乡的非遗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第一课 我是“非遗”小传人




【内蒙古版】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信息交汇
03
采访汇报
04
探究学习
05
传承分享
06
目录
05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06
教学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参与“非遗”的传承,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理解并遵守公共空间的基本行为规范,初步形成集体思想、组织观念,培养对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传承“非遗”开展采访非遗传承人活动、探索“那达慕”活动等,处理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传承“非遗”的意愿。
(3)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4)创意物化: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新知导入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截至 2019 年,我国共有 40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那达慕、中国剪纸.....无不彰显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同学们,在你们的家乡一定有很多“非遗项目,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保护“非遗”,努力做“非遗”小传人吧!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拓展延伸
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知导入
利用节假日,和父母或同学带上相机寻访家乡的“非遗”,了解它们的特点,收集相关资料: 寻访家乡的“非遗”传承人,并及时整理寻访记录(可以用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
选择喜欢的一项“非遗”重点了解,并尝试着做个“非遗”小传人。
任务单
新知讲解
我们来交流
信息交汇
我知道“蒙古族长调民歌”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舒缓自由、抒情叙事的独特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称之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新知讲解
我们来交流
信息交汇
我知道中国书法、蒙古族服饰、祭敖包、面锁、脑阁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都来说说我国和我们家乡的“非遗”:
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篆刻、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中国
朝鲜族农乐舞、南音、妈祖信俗、藏戏、中国针灸、中国珠算、京剧、侗族大歌
拓展延伸
中国书法
拓展延伸
蒙古族服饰
拓展延伸
面锁、祭敖包、脑阁
新知讲解
我们来交流
采访汇报
大家都采访了家乡的哪些“非遗”传承人 现在来做汇报吧! (可结合采访记录单、照片、录音、录像等)
拓展延伸
我们来交流
采访汇报
姚慧芬,苏绣国家级传承人,走进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苏绣大师。
杨光宾,贵州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大家收集了哪些有关“非遗”的资料 在小组内说说吧!
探究学习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代代相传并不断创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我国的非遗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五个层次。
非遗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民间习俗、民间信仰、节庆活动等。
……
探究学习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瞧! 这不是咱们草原上的盛会那达慕吗
是啊! 你了解那达慕吗 喜欢那达慕吗 让我们组成小组探究一下那达慕的神秘吧!
怎么探究 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啊!
无论研究的对象多么复杂,都要从制订研究方案开始呀!
……
探究学习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课题名称:探秘“那达慕”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召集人:
成员分工:
做方案
目的:1、了解蒙古族历史与文化 2、研究蒙古族
3、访问专家学者 4、参与互动 内容 :1.历史背景 2.文化内涵
3、促进民族团结与交流 4、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方法: 1、文献研究 2、实地考察
老师和小组组长
1人了解文化 1人研究蒙古族 2人研究文献 3人实地考察 3人访
问学者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研究一
1.“那达慕”你了解多少啊 .那达慕用汉语解释是什么意思
2.现在的那达慕与历史上的那达慕相比有变化吗
3.草原人民为什么喜欢那达慕盛会
4.“那达慕”进行时长?
5.你心目中的“那达慕”。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研究二
我心中的“那达慕”
1.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今天的那达慕已成为草原人民喜庆丰收的盛大节日。未来的那达慕会是什么样呢
2.你心中的那达慕是什么样的呢
3.从时间、形式、内容、规则等方面可以考虑,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在那达慕期间,蒙古族人民会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欢庆节日。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研究二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研究三
1.访问老师和相关人员,了解组织“校园那达慕”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2.研究确定那达慕的程序、组织、内容、规则,我们的那达慕要有自己的特点,选择的项目要适合学生参与。
3.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完善我们的活动方案。
4.进行“校园那达慕”活动。
5.总结此次活动。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传承分享
“非遗”文化需要传承,你选择做什么“非遗”项目的小传人 快来展示你的行动吧!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传承分享
现场演示、介绍:用刀刻纸时,先刻小后刻大,先刻内后刻外,刻时注意保持刀锋与纸面垂直,不偏斜。右手持刀,左手摁纸,纸随刀转。起刀、收刀力度稍大,刀锋正常运行后就可轻快一些。
剪纸书签制作流程:1刻制图案一2染色一3设计刻制底板(选用双面白硬卡纸)4塑封一5打孔一6穿彩带。
大家都来展示一下吧!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传承分享
新知讲解
我们来实践
积极宣传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失传,还有一些也吸待抢救和保护。“非遗”的保护和宣传尤为重要,让我们一起来为“非遗”做宣传。宣传时大家可以邀请同学、老师、家长一起参与,可以制作宣传小报、撰写宣传稿拍摄宣传片等,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
新知讲解
实践不停步
实地考察
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探究体验哦!
蒙古族服饰体验地: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阿拉善博物馆(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等蒙古族马头琴体验地:内蒙古博物院(呼和浩特)、内蒙古马头琴艺术博物馆(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呼和浩特)等。
新知讲解
实践不停步
实地考察
新知讲解
实践不停步
实地考察
面锁体验地:昭君博物院(呼和浩特)、敕勒川博物馆(包头市土右旗》等。
大家还可以去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呼和浩特)、赤峰红山文化博物馆(赤峰)包头博物馆(包头)等非遗展示地,还有内蒙古乃至全国第一个以展示非遗为主体的大型露天博物馆莫尼山非遗小镇(呼和浩特),亲身感受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哦!
新知讲解
实践不停步
实地考察
星级评价
“非遗”信息搜集
“非遗”传承行动
走访记录整理
“非遗”宣传保护
请同伴或老师为你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请在 内画 ,优秀的画3颗,良好的画2颗,需努力的画1颗)
课堂总结
我是“非遗”小传人
1
了解“非遗”
2
3
了解“那达慕”
学习“非遗”的种类
4
小组探究考察汇报
板书设计
我是“非遗”小传人
了解“非遗”的概念
学习那达慕
了解“非遗”的种类
实践汇报
作业布置
了解家乡的非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