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练习一、单选题1.2023年7月上旬,四川省和重庆市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前往四川乐山、重庆潼南等地开展专题调研,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提质增效建言献策。一个个“金点子”、一条条好建议,凝结着代表们心系发展的拳拳之心。代表们表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调研成果,推动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依法履职②人大代表积极行使提案权和质询权③人大代表肩负重托,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④我国的民主是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雄安新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解决好雄安新区干部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新区建设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是党必须坚守的原则②人民至上不仅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更是实践原点③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为全力构建安全生产“五大体系”,扎实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2023年9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贯彻实施情况到甘肃开展执法检查。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A.行使立法权,规范国家权力运行B.行使监督权,努力推进法律实施C.行使执法权,捍卫法律尊严权威D.行使质询权,推动地方改进工作4.2023年2月,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同意把这一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批准这个方案。对此,正确的解读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②加强政府机构的职责优化和调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④我国政府的权力由人大赋予,国务院机构改革由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年5月24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海南省养老服务条例》,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海南省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部综合性地方法规,聚焦老年人养老问题,对居家社区养老作出一系列具体规范。这体现了海南省人大常委会( )①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②行使地方立法权,完善养老服务领域法律体系③是省人大常设机关,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④行使省人大的职权,为地方社会建设担职尽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下图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议程(部分)。依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②人大代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审议权和任免权④最高人民法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它监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代表资格审查,是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候选人资格进行审查,它呈现了便于选民了解候选人的背景和表现,从而做出理性的选举决策。代表资格审查意味着(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切实行使决定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对人民负责③审查合格之后即为人大代表,需担起人民利益代言人的重任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3年9月25日,F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和2023年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精神,会议听取了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的关于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听取了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作的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情况的报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F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②F省人大讨论决定本区域内一切重大问题③F省人大行使审议权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④作为立法机关,F省人大可以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条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2023年7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在某省开展科学技术进步法执法检查,听取了该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并就法律实施等情况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创新主体代表、专家学者、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进行了座谈交流。由此可见(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具有立法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监督法律的实施③人大代表在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治方式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保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代表工作计划》提出,要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委托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 )①是参加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表现②有利于更好行使审议权、决定权③有利于提高议案建议的质量水平④有利于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来自北京各个区的人大代表接受专访,分享自己“履职新时代”的故事。他们深入一线听取社情民意,切实帮助居民反映、解决“民生”问题。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视察调研等形式把收集的社情民意和居民群众所思所盼直接形成了建议,同时也受到了政府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表明( )①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对政府等工作机关进行监督②掌握真实信息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③人大代表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④人大代表为民履职,聚焦群众所思所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③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2023年3月10日,经过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说明了(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表决权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决定权③全国人大代表有审议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4.2021年3月,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检察长叶伟忠将专门整理好的材料递给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黄政仁代表仔细翻看着资料,不时点头肯定:“知识产权保护,我一直非常关注,检察机关做得很好。”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发挥省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此,各级人大代表应该( )①加强学习,审慎行使国家权力②依法履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与时俱进,扩大职权行使范围④积极履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之所以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因为( )①人大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某市人大常委会在依法履职中不断探索实践“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从聚焦两个“关键小事”(即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立法修法,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三边”(身边、周边、路边)执法检查,再到人大代表进“家”“站”就“接诉即办”立法征集意见建议……都是某市人大常委会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性实践。下列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①“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参政议政的具体职能②聚焦两个“关键小事”立法修法,体现了立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④人大代表进“家“站”听民声,体现人大代表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主观题17.阅读材料后按要求回答。材料一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根据选举法等有关法律和规定于2013年1月分别选举产生,共2987名。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5日上午开幕,18日上午闭幕,会期13天半会议先后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以及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的人选。材料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这部凝聚人民群众期待的法案接受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审议。(1)结合材料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怎样的地位和职权?材料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2)结合材料二,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在这次《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地人大代表积极参与W村的“民情坝坝会”;“话家常”,为群众谋实惠;“话产业”,为发展找出路;“话共富”,帮村民解忧愁;“话振兴”,鼓舞村民干劲。人大代表送政策下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举措,增进村民的理解;聆听群众心声,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议案;对涉及民生的老大难问题,按法定程序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质问,经过协调落实化解干群矛盾,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难题的解决。结合材料,说明人大代表应怎样履职助推基层治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规划,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八个方面初步安排35件继续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具体来说,这八个方面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绿色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立法工作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而导致公民合法权益受损的事件频发,这引起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对数据安全的关注。他们通过走访调研详细了解相关案情,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多项涉及“信息安全”“区块链监管”“网络安全治理”等内容的议案,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的立法和监管,维护个人信息合法权益。这几年,全国人大相继出台、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国家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了我国数据安全保护立法的空白,筑起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有效防线。目前,各级人大都在加大对相关部门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检查力度,推动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实现数据安全保护的。参考答案:1.B【详解】①④:两省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前往四川乐山、重庆潼南等地开展专题调研,为长江上游航运能力提质增效建言献策,表明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依法履职,我国的民主是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材料没有体现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也没有涉及自觉接受人民监督问题,②③排除。故本题选B。2.A【详解】①②:根据材料信息,强调为了人民,我们可以感受到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是党必须坚守的原则,人民至上不仅是理论基点、价值支点,更是实践原点,①②符合题意。③: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③表述错误。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3.B【详解】A:材料没有强调法律的“立改废”问题,未涉及到行使立法权,A不符合题意。B: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是行使监督权的体现,B正确。C: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C错误。D: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D错误。故本题选B。4.C【详解】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批准这个方案是人大在行使决定权,①错误。②:国务院机构改革体现了加强政府机构的职责优化和调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正确。③:中共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同意把这一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正确。④:我国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④错误。故本题选C。5.C【详解】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①错误。②③: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海南省养老服务条例》,这是海南省养老服务领域的地方法规,对居家社区养老作出一系列具体规范。这体现了海南省人大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完善养老服务领域法律体系,是省人大常设机关,履行宪法、法律赋予职责,②③正确。④: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的部分职权。“行使省人大的职权”说法不准确,④错误。故本题选C。6.B【详解】①④:根据题干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议程:全国人大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最高监督权和任免权,体现了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①④正确。②: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而不是所有人大代表,②错误。③:全国人大不能行使审议权,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③错误。故本题选B。7.A【详解】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切实行使决定权,①符合题意。②: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候选人资格进行审查,呈现便于选民了解候选人的背景和表现,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审查代表候选人资格,②符合题意。③:审查后,呈现便于选民了解候选人的背景和表现,在此基础上,选民可以做出理性的选举决策,选举出人大代表,③错误。④:任免权是指对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免职、撤职等诸种权力。材料反映的是对人大代表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表明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但不是行使任免权的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A【详解】①②:听取了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作的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情况的报告体现了F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F省人大讨论决定本区域内一切重大问题,①②正确;③: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③错误;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立法机关,④错误。故本题选A。9.C【详解】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在某省开展科学技术进步法执法检查,听取了该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体现的是监督权,未涉及立法权,①不符合题意。②④: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学技术进步法执法检查,听取该省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是在行使监督权,能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法治保障,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未涉及人大代表,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D【详解】①: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是人大代表履行义务的的重要表现,①不合题意。②:人大具有决定权,人大代表不具有决定权,②错误。③④: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有利于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有利于提高议案建议的质量水平,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C【详解】①:材料未涉及人大代表的监督权,①排除。②④:根据材料可知,人大代表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掌握的真实信息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②④正确。③:材料未涉及民主管理的内容,③排除。故本题选C。12.C【详解】①③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3.D【详解】①:人大代表拥有表决权,①说法错误。②③:经过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决定权,全国人大代表有审议权,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没有强调立法权,材料强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A【详解】①②: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发挥省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此,各级人大代表应该加强学习,依法履职,审慎行使国家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①②符合题意。③:人大代表的职权由宪法和法律规定,不可任意扩大,③说法错误。④: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材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而非共产党员,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D【详解】③④:之所以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因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③④正确。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①错误。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错误。故本题选D。16.C【详解】①:“万名代表下基层”机制,体现了人大代表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等具体职能,①说法错误。②:聚焦两个“关键小事”即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工作,进行立法修法,体现了立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符合题意。③: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③说法错误。④:人大代表进“家“站”就“接诉即办”立法征集意见建议、听民声,体现人大代表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7.(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拥有我国最高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料有所体现的是监督权(审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权(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任免权(选举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2)①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人民对民法典草案的意见和要求,形成有关议案,提交人大。②作为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行使审议权,为制定民法典建言献策。③作为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行使表决权,为民法典的顺利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分析】背景素材: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考点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是体现类,需要调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进行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可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拥有我国最高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关键词②:先后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可联系监督权;关键词③: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可联系决定权;关键词④:选举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可联系任免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是措施类,需要调用人大代表的知识,从措施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联系作为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行使表决权,为民法典的顺利通过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可联系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人民对民法典草案的意见和要求,形成有关议案,提交人大;关键词③:这部凝聚人民群众期待的法案接受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审议→可联系作为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行使审议权,为制定民法典建言献策。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①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聆听群众心声,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议案。②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应努力为人民服务,扎根基层,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意见。③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按法定程序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质问,帮助所在地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凝聚合力推动基层治理。【分析】背景素材:人大代表履职助推基层治理考点考查:人大代表如何履职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人大代表应怎样履职助推基层治理”,属于做法类题型,需要调用人大代表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提供有效信息进行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人大代表积极参与W村的“民情坝坝会”;“话家常”,为群众谋实惠;“话产业”,为发展找出路;“话共富”,帮村民解忧愁;“话振兴”,鼓舞村民干劲→可联系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关键词②:人大代表送政策下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解读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举措,增进村民的理解;聆听群众心声,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议案→可联系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关键词③:对涉及民生的老大难问题,按法定程序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质问,经过协调落实化解干群矛盾→可联系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9.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立法,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有利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方面的立法,有利于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上述立法工作,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家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保卫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考点考查:政治和法治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相关知识,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立法工作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以分析。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立法→可联系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有利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效信息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等方面的立法→可联系有利于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效信息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八个方面初步安排35件继续审议和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可联系有利于更好发挥国家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保卫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20.①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这几年,全国人大相继出台、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国家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了我国数据安全保护立法的空白,筑起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有效防线。②人大行使监督权。各级人大都在加大对相关部门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检查力度,推动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③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不负人民重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对数据安全高度关注,他们通过走访调研详细了解相关案情,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多项涉及“信息安全”“区块链监管”“网络安全治理”等内容的议案。【分析】背景素材:全国人大相继出台实施多部法律法规,筑起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有效防线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从立法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等角度来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实现数据安全保护的。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这几年,全国人大相继出台、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国家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了我国数据安全保护立法的空白,筑起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有效防线→可联系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有效信息②:各级人大都在加大对相关部门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检查力度,推动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可联系人大行使监督权。有效信息③: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对数据安全高度关注。他们通过走访调研详细了解相关案情,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多项涉及信息安全等内容的议案→可联系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