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温良是一种力量”导写+素材+标题+范文4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幕场景:辜鸿铭向学生授课,主题为“中国人的精神”。他说:“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在2023年成都大运会中,羽毛球比赛时乌干达选手球拍断线,没有备用球拍的他一时不知所措,中国选手王正行把自己的备用球拍借给对手;男子一万米比赛,印度选手远远落后,却坚持完成比赛,当他冲刺最后一圈,全场观众为他喝彩……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叙利亚代表团出场,全场两次欢呼迎接,斐济仅一名代表团出场,吉祥物熊猫一直陪伴,观众大声欢呼鼓励……中国运动员和观众体现出最朴素的善意,感动了亿万观众。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是“中国人的温良”,写作时要围绕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材料一是《觉醒年代》里的画面,辜鸿铭讲到了中国人的品格:“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这是提出“中国人的温良”这一核心概念。材料二写的是2023年成都大运会中和杭州亚运会上发生的几件事,体现出中国观众、运动员和组织方对各国人民全方位的包容、尊重和支持。正如辜鸿铭的观点,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真心的,我们懂得自己的感情。我们会将心比心,以己度人,显露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这是列出“中国人的温良”的几处表现。综合两则材料,我们要围绕“中国人的温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议论。如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思考:第一,温良是什么?顾名思义,温是温柔、温和;良是善良、友好。第二,中国人的温良从何而来?从自然条件上看,中原主要是农耕文明,是费孝通笔下的以“土”为重的乡土文明,有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包容;从文化传统上看,追根溯源,我们发现中国人的温良从儒家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教化中来,揆诸今日,中国人的温良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录和定义;从历史经历上看,我们对国际友人的温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华民族经历苦难之后的共情,曾经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漂洋过海参加奥运会,如今的我们盛世辉煌能够举办国际体育盛事,我们并未因此骄傲,而是尊重和包容每一个参赛的国家,尤其给予弱国、小国、战争中的国家以极大的鼓励和真诚的欢迎,正如网友所说“我们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打伞。”第三,中国人的温良体现在哪些方面?比如在成都大运会上,运动、观众对外国参赛选手的尊敬、礼貌与友好;比如在杭州亚运会上,举办方和观众对其他参赛国家真诚的欢迎和友善的接纳。抑或是其他方面,如生活中待人宽容,灾难时互助共济。第四,中国人的温良有什么意义?中国人的温良,不仅是我们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准则,也影响了我们民族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第五,进行一定程度的批驳和辨析:对待外国友人的态度,温良不是懦弱,谦虚礼让不是忍气吞声,海纳百川不是逆来顺受。国情决定性格,底气决定姿态。【名句素材】1.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2.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4. 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6.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7.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8. 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心公。9.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0.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1.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12. 立足定须成白璧,读书何止到青山。13. 德不孤,必有邻。14.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培薄德,是厚德。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6. 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17.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1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事例素材】1在儒家文化中,豁达、宽容、耐心、谦恭、礼让、孝顺、忠义等等这些被大力推崇的品格,细想之后不难发现,它们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那就是“温良恭俭让”。这种性格特征并不意味着懦弱、软弱,而且在君子身上,能发现一种温和平静、庄重老成的神态,这是一种温良之性。虽然人在性格、精神、心态诸多方面的不足,但都能受到温良之性的补救。2温良是一种化于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力量,这是中国人智慧的凝聚力。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能比中国人更有温良的力量,更有团结的力量。比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来不是写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每一个中国人身体力行的中国力量。每当灾难来临时,那些互相帮助,同面困境的人们,或许只是当下这一面之缘,但天伦大道藏在每个人的心底,总有逆行的白衣天使和战士,总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总有为国为民的良心企业,总有中华儿女的温良。3在这些生死瞬间,我们看到了藏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我们历经了波澜壮阔的党的奋斗百年,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温良的力量让国人始终凝聚在一起。这一切力量的根源,也都来源于我们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品质——温良。4中国人的温良,是温和的包容,是海纳百川的雅量。在2021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决赛中,肖若腾因为裁判不公而与金牌失之交臂了。尽管肖若腾和中国队依规对争议事项行使了申诉的权利,但无奈无果。最后,肖若腾坦然面对结果,大度地向获胜的桥本大辉表示了祝贺。尊重对手,欣赏对手,宽容以待,不睚眦必报,温和却有力量。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和气度。5人是如此,国家亦然。在文化方面,就如《易经》中说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还有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这种多元开放的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兼收并蓄的传统。6曾经有一位英国教授评价:“中国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文化包容性太强大了”。这个教授表示,中国人真的很神奇,因为不管是什么东西,文化也好,产品也好,到了中国都会发生改变,中国也不会排斥哪一个,而是将其融入,并且还结合自身传统文化,再以一个崭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优秀标题】以温暖之心,践善良之行以温和之心,行善良之事怀有温良善意,赓续中华精神温润如玉,良善待人心怀温良,传递善意赛场风度,民族温度以温良之力,展大国风范温以修己,良以待人温以平和,良以暖心以温养心,以良立人以生命温暖生命,让力量激发力量【优秀范文】1从历史中走来的温良泱泱大国,悠悠华夏。中华民族怀揣着一颗温良的心从历史中走来,从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到如今吉祥物陪伴斐济代表团走完全场,那生生不息的,炽热的,跳动着的是流淌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内敛而又散发着温暖的力量;温良是一种同情,是不忍心看他人孤立无援的同情;温良更是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温柔与善良相统一的品质。我们坚持温良,或许是千年文化赓续的结果。古语有云:“上善若水。”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这些千年文化思想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而是历久弥新,被时代赋予了新的色彩。一直发展到今天成都大运会中,中国选手王正行把自己的球拍借给对手,发展到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次数最多的国家,再到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将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带上世界的舞台。这些行为做法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如同涓涓细流般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我们坚持温良,或许是因为我们曾经弱小。回想起以前那段曲折痛苦的岁月,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染上一份沉重的情绪。当我们看到成都大运会上男子一万米比赛,印度选手即使是最后一名却坚持完成比赛时,我们也许会想起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那位一腔孤勇的中国选手刘长春,所以我们能够体会到那份心酸,我们为那位印度选手喝彩。当我们看到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叙利亚与斐济代表团出场,我们也许会想起我们也曾身处战乱,风雨飘零,所以我们真诚陪伴。当我们强大了的时候,我们用最广阔的胸襟去拥抱那些勇敢的,相互尊重的团体,去给予他们爱与关怀,去发扬中国人的温良。毛姆曾说“一个外国人永远无法彻底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人民。因为他们是由先祖的才能与母乳一起吸收得来的感情基调与天生态度塑造而成的。”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温良的力量,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种仁义礼的人情社会中。中国人的温良由心而生,正是这样一种人性与心灵的碰撞迸发出对人类的大爱,而这些都源自五千年来的无数历史碎片,从而有了这样一份真挚动人的中国人的品质。莫言曾说“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就是你的血地”,正是这血地铸就了我们的温良。中国历史用繁荣与屈辱哺育我们骨子里的温良,而温良又将携手国人续写更美好的中国历史。温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充满和谐的中国社会,更是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此心安处是吾乡,是温良。2以温和的坚定固守良知“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辜鸿铭向学生授课时如是说道。中华万古泱泱长空,从积贫积弱到屹立东方,中国人始终以温和的坚定固守良知,用自己的方式,给予世界温良的力量。何为温良?温有温和之义,良则可以理解为良知。温和是一种处世态度,古人曰“君子当温润如玉”便是一种形象的阐释。良知则是一种处世的准则。有良知,便可知晓世间何为是非,何为善恶,然后做良善之事。为何要始终以温和的坚定固守良知?当一个人温良,他就会对自身的行为有所审视,对弱者将心比心。就如在面对不知所措的对手时王正行将球拍及时递与,面对在战争中顽强挺立的叙利亚代表团出场时全场两次欢呼迎接。当一个国家温良,便会在国际舞台上追求相互尊重,推动人类共同发展。新丝路十年,中国始终以温和的坚定固守着践行着良知。中老班列蹚出新路,雅万高铁投入运营,中国—马尔代夫友谊大桥架起,中企制造“非洲第一高楼”矗立在埃及……栉风沐雨十年,中国以温良与世界互联互通,注入发展新活力,也得到世界更多赞美的声音。中华民族的温良从何而来?或是独有的历史经历,亦或是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熏陶。从五代十国的四分五裂,战乱纷飞到唐宋的“万国来朝,四海称臣”。从明清“天朝上国,唯我独尊”到近代中国的“千里血河,万里伏尸”。中华民族曾走过绿茵遍野,也走过枯骨万里。正因为有这般有血有泪的经历,我们如一个老者一般,对于世间一切,常存“不忍人之心”。体会过人间百态,所以温善待人;见证过沧海桑田,所以厚德载物。古有孟子言“人之初,性本善”启迪世人;“温良恭俭让”五字箴言流芳百世;“佛爱众生”共情万物,体现大爱。思想熏陶了千年,代代相传的温良,已然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当中,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鲁迅晚年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世上所有的困境和苦难都是与我们有关的,所以我们仍需要怀揣温良之心去关注这个社会,关注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用我们的力量去让巴以冲突中受到创伤的儿童知晓世间有爱;去让摩洛哥大地震中流离失所的人们看到中国物资时,也知晓我们同在。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以温良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接力棒也传到了我们新时代青年手上。让我们在风起云涌的时代下始终以温和的坚定去固守良知吧。纪伯伦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相互照亮”,行走在温良之路上,用中国人的精神和智慧,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向着充满不确定的当下投射良善的温和之光。3有朋自远方来,以“温良”待之在2023年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中国运动员和观众向外国选手展现出了最大的尊重和最朴素的善意,这种态度和气度体现出中国人的温良。何为温良?温良,即温和和良善,是一种做人处事的态度。辜鸿铭向学生授课时解释:“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这种力量从哪里来?从黄河长江两条古老的水系中流淌来,奔腾千古,至今不绝。古时我们说“有朋自远方来”,至今依然“不亦乐乎”,明朝我们出兵朝鲜共同抗日,数百年后我们依然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从“同舟共济”、“天下大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力量融入血脉,绵延至今。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礼教是土壤,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是温床,因为礼,我们拥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的力量,因为经历,我们胸腔中跳动着感同身受的心脏。温良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当比赛时乌尔干选手球拍断线却没有备用球拍时,王正行会不会也想起了自己球拍断线时的无措;远远落后的印度选手进行最后的冲刺时,全场观众会不会也为他的体育精神而感动;叙利亚代表团出场时,大家是否也记起了曾经饱经战乱的旧中国;斐济的代表团出场时,我们是否也想起了当初刘长春单刀赴会,孤身代表中国征战奥运……这种朴素的善意根植于共情,因为同情所以尊重,因为感同身受所以施以援手。将温良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足以积蓄打动人心的温暖和影响世界的力量。于个人,草原上的一位保育员都贵玛收留了28个来自远方的孩子;何凤山签发生命签证,帮助几千犹太人逃至中国避难;叙利亚总统夫妇来访杭州,中国人民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于国家,我国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援助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疫情期间,为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的抗疫经验和物资……这种善意,不分时空,不辨国界。温良的力量兼以大爱的情怀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当今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和平可亲的中国。温良不是温顺,不是懦弱,更不是逆来顺受。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这头雄狮已醒,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百年风云变幻,百年奋进拼搏,中国仍将怀着温良的精神继续向前。时代在变,中国精神历久弥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朋自远方来,亦当以温良待之。4怀温良之心,与众生共进温良,是一把借给对手的备用球拍;温良,是一阵为印度选手喝彩的呼喊;温良,是一众相伴斐济代表团的真情。温良,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是一种力量,让中华民族立于世间,联袂众生。为何中国人温良?或许是因为我们从五千年历史中走来,心怀儒家之“仁”,举手投足存“礼”,拥有兼济天下的风度。或许是因为我们也曾落得尘灰满面,近代史的血泪被刻在永不覆灰的心碑上,它无言地久久伫立,与我们互相凝视。于是我们对他人多了几份理解与关爱,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温良,让人们用心共感他人的境况。我们会为苦难者擦拭泪水,向他们伸出援手。因为温良,我们得以拥有远赴新疆的坚心,去浇灌西部的青草,让边疆也有春风造访;因为温良,我们得以听到贫困山区的书声朗朗,去捐赠一份心意,消解他人的疾苦;因为温良,我们得以感动于叙利亚人民眼中光亮,去轻嗅那美丽坚强的大马士革玫瑰之香,予以一捧沃土,期待玫瑰再次开满中东心脏;因为温良,我们得以明白耶路撒冷钟声被炮火掩埋的悲痛,去拥抱巴以战争中的无辜平民,怒斥那意图进行种族灭绝的罪行,为蜷缩在废墟中的人民发声……将心比心,是中国人的温良,是人类智慧的力量。温良,让国家用心聆听远方的哭声。中国,在为世界共种一棵橄榄,欲让白鸽飞遍全球。我们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让温良之风吹向世界各个角落。非洲建起的高楼与机场、疫情期间捐出的一箱箱物资……面对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哽咽求助,我们也鼎力相助。中国所做的一切,世界人民都看在眼里。我们是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一顶顶蓝盔游走在战乱中,以温良之手制止暴行。朴实的微笑献给身后不同肤色的民众,代表和平的身影是建在他乡的长城,隔绝炮火,屹立不倒。以手执手,是中国的温良,是人类前进的力量。中国的温良,绝不是软弱,更不是虚伪的乔装。我们的“温”,是感同身受,竭诚相待的谦和;我们的“良”,是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守望。这是中国人的精神,也是泱泱大国的道义与责任。梵高曾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我们中国,赠予世间以爱浇灌出的鲜花,传递那股独特的温良之香。我们也坚信,这爱,定能在地球生根发芽。温良,是中国人的精神,也应当成为世界的精神。以温和之气,善对天下苍生;以善良之心,温暖世间疾苦。让我们携众生之手,同建团结地球村,共创世界大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