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卷(含解析)(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卷(含解析)(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保密★开考前
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信息技术试卷
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用黑色水性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
1. 2023贵阳马拉松在夏季清凉开跑,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选手参赛。他们用脚步丈量贵阳这座“中国避暑之都”,体验“爽爽贵阳”的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感受城市活力。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样,只要使用就会减少
B. 运动员报名数据经过加工后不可以转换为信息
C. 市民通过观看视频直播获取赛事信息,说明信息具有依附性
D. “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选手参赛”不是一条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相关内容。A选项,信息不会减少,选项错误。B选项,运动员报名数据经过加工后可以转换为信息,选项错误。C选项,市民通过观看视频直播获取赛事信息,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特征,选项正确。D选项,“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选手参赛”是一条信息,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2. 小明通过手机App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其中包括步数、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等个人运动数据。下列常见的设备中不能获得运动数据的是( )
A. 运动手环 B. 智能手机 C. 智能跑步机 D. 蓝牙耳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获取相关内容。ABC选项可以获得运动数据。D选项,蓝牙耳机是输出设备,无法用来获取运动数据。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3. 能量守恒定律一般表述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像这样被发现、提炼和归纳的定律被称为( )
A 数据 B. 信息 C. 知识 D. 字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信息、知识相关内容。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信息是加工了的数据,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所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的反应事物的本质;数据、信息、知识可以看作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题目内容描述的被发现、提炼和归纳的定律被称为知识。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4.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数字世界,数字化让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下列关于数字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银温度计呈现的温度值是数字信号
B. 用数码相机拍摄甲秀楼夜景属于信息数字化
C. 网络商城的卖家通过数字化方式呈现商品的相关信息
D. 通过采样、量化、编码等步骤对声音信号进行数字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数字化相关内容。A选项,水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值,时间连续,数值连续,属于模拟信号,选项错误。BCD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5.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很多行业,例如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生鲜配送等。“线上经济”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这主要体现了大数据哪一方面的应用( )
A. 智慧教育 B. 医疗健康 C. 社区管理 D. 生活服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大数据应用相关内容。“线上经济”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这主要体现了大数据在生活服务方面的应用。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6. 《易经》中的八卦与二进制有相似的计数原理,其中包含两个基本元素“”和“”。如图所示,可将八卦中的两个符号与二进制的“0”和“1”互相对应,如果“巽”对应的二进制数是“011”,则“兑”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
A. 101 B. 110 C. 001 D. 100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二进制相关内容。“巽”(由内到外:一个“--”和两个“—”)对应的二进制数是“011”,由图可知,“兑”(由内到外:两个“—”和一个“--”)对应的二进制数是“110”,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7. 某张图像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是一张BMP格式的图像
B. 颜色深度越小,图像的色彩就越丰富
C. 该图像的存储容量为800×800×24÷8
D. 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颜色值都可以用二进制来表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像处理相关内容。ACD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颜色深度越高,图像可以表示的颜色范围就越广,色彩表现就越丰富,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8. 将一段时长为2分钟,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bit的双声道Wave格式音频文件压缩成MP3格式,已知压缩比为10:1,则压缩后的存储容量约为多少字节( )
A. 2×44.1×16×2÷10 B. 2×44100×16×2÷8÷10
C. 120×44.1×16×2÷8÷10 D. 120×44100×16×2÷8÷10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音频数字化相关内容。原始音频文件大小计算公式如下:原始大小(字节) = 时长(秒) × 采样频率(Hz) × 量化位数(bit) × 声道数。原始大小 = 120 秒 × 44,100 Hz × 16 bit × 2 。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字节(1字节=8位):原始大小 = 120 秒 × 44,100 Hz × 16 bit × 2 ÷ 8 。接下来,根据给定的压缩比(10:1),计算压缩后的大小:压缩后大小 = 原始大小 ÷ 压缩比 = 120 秒 × 44,100 Hz × 16 bit × 2 ÷ 8÷ 10 。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9. 2024年春运即将来临,贵阳铁路部门可以根据12306系统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结合贵阳火车站客运统计数据密切追踪客流变化,精准安排运力投放。结合材料,下列关于数据科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2306系统上的购票信息可以揭示人们出行的规律
B. 通过第三方平台渠道购票不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C. 云计算技术帮助中国铁路12306系统快速地处理购票数据
D. 12306系统上的出行数据分析可以为交通部门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系统相关内容。ACD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通过第三方平台渠道购票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10. 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例如,外卖送餐员根据自己对道路状况的了解,结合已有经验,“想”出处理问题的具体过程和方法,缩短送餐时间。这主要体现了人们解决问题过程的哪一个阶段( )
A. 分析问题 B. 调试运行 C. 编写程序 D.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解决问题过程相关内容。解决问题过程的阶段有:(1)“分析问题确定要用计算机做什么”的阶段;(2)“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阶段;(3)“用计算机进行处理”阶段;(4)“运行调试”阶段。外卖送餐员根据自己对道路状况的了解,结合已有经验,“想”出处理问题的具体过程和方法,缩短送餐时间,这主要体现了人们解决问题过程的“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阶段。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11. Python语言中,小宇用计算机解决“红灯变绿灯”问题时,红灯和绿灯信号之间的变化需要用到绘制图像函数turtle,“通过导入turtle模块,利用其中的函数circle()绘制圆形”主要属于计算机解决问题一般过程的哪一个阶段( )
A. 分析问题 B. 设计算法 C. 编写程序 D. 调试程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计算机解决问题相关内容。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得到结果。“通过导入turtle模块,利用其中的函数circle()绘制圆形”主要属于计算机解决问题一般过程的设计算法阶段。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12. 智能时代,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例如,楼宇电梯通常按照一定的算法响应用户请求,合理停靠到相应的楼层。下列关于算法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 一个算法可以有0个或多个输出
B. 算法的每个步骤都具有确定的含义,没有歧义
C. 我们能够利用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D. 了解算法的基本设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边数字化工具的特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内容。算法的特性有: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A选项说法错误。BCD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13. 流程图是一种常用的表示算法的图形化工具。“在屏幕上输出一个值”应该使用的流程图符号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相关内容。菱形是条件判断框,平行四边形是数据输入/输出框,圆角矩形是开始/结束框,矩形是数据处理。“在屏幕上输出一个值”应该使用的流程图符号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14. Python语言中,判断一个正整数奇偶性的程序中:X=int(inp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代码中变量X的数据类型是( )
A. 整型 B. 浮点型 C. 字符串型 D. 列表类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数据类型相关内容。input的作用是输入数据,类型是字符,int的作用是将通过input输入的字符型数据转换为整型。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15. Python语言中的变量必须在使用前被赋值,不能使用未被赋值的变量。在使用过程中,变量还能被重新赋值。下列能得到赋值语句“T=247”中十位上数字“4”的表达式是( )
A. S=T//10//10 B. S=T//10%10 C. S=T%10%10 D. S=T%10//10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变量与表达式相关内容。分析四个选项:A选项,结果为2,不符合题意。B选项,结果为4,符合题意。C选项,结果为7,不符合题意。D选项,结果为0,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16. 解析算法指通过找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并计算表达式来实现问题的求解。下列不适合用解析算法求解的是( )
A. 商场打折商品价格的计算 B. 寻找1000以内的所有素数
C. 列举公式计算人行道最短绿灯 D. 使用体侧数据运用公式计算体重指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内容。ACD选项适合用解析算法求解。B选项,寻找1000以内的所有素数,适合用枚举算法求解。故本题答案是B选项。
17. 从下列程序段可以看出,该程序的基本结构属于( )
A. 顺序结构 B. 分支结构 C. 选择结构 D. 循环结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程序结构相关内容。计算机程序基本控制结构有:顺序结构、分支(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该程序段的基本结构是循环结构。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18. 如果一个四位数恰好等于它各位上数字的4次方之和,则这个数称为“玫瑰花”数。例如1634就是一个玫瑰花数:1634=14+64+34+44
如果要求算出所有的玫瑰花数,下列算法最合适的是( )。
A. 解析法 B. 排序法 C. 枚举法 D. 迭代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相关内容。枚举算法是指在算法中采用搜索的方法,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并对所得的结果逐一进行判断,过滤掉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结果,保留那些符合要求的结果。解析算法是指能够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的求解。排序法是将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迭代法是一类利用递推公式或循环算法通过构造序列来求问题近似解的方法。分析题意可知,要算出所有的玫瑰花数,需要对每个数据进行判断,故该算法采用的是枚举法,答案是C选项。
19. 运行下列Python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1 count =0
2 i=0
3▼ while i < 10:
4 i=i+1
5▼ if i % 2 !=0:
6 continue #跳出本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
7 count=count + i
8 print(count)
A. 0 B. 12 C. 20 D. 30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分析程序段可知,该程序段功能是计算1--10内偶数和。结果为30,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20. 阅读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小华计划和同学在某网络商城参加团购活动,购买一批文学名著,该商城团购优惠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
结合流程图,若购买的书本数量N=70,书本单价P=60,执行上面的流程图,输出变量M的值为( )
A. 3150 B. 3570 C. 3990 D. 4200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算法流程图相关内容。分析流程图可知,若购买书本数量N=70,书本单价P=60,则执行M=P*N*75%,结果为:3150。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二、情境应用单项选择题(2小题,共16分,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中)
21. “盘古大模型”情境问题,结合给定材料,完成下题。
2023年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盘古大模型3.0,其架构如图所示。用户可以基于自己业务需要选择适合的大模型开发。例如:原来预测某个台风未来10天的路径,需要在3000台服务器上花费5小时进行仿真。现在基于预训练的盘古气象大模型,通过A1推理的方式,研究者只需10秒内就可以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1)以下关于数据、信息、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数据就是气象信息 B.气象数据不能被加工和处理
C.AI推理不需要算力支撑 D.预测结果是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2)盘古大模型能将获取气象数据进行加工并直观形象地呈现,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帮助。“直观形象地呈现数据”主要体现了( )
A.采集技术 B.分析与挖掘技术 C.预处理技术 D.可视化与应用技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数据的是( )
A.气象卫星采集的数据 B.研究者看到的预测结果
C.某台风未来10天的路径数据 D.3000台服务器的仿真数据
(4)结合材料,下列关于数据管理与数据安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获取气象数据一定不存在异常和错误数据
B.借助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能强化气象数据管理
C.为了保证气象数据的可靠性,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D.为防止系统停止工作造成数据丢失,可通过建立容灾系统来解决
【答案】 ①. D ②. D ③. B ④. 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与大数据相关内容。
(1)A选项,气象数据经过加工和处理后才成为气象信息,选项错误。B选项,气象数据可以被加工和处理,选项错误。C选项,AI推理离不开算力支撑,选项错误。D选项,预测结果是信息到知识的转化,选项正确。故本题答案是:D。
(2)数据可视化,是指将相对晦涩的数据通过可视的、交互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形象、直观地表达数据蕴含的信息和规律。盘古大模型能将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加工并直观形象地呈现,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帮助。“直观形象地呈现数据”主要体现了可视化与应用技术。故本题答案是:D。
(3)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气象卫星采集的数据、某台风未来10天的路径数据、3000台服务器的仿真数据属于大数据,研究者看到的预测结果不属于大数据。故本题答案是:B。
(4)A选项,获取的气象数据可能存在异常和错误数据,说法错误。BCD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是:A。
22. “电子时钟”情境问题,结合给定材料,完成下题。
电子时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计时器,人们通过它来记录时间,它是在数码管动态显示基础上呈现此时的时间。数码管的工作原理是:每个0到9的数字都有相同的7个数码管样式,除了数码管位置不同外,绘制风格一致,可以通过设计函数复用数字的绘制过程。电子时钟显示效果如图所示:
(1)在呈现不同的电子时钟几何形状时,为了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理解代码,会在代码中添加注释。Python语言中注释是以下列哪个符号开头。( )
A.@ B.& C.$ D.#
(2)绘制数码管时,需要用到Python语言中绘制图像函数模块是( )
A.time B.datetime C.turtle D.math
(3)绘制时钟数码管这类问题时,都有相似的运算模式,即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这种运算模式属于( )
A.递归 B.IPO C.枚举 D.解析
(4)绘制时钟数码管时,使用函数能大量复用代码,避免相同功能重复编写,Python语言提供的两种基本循环语句是( )
A. for语句和while语句 B. if语句和try-except语句
C.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D. if-else语句和if-elif-else语句
【答案】 ①. D ②. C ③. B ④. 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分析题目内容,可知:
(1)Python中“#”为注释符,可以使用“#”开头,添加说明等文字对代码进行注释。故本题答案是:D。
(2)time模块的主要功能用于时间表示方法之间的转换和程序的时间控制。datetime模块属于Python的内置模块,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来处理日期和时间。 turtle(海龟)是Python内置的一个标准模块,它提供了绘制线、圆以及其它形状的函数,使用该模块可以创建图形窗口,在图形窗口中通过简单重复动作直观地绘制界面与图形。math模块提供了许多数学函数和常量,可以用于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和常数表示。故本题答案是:C。
(3)“IPO”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基本流程,其含义是:输入-处理-输出。故本题答案是:B。
(4)Python语言提供的两种基本循环语句是for语句和while语句,故本题答案是:A。
三、非选择题(2小题,共24分。请把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
23. 阅读以下材料内容,完成程序的补充。
12月16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初期运营,标志着贵阳轨道交通正式进入“线网时代”。关于贵阳市轨道交通票价收费标准,计价方式如下:
公里数 票价
4公里以内(含4公里) 2元
4至8公里范围内(含8公里) 3元
8至12公里范围内(含12公里) 4元
12至18公里范围内(含18公里) 5元
18至24公里范围内(含24公里) 6元
超过24公里 每递增8公里加价1元
1 n=【1】(input("请输入乘坐的公里数:"))
2▼ ·if n<=4:
3 print("票价为2元")
4▼ e1if n<=8:
5 print("票价为3元")
6▼ 【2】 n<=12:
7 print("票价为4元")
8▼ e1if n<=18:
9 print("票价为5元")
10▼ e1if 【3】:
11 print("票价为6元")
12▼ e1se:
13 n=7+(n-24)//8*1 #25-31公里按超过8公里计算
14 print("票价为",【4】,"元")
结合贵阳市轨道交通票价计价方式,小晨同学使用Python语言编写了一段程序。那么该程序段中序号【1】、【2】、【3】、【4】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1】处是_______________ 【2】处是_______________
【3】处是_______________ 【4】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int ②. e1if ③. n<=24 ④. n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分析题目内容及给定程序段,推知:
①处,将输入的公里数转换为整型,故此处答案为:int。
②处,该程序段采用多分支结构实现计费操作,由if...e1if...e1se结构知,此处应填写:e1if。故本题答案是:e1if。
③处,18至24公里范围内(含24公里)票价6元,故此处答案为:n<=24。
④处,第13行代码为超过24公里的票价计算公式,结果为n,故此处答案为:n。
24. 阅读以下材料内容,完成程序的补充。
某同学利用Python程序编写一段绘制菱形的初始代码,初始程序如下:
1 size = int(【1】("请输入菱形的大小(奇数):")#获取菱形的大小
2▼ for i in range(1,【2】,2):
3 print(" "*((size-i)//2)+"*" * i) #绘制上半部分菱形
4▼ for i 【3】 range(size,0,-2): #绘制下半部分菱形
5 【4】(" " *(size-i)//2)+"*" * i)
运行程序后,输入菱形的大小为5时,其结果如图所示:
程序运行结果: * *** ***** *** *
那么序号【1】、【2】、【3】、【4】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1】处是_______________ 【2】处是_______________
【3】处是_______________ 【4】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input ②. size ③. in ④. print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Python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分析题目要求及给定程序段,推知:
①处,结合下文,此处应通过input函数输入菱形大小的数值,故此处答案为:input。
②处,绘制上半部分菱形时需要依据输入的菱形大小(size)来执行,故此处答案为:size。
③处,结合for循环、range函数特点,此处缺少:in,故此处答案为:in。
④处,此处输出菱形的下半部分,故此处答案为:print。保密★开考前
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信息技术试卷
202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用黑色水性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
1. 2023贵阳马拉松在夏季清凉开跑,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选手参赛。他们用脚步丈量贵阳这座“中国避暑之都”,体验“爽爽贵阳”的自然美景和历史人文,感受城市活力。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一样,只要使用就会减少
B. 运动员报名数据经过加工后不可以转换为信息
C. 市民通过观看视频直播获取赛事信息,说明信息具有依附性
D. “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名选手参赛”不是一条信息
2. 小明通过手机App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其中包括步数、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等个人运动数据。下列常见的设备中不能获得运动数据的是( )
A. 运动手环 B. 智能手机 C. 智能跑步机 D. 蓝牙耳机
3. 能量守恒定律一般表述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像这样被发现、提炼和归纳的定律被称为( )
A. 数据 B. 信息 C. 知识 D. 字符
4.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数字世界,数字化让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下列关于数字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银温度计呈现的温度值是数字信号
B 用数码相机拍摄甲秀楼夜景属于信息数字化
C. 网络商城的卖家通过数字化方式呈现商品的相关信息
D. 通过采样、量化、编码等步骤对声音信号进行数字化
5.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很多行业,例如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生鲜配送等。“线上经济”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这主要体现了大数据哪一方面的应用( )
A. 智慧教育 B. 医疗健康 C. 社区管理 D. 生活服务
6. 《易经》中的八卦与二进制有相似的计数原理,其中包含两个基本元素“”和“”。如图所示,可将八卦中的两个符号与二进制的“0”和“1”互相对应,如果“巽”对应的二进制数是“011”,则“兑”对应的二进制数是( )
A. 101 B. 110 C. 001 D. 100
7. 某张图像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是一张BMP格式的图像
B. 颜色深度越小,图像的色彩就越丰富
C. 该图像的存储容量为800×800×24÷8
D. 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的颜色值都可以用二进制来表示
8. 将一段时长为2分钟,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16bit的双声道Wave格式音频文件压缩成MP3格式,已知压缩比为10:1,则压缩后的存储容量约为多少字节( )
A. 2×44.1×16×2÷10 B. 2×44100×16×2÷8÷10
C. 120×44.1×16×2÷8÷10 D. 120×44100×16×2÷8÷10
9. 2024年春运即将来临,贵阳铁路部门可以根据12306系统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结合贵阳火车站客运统计数据密切追踪客流变化,精准安排运力投放。结合材料,下列关于数据科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2306系统上的购票信息可以揭示人们出行的规律
B. 通过第三方平台渠道购票不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C. 云计算技术帮助中国铁路12306系统快速地处理购票数据
D. 12306系统上的出行数据分析可以为交通部门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
10. 解决问题的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例如,外卖送餐员根据自己对道路状况的了解,结合已有经验,“想”出处理问题的具体过程和方法,缩短送餐时间。这主要体现了人们解决问题过程的哪一个阶段( )
A. 分析问题 B. 调试运行 C. 编写程序 D.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1. Python语言中,小宇用计算机解决“红灯变绿灯”问题时,红灯和绿灯信号之间的变化需要用到绘制图像函数turtle,“通过导入turtle模块,利用其中的函数circle()绘制圆形”主要属于计算机解决问题一般过程的哪一个阶段( )
A. 分析问题 B. 设计算法 C. 编写程序 D. 调试程序
12. 智能时代,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例如,楼宇电梯通常按照一定的算法响应用户请求,合理停靠到相应的楼层。下列关于算法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A. 一个算法可以有0个或多个输出
B. 算法的每个步骤都具有确定的含义,没有歧义
C. 我们能够利用算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
D. 了解算法的基本设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边数字化工具的特征
13. 流程图是一种常用的表示算法的图形化工具。“在屏幕上输出一个值”应该使用的流程图符号是( )
A B. C. D.
14. Python语言中,判断一个正整数奇偶性的程序中:X=int(inp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代码中变量X的数据类型是( )
A. 整型 B. 浮点型 C. 字符串型 D. 列表类型
15. Python语言中的变量必须在使用前被赋值,不能使用未被赋值的变量。在使用过程中,变量还能被重新赋值。下列能得到赋值语句“T=247”中十位上数字“4”的表达式是( )
A. S=T//10//10 B. S=T//10%10 C. S=T%10%10 D. S=T%10//10
16. 解析算法指通过找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并计算表达式来实现问题的求解。下列不适合用解析算法求解的是( )
A. 商场打折商品价格的计算 B. 寻找1000以内的所有素数
C. 列举公式计算人行道最短绿灯 D. 使用体侧数据运用公式计算体重指数
17. 从下列程序段可以看出,该程序的基本结构属于( )
A. 顺序结构 B. 分支结构 C. 选择结构 D. 循环结构
18. 如果一个四位数恰好等于它各位上数字的4次方之和,则这个数称为“玫瑰花”数。例如1634就是一个玫瑰花数:1634=14+64+34+44
如果要求算出所有的玫瑰花数,下列算法最合适的是( )。
A. 解析法 B. 排序法 C. 枚举法 D. 迭代法
19. 运行下列Python程序段,输出的结果是( )
1 count =0
2 i=0
3▼ while i < 10:
4 i=i+1
5▼ if i % 2 !=0:
6 continue #跳出本次循环继续下一次循环
7 count=count + i
8 print(count)
A. 0 B. 12 C. 20 D. 30
20. 阅读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小华计划和同学在某网络商城参加团购活动,购买一批文学名著,该商城团购优惠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
结合流程图,若购买的书本数量N=70,书本单价P=60,执行上面的流程图,输出变量M的值为( )
A. 3150 B. 3570 C. 3990 D. 4200
二、情境应用单项选择题(2小题,共16分,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答题卡中)
21. “盘古大模型”情境问题,结合给定材料,完成下题。
2023年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盘古大模型3.0,其架构如图所示。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业务需要选择适合的大模型开发。例如:原来预测某个台风未来10天的路径,需要在3000台服务器上花费5小时进行仿真。现在基于预训练的盘古气象大模型,通过A1推理的方式,研究者只需10秒内就可以获得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1)以下关于数据、信息、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数据就是气象信息 B.气象数据不能被加工和处理
C.AI推理不需要算力支撑 D.预测结果是信息到知识的转化
(2)盘古大模型能将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加工并直观形象地呈现,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帮助。“直观形象地呈现数据”主要体现了( )
A.采集技术 B.分析与挖掘技术 C.预处理技术 D.可视化与应用技术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数据的是( )
A.气象卫星采集的数据 B.研究者看到的预测结果
C.某台风未来10天的路径数据 D.3000台服务器的仿真数据
(4)结合材料,下列关于数据管理与数据安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获取的气象数据一定不存在异常和错误数据
B.借助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能强化气象数据管理
C.为了保证气象数据的可靠性,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D.为防止系统停止工作造成数据丢失,可通过建立容灾系统来解决
22. “电子时钟”情境问题,结合给定材料,完成下题。
电子时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计时器,人们通过它来记录时间,它是在数码管动态显示基础上呈现此时的时间。数码管的工作原理是:每个0到9的数字都有相同的7个数码管样式,除了数码管位置不同外,绘制风格一致,可以通过设计函数复用数字的绘制过程。电子时钟显示效果如图所示:
(1)在呈现不同的电子时钟几何形状时,为了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理解代码,会在代码中添加注释。Python语言中注释是以下列哪个符号开头。( )
A.@ B.& C.$ D.#
(2)绘制数码管时,需要用到Python语言中绘制图像函数模块是( )
A.time B.datetime C.turtle D.math
(3)绘制时钟数码管这类问题时,都有相似的运算模式,即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这种运算模式属于( )
A.递归 B.IPO C.枚举 D.解析
(4)绘制时钟数码管时,使用函数能大量复用代码,避免相同功能重复编写,Python语言提供的两种基本循环语句是( )
A. for语句和while语句 B. if语句和try-except语句
C.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D. if-else语句和if-elif-else语句
三、非选择题(2小题,共24分。请把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
23. 阅读以下材料内容,完成程序的补充。
12月16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初期运营,标志着贵阳轨道交通正式进入“线网时代”。关于贵阳市轨道交通票价收费标准,计价方式如下:
公里数 票价
4公里以内(含4公里) 2元
4至8公里范围内(含8公里) 3元
8至12公里范围内(含12公里) 4元
12至18公里范围内(含18公里) 5元
18至24公里范围内(含24公里) 6元
超过24公里 每递增8公里加价1元
1 n=【1】(input("请输入乘坐的公里数:"))
2▼ ·if n<=4:
3 print("票价2元")
4▼ e1if n<=8:
5 print("票价为3元")
6▼ 【2】 n<=12:
7 print("票价为4元")
8▼ e1if n<=18:
9 print("票价为5元")
10▼ e1if 【3】:
11 print("票价为6元")
12▼ e1se:
13 n=7+(n-24)//8*1 #25-31公里按超过8公里计算
14 print("票价为",【4】,"元")
结合贵阳市轨道交通票价计价方式,小晨同学使用Python语言编写了一段程序。那么该程序段中序号【1】、【2】、【3】、【4】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1】处是_______________ 【2】处是_______________
【3】处是_______________ 【4】处是_______________
24. 阅读以下材料内容,完成程序的补充。
某同学利用Python程序编写一段绘制菱形的初始代码,初始程序如下:
1 size = int(【1】("请输入菱形的大小(奇数):")#获取菱形的大小
2▼ for i in range(1,2】,2):
3 print(" "*((size-i)//2)+"*" * i) #绘制上半部分菱形
4▼ for i 【3】 range(size,0,-2): #绘制下半部分菱形
5 【4】(" " *(size-i)//2)+"*" * i)
运行程序后,输入菱形的大小为5时,其结果如图所示:
程序运行结果: * *** ***** *** *
那么序号【1】、【2】、【3】、【4】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1】处是_______________ 【2】处是_______________
【3】处是_______________ 【4】处是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