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学习任务单(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学习任务单(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复习课
素养目标
1.了解物质的组成及原子的结构模型。
2.掌握分子动理论的三点内容。
3.会利用分子运动解释现象。
4.了解宇宙探索的历程与成果。
◎重点:会利用分子运动解释实际问题。
思维导图
【合作探究】
达标点一 掌握物质的组成
例1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思路导引1904年汤姆孙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中子运动;微观粒子,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
达标检测
1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科学家们不断在探索物质的奥秘。对于微观粒子,下列物理学家和他的贡献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阿伏加德罗最先提出分子的概念,认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证明了原子的存在
C.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大的带正电的电子组成的
D.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参考答案】
达标点一
例1 D 【解析】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这与西瓜的结构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故A错误;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但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只有电子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故B错误;微观粒子非常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故C错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夸克组成,故D正确。
达标检测
1.C 【解析】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故A正确;道尔顿发现了原子,并提出了原子学说,故B正确;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大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粒子就是电子,它的发现表明原子是可分的,故C错误;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组成,最早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卢瑟福,故D正确。
达标点二 应用分子运动解释问题
例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之间有间隙
思路导引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达标检测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 
B.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C.八月桂花飘香 
D.用酒精进行消毒时能嗅到酒精气味
【参考答案】
达标点二
例2 A 【解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冰中的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A错误;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B正确;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C正确;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隙,故D正确。
达标检测
2.B 【解析】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是煤扩散到墙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微小物体的运动,不是扩散,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八月桂花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可以嗅到酒精的气味,是酒精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达标点三 了解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例3下列物态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间距增大的是 ( )
A.冰熔化成水
B.水蒸气液化
C.碘蒸气凝华
D.干冰升华
思路导引先分析各个物态变化是由哪种状态转化成哪种状态,再结合不同状态下的分子间距离进行分析。
达标检测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作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比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分子可以自由移动。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
【参考答案】
达标点三
例3 D 【解析】冰熔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即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A错;水蒸气液化是由气态变成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故B错;碘蒸气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C错;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
达标检测
3.(1)小 大
(2)大 小
(3)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解析】(1)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作用力较大,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分子可以自由移动。
(3)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液态物质的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能够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不易被压缩。所以,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以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达标点四 小粒子与大宇宙
例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中子、氢原子和水分子中,中子最小
B.0 ℃时,分子会停止运动
C.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没有排斥力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思路导引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对点自测
4如图所示,这是太阳系模型图,行星们在各自的固定轨道上围绕恒星太阳运转,这与原子
模型十分相似,其中 相当于太阳,绕核运动的 就相当于行星。
单元实践作业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查阅资料,了解“天问一号”在探索火星方面的进展及我国航天事业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贡献
【参考答案】
达标点四
例4 A 【解析】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所以中子是分子、原子、中子中最小的。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对点自测
4.核式结构 原子核 电子
【解析】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认为,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相当于太阳,电子相当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