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卷-全科合卷】三年级上册 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情境卷-全科合卷】三年级上册 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年级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答案
第一部分
1.④②③①
2.一年好景君须记,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上秋风动客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对愁眠。(答案不唯一)
3.⑤ ② ③ ①
4.(zhuài yè√)(风 丰√)( jí√ jǐ)(密 蜜√)
5.喧哗 坦露/袒露 五彩斑斓
6.ABB 甜津津、乐呵呵、喜洋洋、黄乎乎、圆滚滚等,注意不与文中词语重复。
AABB 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团团圆圆等,注意不与文中词语重复。
AABC 亭亭玉立、翩翩起舞、津津有味、井井有条、栩栩如生等。
7.(1)拟人句即可。
(2)比喻句即可。
8.有的
9.形态、颜色
10.梅兰竹菊
11.(略)
第二部分
1.(1)想去荆紫关古建筑群的有 28 人,想去法海禅寺 22 人,两个地方都想去有 16 人;
(2)34 人;
(3)答案不唯一。
2.(1)分;
(2)千克;
(3)吨; 600 千克+400 千克+1000 千克=2 吨;800 千克+700 千克=1500 千克。
(4)①34÷6=5(辆)……4(人) 大车:5 辆;小车:1 辆。
② 12×5=60(元);60+8=68(元)
3.500;
(1)1500-683-798=19(张);
(2)长方形,正方形;80×4=320(厘米);(80+40)×2=240 厘米
4.小李:25 张。
第三部分
1. six, seven, eight, ten
2.黄色、白色、黑色、绿色、黄色
3. 2-6-3-4-7-1
第四部分
1—8:CCCACBBC 9—14:√√√√××
15(1)水的温度 (2)对比 (3)热水 (4)盐在水中溶解的多少与水的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溶解得越多。
第五部分
(1)空气(2)水 fish(3)风 (4)0……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全真综合模拟试题 斑斓的秋色错落有致地塞满沟.沟.壑.壑.、山.山.洼.洼.、川.川.畔.畔.。轻风刮过,山洼沟壑的庄稼间,
…… (四) 散发出甜(密 蜜)气味。川野河谷,像少女的黄裙子灼.灼.燃.烧.。
…… ⑥这八月的陕北,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一部分(30 分)
…… 4.用“√”选出括号中恰当的读音和汉字。(2 分)
……一、走进美丽的秋天 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①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洒在原野里……也洒在了我们的心上。通过本 喧闹( ) 显露( ) 色彩缤纷( )
……学期的学习,我积累了不少描写秋天的成语和古诗,走过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欣赏 6.照样子写词语。(4 分)
了《秋天的雨》,还和同学们一起《听听,秋的声音》,收获可真不少。
…密… 黄灿灿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② 我 知 道 在 ______________ 的 时 节 , 家 乡 的 小 山 上 ______________ , 果 园 里
…… 沟沟壑壑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田野里更是金黄一片,一派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 灼灼燃烧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大诗人苏轼认为秋天是最美好的季节,他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照样子写句子。(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杜牧则更喜欢深秋时节的枫林,他这
(1)玉蜀黍亮开自己金黄的肤色。
……样写道:“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在叶绍翁的笔下变得十分
通人性,让人产生思乡的情绪,他写道“: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外 , 我 还 知 道 一 句 描 写 秋 天 的 名 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川野河谷,像少女的黄裙子灼灼燃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在文章第二自然段横线上依次填入成语。(写序号)(2分) ⑦秋,还是个赏菊的季节。古人有云:“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 .
①五谷丰登 ②层林尽染 ③硕果累累 ④秋高气爽 黄,或白,或赭(深红色),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即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
2.在第三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5 分)
…… 8.文中“或”可以解释为( )。(1分)
3.“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比较难理解。通过查 9.本文从菊花的气味、_________、_________种类以及耐寒品性等方面介绍了菊。(1 分)
……
字典,我们发现它有五种解释。联系上下文读读,我觉 10.我知道“花中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
得在这里,应选第( )种解释。结合语境,还有
…… ⑧走进家乡的秋天,也有许多美好留在了我的心间,就让我拿起属于自己的画笔来描绘
几个“坐”,我也会选择正确的解释:金风送爽的时节, 家乡的秋吧!
……
我们一家坐( )上火车去寻找秋天。我们来到一处
…线… 11.写话练习:“家乡的秋”。(5分)
坐( )北朝南的亭子,席地而坐( ),沐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着温柔的秋风,聆听着秋日的絮(xù)语,真是心旷神怡呀!(填序号)(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课后,我还走进了史小溪笔下的《陕北八月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当节气进入八月的时令,博大慈祥的黄土高原便摇曳(zhuài yè)着、鼓荡着、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哗着,向你坦露出(风 丰)满迷人的秋色。唯有这个季节,高原才暂时隐去了它荒凉贫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jí jǐ)的本色,向人们宽厚而无私地奉献出果实和收获。现在,面向八月的高原,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éi)谷是黄灿灿的,高粱是红彤彤的,荞麦是粉楚楚的,棉花是白生生的,绿豆荚是黑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玖.的,白菜是绿.莹.莹.的,玉蜀黍亮开自己金黄的肤色,烤烟袒露出它清.油.油.的.胸脯……五彩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1 页/共 8 页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2 页/共 8 页
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考场 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第二部分(27 分) ①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2 分)
二、探访古镇
②如果租一辆大车 12 元,租一辆小车 8 元,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2 分)
河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这里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
的人到河南旅游,河南有着历史文化深厚的古镇,其中,荆紫关镇,有着鸡鸣三省荆紫关之
3.在景区门口,杨军在电子屏上看到屏幕上显示(如右图) 今日上午进入景区:683 人次
称,这里还是南水北调的起源之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水路并通,有小上海的称号,主要景
已离开景区:96 人次
景区此刻大约有( )人。(1 分)
点为荆紫关古建筑群、法海禅寺、明清一条街、古关门等众多历史遗迹。 今日下午预约:798 人次
(1)下午还可以预约多少张票?(2分)
益民小学三年级“探访古镇”活动组要开始行动了! 今日限客量:1500 人次
1.“探访古镇”活动组出发前,发生了意见分歧, 想去荆紫关古建筑群的 想去法海禅寺的
(2)中午野餐时,小芳拿出两个长 80 厘米,宽 40 厘米的
想去荆紫关古建筑群的有 28 人,想去法海禅寺
野餐垫。将两个野餐垫拼在一起可以平成( )形和( )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
22 人,两个地方都想去有 16 人。
多少厘米?(先画图,再列式)(6 分)
(1)填写右边的图。(3分)
(2)“探访古镇”队一共有( )人。(1 分)
4.活动结束后,小庄清点资料,发现自己收集到 8 张古建筑明信片。小李说:“我给你 3张后,
(3)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2 分) 都想去的
我的个数是你的 2倍。”小李有多少张明信片?(3 分)
2.经活动组商量决定先前往荆紫关古建筑群。
第三部分(20 分)
(1)前去的路上王红看到一首诗(如右图),忍不住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了 1( )吟诵起来。(填时间单位)(1 分) 三、好朋友的生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2)小队长李明为自己的小分队 4 人共准备了 4 瓶矿 今天是 Kate的生日,好朋友们来到 Kate 家,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吃东西,玩得可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泉水,合计重 1( )(填质量单位);(1 分) 开心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在码头处,他们看到两辆限载 2( )(填 1.读一读小伙伴们的对话,在人物图片下的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相应的年龄单词。(8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质量单位),码头上有很多包装箱,包装箱上分别标有
600千克 400千克 800千克
各自的质量,怎样装车能一次性运走?(1+2 分) Lili: Happy birthday, Kate! This is for you.
Kate: Thank you, Lili.
Lili: How old are you
1000 千克 700 千克 Kate: I’m 8 years old. What about you
Lili: I’m 6 years old.
Kate: How old are you, Lucy
(4) 因为步行前往荆紫关古建筑群路途有些远,于是决定租车前往目的地。 Lucy: I’m 10 years old. This toy panda is for you.
Kate: Thanks. How old are you, Tom
小车限坐 4人; Tom: I’m 7 years old. This present is for you.
大车限坐 6人。 Kate: Wow, I like crayons. Let’s draw together!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3 页/共 8 页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4 页/共 8 页
2.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 )。
A.颗粒大小 B.水的温度 C.液体是否搅拌
3.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小明在喝汤的时候,会觉得汤( )。
A.上面比较咸 B.底部比较咸 C.上下一样咸
(二)小明在家中找到了一些材料:盐、红糖块和小石子,他想要观察研究物质的溶解。
2.小伙伴们给 Kate 带来了生日礼物,有玩具汽车、玩具动物等,还有蜡笔,他们迫不及待地
画了起来。根据提示,咱们一起来给他们的画涂颜色吧!(5分)
a brown bear a white and black panda a yellow lion 4.盐、红糖块和小石子都是( )。
green bamboo shoots and leaves(竹笋和竹叶)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5.放盐时要( )。
3.瞧!桌子上摆放着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咱们看看他们喜欢吃什么吧。试着将下列句子排 A.用手抓取 B.直接把所有的盐都倒入 C.用小勺子慢慢添加
成通顺的对话,将序号填写在括号内。(7分) 6.小明溶解红糖块的时候,边添加边搅拌,这样糖块的溶解会( )。
( )I’d like some bread, please. A.更多 B.更快 C.更慢
( )Ok! Here you are. Let’s have some cakes! 7.把三种物质全部放入水中尝试溶解,颜色发生改变的是( )。
( )Here you are. A.放盐的水 B.放红糖的水 C.放小石子的水
( )Thank you. 8.没有发生溶解的物质是( )。
( )Great! A.盐 B.红糖 C.小石子
( )What would you like, Lili
I like bread too. And I’d like some milk. (三)小明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包小苏打,他想要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 )
中的溶解能力。他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下列操作正确吗?
9.实验时,要准备两杯一样多的水,且水温相同。( )
第四部分(18 分) 10.小明将小苏打和食盐平均分成多份,且每份小苏打和食盐的质量相同。( )
11.等第一份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小明继续添加第二份。( )
四、厨房里的科学(每空 1 分,总计 18 分)
12.搅拌的时候,小明有意识的注意筷子不能碰到杯壁。( )
周末,妈妈在家做饭。蔬菜汤煮好以后,妈妈开始调味。细心的小明发现,妈妈把盐放
13.实验过程中倒翻了一些水,小明觉得不会影响,继续实验。( )
进去后没有很快溶解,妈妈用汤勺搅拌了几下以后盐就容易溶解了。
14.加入第 6 份小苏打后,小明经过反复搅拌,发现杯底依旧有无法
(一)小明想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现象。
溶解的小苏打。于是小明将这杯水溶解小苏打的能力记录为 6 份。
1.小明想要设计的这个实验是研究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 )有关。 ( )
A.颗粒大小 B.水的温度 C.液体是否搅拌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5 页/共 8 页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6 页/共 8 页
(四)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多少的因素。
15.根据小明所准备的实验材料,我们可以知道,小明所进行的假设是:盐在水中溶解的多少
与 有关。
16.这是一组 (对比/模拟)实验。
17.小明在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逐份加入了等量的盐,他经过仔细观察发现,
______________ 中盐溶解的更多。
18.小明由此得出结论: 。
第五部分(5 分)
古诗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古诗中,也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每空 1分,总计
5分)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能够传到客船,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
传播。
(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朋友担心和别人说话会吓走河里的鱼,这说明
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鱼用英语可以写作 。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天气现象是 。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风的等级是级 。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7 页/共 8 页 三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四)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