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卷-全科合卷】四年级上册 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情境卷-全科合卷】四年级上册 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全真综合模拟试题 后代懂得礼呢?瞧他这没完没了地问,大概什么也不懂。”孔子听了却很坦然:“不懂就问,
……
(五) 这正是礼呀!”
…… 祭祀结束以后,人们要回家了,可他还抓住人家的袖子不放,非要问个明白才行,弄得
……
第一部分(30 分) 人家都有些不耐烦了,便称他是“每事问”。孔子听见了心里还挺高兴。“每事问”怎么不
…… 好?难道不学不问还能从天上掉下来知识不成?就这样,执着的孔子很快对周礼达到了精通
一、语文素养。
…… 的地步。他 30 岁的时候,便有人专门向他学习周礼了。
(一)温故知新
…… “ (乙)求学的诸葛亮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相
…密… 诸葛亮小时候,跟着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信下面的基础练习一定能让你大展拳脚。
……1 6 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庐山风光。( 分)
……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
袋里。快到晌午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金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
……
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口袋里的小米撒完。
……
等公鸡吃完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
……
, , “ ” 免抱怨几句:“怎么讲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水镜先生说:“你没听到公鸡……这幅图描绘的是庐山美景 看到这幅图 你想到了哪些含有 山 字的四字词语?请试着写出三
_____ _____ _____ 才叫唤吗?”师娘是个精细人,第二天快到晌午时,她悄悄地走到院子里,看了个仔细后,……个: 、 、 。我们这学期还学过一首和庐山有关的古诗,你会默写吗?
封 便不声不响地转回去了。
…… 《题西林壁》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了,师娘笑着说:“你这位先生还不如小诸葛!”于是把事情一五一
【 】
……
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一愣,就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
, 。
……
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 。
……
2. “ ” ____________ “ ” 1.理解文中的词语。(2分)《出塞》一诗中的 飞将 指的是 。这首诗中借 龙城飞将 抒发戍边将士保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精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卫国的壮志的诗句是: , 。 ( 分)
……
3 盖世奇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绝句》一诗中,表达不论生还是死,都应该具有浩浩正气、铮铮铁骨的诗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孔子想了解更多关于周礼的知识,想到的办法是__________;诸葛亮为了延长先生授课的, 。 ( 分)
…线… 时间,想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2分)
…… 3.孔子认为“每事问”是非常有必要的,正如韩愈所说 ;
(二)勤学好问
…… 孔子和诸葛亮能成为举世之才,离不开他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问,正如王充所说_____
【甲】勤学的孔子
…… ____ _。(4分)
孔子年轻的时候,对周礼的知识已经很熟悉了,可是他仍旧不断地努力钻研。
…… 4.读这两篇文章时,你一定产生过许多疑问吧?照样子提出问题,并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有一回,他去参加太庙里的祭祀典礼,由于是第一次碰上,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见到
…… (3分)什么都虚心地向内行人打听。有人嘲笑他:“谁说这个陬邑大夫(孔子父亲做过的官职)的
…… 问题 1:水镜先生为什么会觉得诸葛亮会成为盖世奇才?
…… 问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1 页/共 12 页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2 页/共 12 页
学校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考场 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我选择问题______,我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2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河南粮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 1.3万亿斤以上,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定下的刚性要
(三)病毒来了,我们该怎么做? 求,河南省在这其中责任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领域首席科学家许为
经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 钢告诉记者,河南省已连续 5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 1300亿斤以上,去年达到 1308.84亿斤,
播;二是与患者的密切接触;三是用手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再触碰嘴巴、鼻子或眼 其中,夏收小麦总产达 760.56亿斤,继续稳居全国首位。从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承担了全
睛等。 国粮食总产量 1/10的重担。下面是河南部分县市的粮食产量情况:
预防措施:
河南部分县市粮食产量排名统计表
2020 年 9 月
城市 周口 安阳 商丘 信阳 鹤壁 濮阳 新乡
产量(万吨) 138 163 136 105 80 101 75
1.阅读材料,我们知道下列不.易.感染新冠病毒的行为是( )(2分) 河南部分县市粮食产量排名统计图
A.接触到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 年 月
B.与患者保持距离。
C.与患者握手。
D.与患者同吃同住。
2.新冠病毒来势凶猛,我们该怎么做呢?下列行为不.当.的是( )(2分)
A.不拜年,不串门,避免交叉感染。
B.食物特别是肉类、蛋类,煮熟后再食用。
C.可以去超市等人多的地方。
D.出门戴口罩,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 城市
3.为防止病毒肆意传播,人们都待在自己的家中。状状待了两天后,觉得无聊透顶,非要妈
妈带他去超市或游乐场游玩。这时,妈妈该如何劝说状状呢?(4分) 1.根据统计表将统计图中缺少的部分表示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格代表( )万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城市的产量最多,( )城市的产量最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3 页/共 12 页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4 页/共 12 页
5.你能计算出这几个城市的平均产量吗?(2分) 7.周末,杨洋一家结束了农忙,打算好好庆祝一下。妈妈和杨洋来到菜市场打算买些菜回去,
他们先来到了海鲜市场,妈妈给杨洋 150元,让他买点自己喜欢吃的海鲜,她去旁边的蔬菜
市场买点蔬菜。杨洋来到海鲜市场,琳琅满目的海鲜在眼前,不知道如何挑选?以下是部分
海鲜的价目表:
6. 名称 花螺 梭子蟹 竹节虾 鳜鱼在常规种植条件下,小麦亩产一般在 800-1100斤左右。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家住周口市
的杨洋在播种出苗后,利用冬前的温暖天气,进行了化学除草,同时也进行了虫害、病害的 单价 25元/千克 18元/千克 15元/只 28元/千克
检测工作。
(1)杨洋家一共承包了 390亩地,现在进行化学除草,每天计划除草 26亩,几天能除完草? (1)如果杨洋将 150元全部用来买同一种海鲜,可以怎么买?买多少?(3分)
(2分)
(2)采购结束后妈妈安排了两件家务需要杨洋完成,分别是烧饭和炒菜,所需时间如下:淘
米 2分钟,电饭锅煮饭 20分钟,洗菜 2分钟,热锅和油 3分钟,切菜 3分钟,炒菜 15分钟。
(2)天气预报通知下周二开始降雨,杨洋家已经除草 3天,为了提高除草效率,引进一台植 她在半小时内可以完成这两项家务吗?请说明理由?(4分)
保无人机来进行化学除草,现在每天能除草 72亩,至少还要几天能除完草?(4分)
(3)晚饭结束后,爸爸打算去看一下大棚里蔬菜的出芽情况,从家到大棚的距离是 760米,
(3)为了来年的粮食储存,杨洋家打算将粮仓里的去年的 135吨小麦运走,一辆卡车 15次 爸爸平均每分钟走 95米,那爸爸从去到回来,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3分)
运完,请问这辆卡车载重多少吨?(2分)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5 页/共 12 页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6 页/共 12 页
第三部分(20 分) (三)Susan和 Jack正在餐厅谈论家人,请选择正确的句子补全句子。其中有一个为多余选
三、美味餐厅 项。(10 分)
学校旁新建了一家餐厅。一起去看看吧。 A. Is he your baby brother
(一)请你帮助新餐厅完善菜单吧!根据图片在右方选择相应的菜单名称,将其序号填在 B.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横线上。(6 分) C. What about your father
D. Is this your mother
A. chicken
E. He is only two years old.
B. vegetables
F. What does your brother like doing
C. fish
D. rice
E. soup Jack: Hi, Susan! Look at this picture of my family.
F. noodles Susan: Wow! You have a big family. (1)
(二)餐厅内推出了三款优惠套餐,请根据 Susan和 Jack两位顾客的需求,为他们推荐合适 Jack: Seven. My grandparents, my parents, my uncle, my baby brother and me.
的套餐,将其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4 分) Susan: (2)
Jack: Yes. She is a nurse. She likes fish.
Susan: (3)
Jack: He is a doctor. He helps sick people.
Susan: Cool. This boy is cute. (4)
Jack:Yes. (5)
第四部分(18 分)
四、人的呼吸
妙妙早晨起床感觉晕乎乎的不舒服,原来她晚上睡觉时把头蒙在被子里睡的原因。妙妙
I’d like some noodles, vegetables and
chicken. 意识到呼吸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呼吸方面的知识产生了兴趣。
( ) (1). 1.妙妙意识到呼吸的重要性,下列( )行为不需要提供供氧设备。
A.跑步 B.高空飞行 C.宇宙航行
2.妙妙拿来两片一样的玻璃片,一片玻璃片放桌面接触空气,对着另一片玻璃片呼气,发现
呼气的那片玻璃片上产生了水珠,由此发现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空气湿度不同。下列关于吸
I’d like some rice, fish and noodles.
进与呼出的气体不同之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2). A.吸进的气体氧气多于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7 页/共 12 页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8 页/共 12 页
B.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进时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5.体育课上,妙妙班上正进行百米赛跑。妙妙发现跑步后呼吸变得非常急促,这是因为( )。
C.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平时缺乏运动,多加练习,跑步后呼吸频率就不会有任何变化
3.人体离不开呼吸,呼吸时吸进空气的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而( )的呼吸过程与 B.妙妙比赛心里紧张导致呼吸急促
人的呼吸过程恰好相反。 C.运动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需要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更多的氧气
A.植物 B.动物 C.以上都是 6.妙妙发现同样跑完一百米,旁边的探探呼吸的频率就没有自己那么高,老师解释说这是因
4.妙妙深呼吸数次,静静地感受呼吸时身体的变化。 为探探的肺活量比她大。
(1)人的呼吸器官是如何分布的,连一连。 (1)为了比较肺活量,妙妙准备用塑料瓶自制一个“肺活量检测器”。在给如右图
正放的空塑料瓶画刻度时正确的做法是( )。
A.从上到下数值越来越大
B.从上到下数值越来越小
C.数值应该标在塑料瓶底部一周
(2)在测量肺活量时,下面三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探探:深深吸足一口气,向塑料瓶内吹气,再深深吸足一口气,再次向塑料瓶内吹气,
(2)关于人的呼吸路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并记录水面的位置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 B.究究:浅浅吸一口气,向塑料瓶内吹气直至不能再吹为止,并记录水面的位置
C.嘴→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妙妙:深深吸足一口气,向塑料瓶内吹气直至不能再吹为止,并记录水面的位置
(3)人的呼吸过程其实是气体进行交换的过程,上述呼吸器官中,( )是气体交换的 (3)下图是肺活量的测量结果。
主要场所。
A.气管 B.鼻 C.肺
(4)妙妙比较好奇人是如何进行呼吸的,她做了如右图
所示的“呼吸器官模拟器”,请标注出各部分模拟的是哪些
器管。
(5)通过模拟实验,妙妙发现,当把气球下压时,肺部 (扩张/收缩), (吸 妙妙通过比较表 1 中的数据发现,男生的肺活量一般比女生的肺活量 ,通过表 1
气/呼气);当把气球上提时,肺部 (扩张/收缩), (吸气/呼气)。 和表 2对比发现,运动量的肺活量一般比正常人的肺活量 。
(6)妙妙发现除了拉动底部气球可以使肺进行工作以外,向瓶口吸气呼吸和挤压塑料瓶身也 (4)通过上面的比较分析,妙妙发现肺活量越大说明 功能越好,呼吸时一次能给人体
可以使肺进行呼吸。这些呼吸方式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符合,连一连。 提供的 越多。妙妙发现自己的肺活量太小,但是她可以通过 来提高肺活量,
增加呼吸器官的功能。
(5)妙妙发现了呼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保护自己呼吸器官的重要性。简述有哪些行为有利
于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9 页/共 12 页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10 页/共 12 页
第五部分(5 分)
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
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中国用不足全球 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
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如今,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兼
有“三系法”育性稳定和“两系法”配组自由等优点,它让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继续保有世
界领先地位。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为 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五成多;
全国水稻平均单产每公顷约 6.4吨,其中杂交水稻每公顷约 7.5吨。袁隆平说:“杂交稻比常
规稻增产 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 7000万人。”
1.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 。(1分)
2.根据上面材料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
A.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饭问题,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
和第三大粮食生产国。
B.第二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兼有“三系法”育性稳定和“两系法”配组自由等优点,它让我
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继续保有世界领先地位。
C.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五成多;全国水稻平均单产每公
顷约 6.4吨,其中杂交水稻每公顷约 7.5吨。
D.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 20%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 7000万人。这句话运用了列
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在中国,南方人喜欢吃__________,北方
人喜欢吃__________。(2分)
4.在大自然中,一些动物喜欢以植物为食,如大熊猫喜欢吃____________。(1分)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11 页/共 12 页 四年级(上)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 第 12 页/共 12 页四年级全真综合模拟试题(五)答案
第一部分
温故知新
1.示例:山峦起伏、绿水青山、崇山峻岭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勤学好问
1.对学问、技艺或者业务有透彻的了解,并熟练地掌握运用。
形容有超出当代,具有无与伦比的才能的人。
2.虚心打听 用小米喂鸡 不让鸡啼叫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4.面对别人的嘲笑,孔子是怎样的态度?
问题 1 因为诸葛亮头脑聪明,善于思考而且勤奋好学。
病毒来了,我们该怎么做?
1.B
2.C
3.示例:状状,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不能随意到人多的地方,这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
己负责。我们要响应号召,遵从安排,不为国家添麻烦,我们还是安心地在家里玩吧!
第二部分
1. 河南部分县市粮食产量排名统计图
2020 年 9 月
城市
2.(10) 3.(安阳)(新乡) 4.统计图更直观(合理即可)
5.138+163+136+105+80+101+75=798(万吨)798÷7=114(万吨)
6.(1)390÷26=15(天)
(2)3×26=78(亩) 390-78=312(亩) 312÷72=4(天)……24(亩)4+1=5(天)
(3)135÷15=9(吨)
7.(1)买法一:150÷25=6(斤)可以买 6 斤花螺
买法二:150÷15=15(只)可以买 15 只竹节虾。
(2)①淘米
②洗菜,热锅和油,切菜,炒菜的过程中,可同时进行电饭锅煮饭。
2+2+3+3+15=25(分钟) 25<30 ,所以半小时内可以完成。
(3)760÷95=8(分钟)8×2=16(分钟)
第三部分
(一) 1.D 2.C 3.F 4.B 5.E 6.A
(二) (1) B (2)A
(三) (1)B (2)D (3)C (4)A (5)E
第四部分
1.A 2.A 3.A
4.(1)
(2)A (3)C (4)气管 肺 膈 (5)扩张 吸气 收缩 呼气 (6)
5.C 6.(1)B (2)C (3)大 大 (4)肺 氧气 运动 (5)(答案不
唯一)不吸烟;雾霾天气戴口罩;经常开窗通风;植树造林;减少大气污染等等。
第五部分
1.袁隆平
2.C
3.米饭 面食
4.竹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