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2.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树立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能源的意识。3.了解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理解理想能源的条件。【重点难点】重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源可持续发展难点:收集消耗能源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资料用以讨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要求:请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下列学习问题。自学时间为6---8分钟,自学完成后举手示意,待同学们基本全部完成后,找同学起来进行小展示-----回答这4个问题,注意回答问题要说清课本上是怎么说的?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做到吐词吐字清楚。)1.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 的,人们是在能量的____或______的过程中利用能量的。有些能量可以利用,有些则不能。能源的利用是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由各种能源的使用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等。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理想能源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必须足够 ,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必须足够 ,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技术必须 ,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必须足够______、_____,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二、合作探究(要求:1.小组接受分配任务后,小组成员首先个人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大约2分钟);2.然后交流讨论说清楚自己的思路(大约5-6分钟);3.本组问题讨论清楚后,再讨论其他组的问题。)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1.说说热传递过程中能量的转移过程:2.说说冰箱工作时的能量转化过程:3.观察课本图片,说一说,汽车要工作时要消耗什么能量?这些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4.说一说,在使用电能过程中要消耗什么能量?这些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化?5.结论:能量的利用也是如此,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______的,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__________的。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是有_______的,也是有_____的,可以利用的能源在减少,所以要节约能源。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6.结合你的切身感受,说一说,能源消耗对环境有哪些影响?探究点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7.怎么使能源可持续发展呢?谈谈你的看法。8.你认为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的哪些条件?三、展示质疑(要求通过下列活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展一展:根据教师的要求各组组员回答指定的问题(问题为合作探究阶段的三个问题),要求说清楚为什么这样解答。此时本组可以补充。2.挑一挑:其他组的同学在该同学回答后,挑一挑该组同学发言中的“刺”,挑战该组同学,提出自己或本组的见解和看法。3.补一补:其他同学继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断将本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补充完善。4.拨一拨: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适时点拨,最终目的是形成本题最优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形成规律。四、课堂反馈A.练一练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B.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没有能源危机C.能源的大量开发不会造成环境污染D.自然界可以长期为人类提供煤、石油和天然气2.近年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环保措施是 ( )A.开发新能源,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C.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多步行和骑人力自行车,减少自驾车3.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B.水能、风能和化石能源均是可再生资源C.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D.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而这些内能无法自动地转化为电能4.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利用的主旋律。下列做法中最利于环保的是( )A.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等能源 B.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 D.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5.某校同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6.冬天,暖气把自己的_____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我们不能把这些能量重新收集起来供来年再用,一般情况下,_____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上述事例说明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_______性的。7.海南岛是国内著名的“阳光岛”,同时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风能资源丰富。太阳能、风能都属于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就是利用风能转化为____能。B.查一查(要求:每组最先完成的同学交给老师检查,然后该同学检查本组其他同学的完成情况)C.思一思:1.通过这节课,我们掌握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D.比一比,评一评:(分“优”“良”“一般”评价导学完成的情况,自我评价完成后交给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检查评价完全组最后交给教师检查并评价)自我评价:____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