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速度★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2.能正确、安全地使用打点计时器,会根据纸带上的点迹得到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位移。3.能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4.能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像,知道图像的物理意义,了解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重难点重点:运用实验数据描绘v-t图像。难点: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方法。★教学过程生活情景引入新课:两位同学一组,一位同学牵动长纸带使纸带沿直线向前移动;另一位同学手拿一支彩笔固定在纸带正上方,听口令每隔1s用彩笔在纸带上点一个点。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测出拉纸带那位同学的手运动的速度吗?试一试。打点计时器使用什么电源?纸带放置的正确位置在哪?一、实验器材小车、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细绳、复写纸片(或墨粉纸)、导线、低压交流电源(或220V交流电源)、刻度尺、坐标纸。二、实验设计打点计时器固定,让小车拉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将间隔相同的时间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这些点迹对应各时刻小车的位置。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四、实验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边,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前端固定在小车后部,小车前端的细绳绕过定滑轮垂下。2.使小车在木板上保持静止,开启打点计时器电源开关。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后,用手拉动细绳,使小车沿木板做直线运动。待小车运动约一半距离时,松开手,使小车依靠惯性继续运动,直到遇到滑轮停了下来。3.小组内各成员都亲自拉动小车运动,重复实验,获得多条纸带。提醒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先检查打点计时器的稳定性。(2)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3)选择纸带时应选点迹清晰的,并适当舍弃前端较密集部分的点。(4)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夹在两纸带之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五、处理数据1.选择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首先选取纸带上一段点迹清晰且没有重叠的区间,把第一个点标记为O,而后依次标记为A、B、C、D……2.用刻度尺(一般使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即O点的位置记为0)测量各点的位置,并记录下来。3.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位移和各段的平均速度,并记录下来。数据处理中的注意事项:(1)测量各段位移时不要分段测量,要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即一次性测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之间的距离。(2)要区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计时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为了便于处理,可以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或者说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所示),即时间间隔为T=0.02×5s=0.1s。六、下发作图方格纸,绘制v-t图像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根据实际数据取单位长度,选定标度,描出数据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得到v-t图像。提醒学生注意:(1)建立直角坐标系。(2)选取合适标度。(3)正确清晰描点。(4)科学规范作图。七、讨论交流1.为什么可以把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当成起始点的瞬时速度 2.观察绘制的v-t图像,如何描述小车的运动?八、问题情境通过教科书“自我评价”的题目进行巩固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