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应城市(2023-202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道德与法治部分一、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28分)1.2023年的国庆节假期,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应城市国家矿山公园石膏博物馆,被厚重的石膏文化深深震撼。5日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从小华的活动中可以感悟到( )①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③我们要在体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 ④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双方交往关系协调的行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其原因是(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④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关怀和帮助他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给出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运势报告,号称“准确率达95%”“能看透你的一生”……最近一段时间,“AI算命”风靡网络,表面上是预测命运,其实是盯上了你口袋里的钱。这警示我们( )A.要远离网络,以避免上当受骗 B.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改变自己的命运C.开放的网络世界,要保持警惕 D.不在网上宣泄负面情绪,不传播谣言4.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本次修法是针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新主体新行为新危害日益多元,反间谍斗争面临诸多新挑战的新形势,对我国反间谍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系统完善,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由此可以看出(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②规则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们应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表对微行为点评不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点评A 小超耐心等待服务员引导候机,并对他说:“辛苦了”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B 小芳向来访家中的客人问好并主动递上茶水 举止稳重,诚信待人C 小林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不言代价,勇担责任D 小姐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孩子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6.某市网约车司机接送的一位高考考生,在时间已经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忙冲进考场,而是对着司机师傅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位考生在感动了司机的同时,也感动了众网友。这是因为他( )①遵守规则 ②尊重他人 ③文明有礼 ④诚信待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7.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数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B.有期徒刑、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D.有期徒刑、无期徒刑8.下表是某校“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法治教育活动方案,其中需要修改的版块是(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初识法律 感受法律 走近法律 善用法律听取讲座,了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查阅民法典,知道拾得遗失物占为己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参观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法律服务机构,掌握维权途径 在留言板中留下“中学生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的誓言A.初识法律 B.感受法律 C.走近法律 D.善用法律9.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表明( )A.我们要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进行选择 B.每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D.每种角色都意味着要承担多种责任10.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共1.76万名,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亚运盛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C.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D.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11.“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段歌词反映了( )①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国家利益是每个人的具体利益之和③个人要积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④国家发展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条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2.我国防空武器专家沈忠芳,投身导弹研制,隐姓埋名60余载,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国家发展是个人进步的前提C.要努力挖掘自己潜能 D.默默无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13.某校拟制作“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宣传栏,下列适合宣传栏展示的新闻内容是( )①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②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③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9月28日开通运营④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全体社会劳动者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③生命里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人世间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5小题14分,第16小题8分,第17小题10分,共32分)15.(14分)材料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了该校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果(见下表)。内容 聊天、打游戏 浏览不健康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比例 58% 15% 12% 10% 5%材料二: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有人感叹:“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1)材料一的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2)根据所学知识,你简要谈谈对“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认识?(6分)(3)根据上述材料,你对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有哪些建议(6分)16.(8分)李先生在某市开了一家早餐店,物美价廉,救援队、残疾人、农民工、环卫工还可享受半价优惠,遇到有困难的人可以免费来吃。有些人一开始骂他是“傻子”,说他做亏本的生意,但他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后来此举受到不少人的点赞,很多热心网友到李先生店里帮忙,一早晨就卖出了一百多份早餐,是平时销量的三倍。现在很多人一起加入,甘愿成为他这样的“傻子”,和他一起继续把爱心传递下去。(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关爱他人?(4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4分)17.(10分)材料一: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这个日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为此,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材料二:在革命年代,如邓中夏、高君宇等无数青年慷慨报国,为挽救国家危亡而挺身向前。在建设年代,如于敏、王淦昌等无数青年为护卫国防安全“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改革开放以来,无数青年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己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维护国家安全?(4分)(2)材料二中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6分)历 史 部 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6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8分)本卷共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8.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9.历史学家陈旭麓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它失败的结局,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上述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清王朝的腐朽统治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曾国藩湘军的强大20.“对于列强来说,驻兵的意义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权利。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视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意在说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D.北洋军阀出卖国家利益21.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22.有学者认为: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相比较,辛亥革命的斗争场景并不是特别壮观与惨烈,但它的历史地位与意义却不同寻常。材料中的“不同寻常”指的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3.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1916年2月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撒销大典筹备处,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83天。袁世凯的“皇帝梦”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了“二次革命”C.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D.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24.“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还做社会调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A.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25.“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历程。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工农武装割据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2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共合作 D.解放战争27.国家公祭鼎铭文:“国家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28.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9.“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 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30.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身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政治生活民主化 B.民族经济工业化C.思想文化科学化 D.社会生活近代化31.它创自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拥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2分)本卷共3题,共计3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不要写在试题卷上。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炮口下的震撼不仅是一种精神冲击而且使西方人的意志借助于战争的胜利而成为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组条约。随后的100余年里,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千余。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榨取、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材料三:严格来说,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2分)(2)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2分)面对危局,先进的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哪一救亡图存的探索 (2分)(3)材料三中的“拳匪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指什么 (2分)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毛泽东指出: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摘编自《秋收起义》材料二: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摘编自姚明华《1935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摘编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乡下去的原因。(2分)在乡下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的方式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归纳此次会议带来的重大变化。(2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3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记(部分)时间 大事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1927年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1929年 古田会议1935年 遵义会议1936年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长征胜利1937年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1940年 百团大战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1947年 挺进大别山1948﹣1949年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00字以上)应城市(2023-202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8分)1-5 A D C D B 6-10 D C A B C 11-14 B A B D二、非选择题(32分)15.(1)该校学生在利用网络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或中学生存在着不能理性地参与网络生活,自制力不强的现象)(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回答可酌情给分。)(2)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2分)②利:网络有利于丰富日常生活,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2分)③弊:①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容易误导大众;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评分说明:每点1分,答出任意2点得2分)(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得6分)16.(1)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得4分)(2)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④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得4分)17.(1)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③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2)①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②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③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应城市(2023-202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本试卷满分 120 分,其中道德与法治 60 分,历史 60 分。考试时间 110 分钟。道德与法治部分2 281.2023年的国庆节假期,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 1日至 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 3日至 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应城市国家矿山公园石膏博物馆,被厚重的石膏文化深深震撼。5 日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从小华的活动中可以感悟到( )①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③我们要在体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 ④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又能促进双方交往关系协调的行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其原因是(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与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联系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④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关怀和帮助他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通过手机上传一张正面照片,给出一些个人信息,短短数秒就能收到面相评分和运势报告,号称“准确率达 95%”“能看透你的一生”……最近一段时间,“AI算命”风靡网络,表面上是预测命运,其实是盯上了你口袋里的钱。这警示我们( )A.要远离网络,以避免上当受骗 B.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改变自己的命运C.开放的网络世界,要保持警惕 D.不在网上宣泄负面情绪,不传播谣言1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4.2023年 4月 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本次修法是针对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新主体新行为新危害日益多元,反间谍斗争面临诸多新挑战的新形势,对我国反间谍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系统完善,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由此可以看出( )①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②规则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我们应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表对微行为点评不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点评A 小超耐心等待服务员引导候机,并对他说:“辛苦了”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B 小芳向来访家中的客人问好并主动递上茶水 举止稳重,诚信待人C 小林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不言代价,勇担责任D 小姐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孩子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6.某市网约车司机接送的一位高考考生,在时间已经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忙冲进考场,而是对着司机师傅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位考生在感动了司机的同时,也感动了众网友。这是因为他( )①遵守规则 ②尊重他人 ③文明有礼 ④诚信待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7.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数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B.有期徒刑、没收财产C.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D.有期徒刑、无期徒刑8.下表是某校“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法治教育活动方案,其中需要修改的版块是( )与法同行,健康成长初识法律 感受法律 走近法律 善用法律听取讲座,了解 查阅民法典,知道拾 参观律师事务所、公 在留言板中留下“中刑事违法性是犯 得遗失物占为己有 证处等法律服务机 学生既要见义勇为又罪的最本质特征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构,掌握维权途径 要见义智为”的誓言A.初识法律 B.感受法律 C.走近法律 D.善用法律2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9.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表明( )A.我们要学会在不同责任面前进行选择 B.每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D.每种角色都意味着要承担多种责任10.2023年 9月 23日至 10月 8日第 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共 1.76万名,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亚运盛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B.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C.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 D.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11.“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段歌词反映了( )①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体现 ②国家利益是每个人的具体利益之和③个人要积极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④国家发展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条件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2.我国防空武器专家沈忠芳,投身导弹研制,隐姓埋名 60余载,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沈忠芳的事迹启示我们(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国家发展是个人进步的前提C.要努力挖掘自己潜能 D.默默无闻才能成就伟大事业13.某校拟制作“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宣传栏,下列适合宣传栏展示的新闻内容是( )①2023年 9月 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②2023年 9月 20日国务院第 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③我国首条设计时速 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 9月 28日开通运营④2023年 12月 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全体社会劳动者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③生命里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人世间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第 15小题 14分,第 16小题 8分,第 17小题 10分,共 32分)15.(14 分)材料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有同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了该校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果(见下表)。内容 聊天、打游戏 浏览不健康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比例 58% 15% 12% 10% 5%材料二: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有人感叹:“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1)材料一的调查结果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2)根据所学知识,你简要谈谈对“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认识?(6分)(3)根据上述材料,你对同学们合理利用网络有哪些建议(6分)16.(8分)李先生在某市开了一家早餐店,物美价廉,救援队、残疾人、农民工、环卫工还可享受半价优惠,遇到有困难的人可以免费来吃。有些人一开始骂他是“傻子”,说他做亏本的生意,但他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后来此举受到不少人的点赞,很多热心网友到李先生店里帮忙,一早晨就卖出了一百多份早餐,是平时销量的三倍。现在很多人一起加入,甘愿成为他这样的“傻子”,和他一起继续把爱心传递下去。(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关爱他人?(4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4分)17.(10分)材料一:2014 年 4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一件大事,这个日子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为此,2015 年 7 月 1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 4 月 15 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材料二:在革命年代,如邓中夏、高君宇等无数青年慷慨报国,为挽救国家危亡而挺身向前。在建设年代,如于敏、王淦昌等无数青年为护卫国防安全“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改革开放以来,无数青年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己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初心不改、本色不变,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1)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维护国家安全?(4分)(2)材料二中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6分)4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历 史 部 分60第Ⅰ卷(选择题,共 28分)14 2 2818.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9.历史学家陈旭麓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它失败的结局,更在于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上述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清王朝的腐朽统治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曾国藩湘军的强大20.“对于列强来说,驻兵的意义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权利。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视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意在说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D.北洋军阀出卖国家利益21.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22.有学者认为: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的战争相比较,辛亥革命的斗争场景并不是特别壮观与惨烈,但它的历史地位与意义却不同寻常。材料中的“不同寻常”指的是辛亥革命( )A.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3.1915年 12 月 13日,袁世凯下令以 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1916年 2月 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撒销大典筹备处,3月 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 83 天。袁世凯的“皇帝梦”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了“二次革命”C.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D.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5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24.“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还做社会调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A.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25.“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历程。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工农武装割据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2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由此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共合作 D.解放战争27.国家公祭鼎铭文:“国家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我国将每年的 12月 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28.下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9.“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 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30.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身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政治生活民主化 B.民族经济工业化C.思想文化科学化 D.社会生活近代化6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31.它创自于 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拥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2分)3 32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炮口下的震撼不仅是一种精神冲击而且使西方人的意志借助于战争的胜利而成为近代中西之间的第一组条约。随后的 100 余年里,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达千余。条约的网络编成了所谓条约制度: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榨取、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材料三:严格来说,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2分)(2)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2分)面对危局,先进的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哪一救亡图存的探索 (2分)(3)材料三中的“拳匪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 (2分)“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指什么 (2分)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毛泽东指出: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摘编自《秋收起义》材料二:1935 年 10 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摘编自姚明华《1935 年陈云莫斯科之行述论》7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材料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摘编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率领部队向乡下去的原因。(2 分)在乡下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的方式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归纳此次会议带来的重大变化。(2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回答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3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大事记(部分)时间 大事1921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1927 年 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1927 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1929 年 古田会议1935 年 遵义会议1936 年 东北抗日联军建立;长征胜利1937 年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1940 年 百团大战1945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1947 年 挺进大别山1948﹣1949 年 渡江战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 100字以上)8 8{#{QQABCYgAggAAAABAAQgCAwkoCAAQkAEACAoGAEAAIAABiQFABAA=}#}应城市(2023-2024)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8分)题 号 18 19 20 21 22 23 24答 案 D A C D B C D题 号 25 26 27 28 29 30 31答 案 A C D D C D A二、非选择题(32分)32.(1)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榨取、控制中国;改变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出两点即可)(2)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等(答出两点即可);戊戌变法(3)义和团运动;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或“三民主义”)33.(1)原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山区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方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会议:遵义会议。变化: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3)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4.观点: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2分)论述:1937年七七事事变后,国共发表合作宣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进一步增强抗日力量。在全民族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结论:国共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全民族抗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保障。(8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docx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应城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 八年级历史答案.docx 八年级道法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