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素描概述 电子课件-中职美术《素描(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素描概述 电子课件-中职美术《素描(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素描概述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第一章 素描概述
素描基础知识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一、素描的概念
素描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来塑造物体形象,是一种对客观物像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作朴素表现的绘画形式。
素描是具有独立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的一门艺术,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设计专业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同时,它又是一种艺术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二、素描的类型
按其风格可分为具象素描和抽象素描;
按其使用工具可分为铅笔素描、木炭铅笔素描、钢笔素描和毛笔素描等;
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石膏素描、静物素描、风景素描和人物素描等;
按其表现方法可分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创意素描;
按其意图可分为习作性素描、创作性素描和资料性素描。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赫拉克力石膏头像》
捷尔维兹(俄国)
《静物》
莫兰迪(意大利)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在森林里》
希施金(俄国)
《戴帽子的青年妇女侧身像》
门采尔(德国)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三、素描的起源及发展
1940年在法国拉斯科洞窟发现了距今约2万年的壁画,壁画上的动物线条粗犷、轮廓准确。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1879年发现,距今约一万年)壁画,形象逼真,风格朴素,在塑造动物形象时,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岩面的自然起伏,展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受伤倒地的野牛》(西班牙)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古希腊素描很重视轮廓线的表现力,形成了一种轮廓画法。希腊素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陶画艺术。
阿喀琉斯和埃阿斯黑绘式大酒罐(希腊)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素描作品,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不同风格,从而促使素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素描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
《受胎告知》衣褶习作 达·芬奇(意大利)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年轻女子肖像》
拉斐尔(意大利)
《圣塞正斯地安》
提香(意大利)
《九十三岁老人像》
丢勒(德国)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19世纪末,法国出现了印象派。印象派强调并追求光色变化,冲破原来依靠形体边缘暗示体积的轮廓线的素描方法,创造出新的绘画风格。
《赛密拉米斯》形象习作(之一) 德加(法国)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20世纪的西方美术被统称为现代派美术。现代派素描在非表现的结构中重新组织视觉形象,从不同的感觉和理解探索素描的表现。素描已不是仅仅再现客观的手段,而是逐渐有了改变自然形态、组织艺术结构的功能,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舞蹈》 马蒂斯(法国)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梦》 毕加索(西班牙) 《呐喊》 蒙克(挪威) 《记忆的永恒》 达利(西班牙)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素描主要以线条造型为主,画家利用线条的疏密、粗细、刚柔、浓淡、方圆等描绘形象,线条往往与整个绘画创作结合在一起,融在其中,而不像西方的素描那样独立成为一体。
《朝元仙仗图》 武宗元(宋)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荷花图册》 朱耷(清)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四、素描与设计的关系
在文艺复兴时期,素描除作为教堂内部壁画、雕塑、油画的素描稿,透视和解剖等研究图外,还作为为发明创造而作的具有创意和设计性质的草图。素描既是一种艺术造型手法,又是表现设计创意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解剖分析 达·芬奇(意大利)
包豪斯学校
第一节 素描基础知识
素描与设计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设计中,素描以设计造型为目的,运用素描技法的表现形式,根据设计者的构想表达设计意图。
设计手稿1 达·芬奇(意大利)
设计手稿2 达·芬奇(意大利)
透视基本原理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一、透视的概念
透视是自然现象在人的视觉中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视觉现象。透视是指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
《画家画卧妇》(木版画) 丢勒(德国)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站点——观察者站立的位置。
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视高——观察者眼睛的高度。
视线——视点与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视距——心点到视点的距离。
画面——垂直于基面的假设投影面。
基线——画面与基面的交线。
基面——地面或物体放置的水平面,是观察者和物体所处的基准面。
视平线——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水平线,随着视点位置的高低而变化。
心点——在画面上正对观察者眼睛的一点,它必然在视平线上。
视中线——又称视轴,是画面上过心点的垂直线,视中线始终与基面垂直。
灭点——画面透视中变线的消失点,也称消失点。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视域——人的视角约100°左右,在可视域中间60°视角范围内称为正常视域,正常视域内景物视觉清晰。
视域示意图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二、透视的类别
通常根据透视灭点的多少及对物体观察角度的不同,将透视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是指只有一个灭点(即灭点与心点重合),立方体的前面与画面平行、底面与地面平行所构成的透视关系。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一点透视只有一个灭点,此点不一定在画面中心,但一定在视平线上。与画面平行的面没有透视变化,其他的变线都消失于灭点;在视平线以上的部分向下消失,以下的部分向上消失,以左的部分向右消失,以右的部分向左消失。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2.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是指有两个灭点,立方体各面与画面不平行并且成一定角度,但底面与地平面平行的透视关系。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立方体水平面越接近视平线,夹角越大,体积越平缓;当立方体的水平面与视平线等高时,夹角变为180°,即成为一条直线。而当立方体水平面越远离视平线,夹角越小,体积感越强。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3.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又称倾斜透视,是指有一个面既不与地面平行又不与画面平行,从而产生一边高一边低,向某个方向倾斜的透视现象。
三点透视实例 张云志
三点透视作品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当改变画面与地面的垂直关系,仰视或俯视取景时,原来是直立无倾斜的对象会产生倾斜变化。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三、圆的透视
在正方形的基础上可以画出圆的透视,通过正方形的中心点可以找出圆的半径。在立方体的基础上,可以画出圆柱体的透视。
圆柱体的透视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在视平线上下,圆的透视面是不一样的。距视平线越近,圆的透视面越窄;距视平线越远,圆的透视面越宽。
圆透视的最长直径的两个半径相等,最短直径的远半径比近半径略短,近处的弧形比远处的弧形弯度大。同心圆大小不同的圆面的透视特征表现为:大小两个圆周之间的距离两端宽,远端窄,近端居中。
第二节 透视基本原理
在视平线上下,圆的透视面是不一样的。距视平线越近,圆的透视面越窄;距视平线越远,圆的透视面越宽。
圆的透视与视平线距离的关系
圆透视的最长直径的两个半径相等,最短直径的远半径比近半径略短,近处的弧形比远处的弧形弯度大。
同心圆大小不同的圆面的透视特征表现为:大小两个圆周之间的距离两端宽,远端窄,近端居中。
素描工具及使用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一、笔
1.铅笔
铅笔是最方便、最常用的素描工具,易擦、易修改,能画出丰富细腻的色调变化。铅笔有软硬之分,B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就越软、越黑;H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就越硬、越淡。素描常选用B、2B、4B的铅笔。
铅笔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2.木炭铅笔
木炭铅笔墨色在纸张上的附着性好,表现力强,能画出丰富的层次,是素描的理想工具,缺点是不易擦净。
木炭铅笔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3.炭精条
炭精条一般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它既可以用于较细致的刻画,也便于大面积涂抹,还可以表现丰富的层次,但与木炭铅笔一样不易修改。
炭精条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4.木炭条
木炭条最古老的绘画工具之一。木炭条是用柳枝烧制而成的,质地松软、易碎,容易脱落;修改时常用手或布抹擦,或用馒头粘掉炭粉;画作完成后,必须喷上定画液,以便保存。
木炭条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二、素描纸
素描纸表面有纹理,选用时要注意纸质是否坚实、平整、不易起毛。画素描时不宜选用过于光滑的纸张。初学者使用的纸张大小以8开和4开为宜。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三、橡皮
橡皮是画素描必备的辅助工具,常见的有软橡皮(橡皮泥)和硬橡皮。软橡皮可以根据需要捏成不同的形状,用于在素描纸上粘、擦抹等。硬橡皮一般以柔软且富有弹性的为佳,否则容易擦脏画面,甚至使画纸受损起毛。作画时常把橡皮切成小尖块当作白铅笔使用,这样既可在细部擦抹、提亮,也可擦出轻重、宽窄的白线,使笔触更加丰富。
软橡皮
硬橡皮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四、纸笔
纸笔又称纸擦笔,可以在画面做出朦胧、柔润的效果,使画面调子更加丰富,且变得通透。在擦拭时要按照形体的结构进行,把控好整个画面的黑白灰,避免过于灰。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五、其他工具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六、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
1.握笔方法
直握笔:用力靠手指和手腕,笔触活动范围小。该方法一般在绘画的后期使用,用于进行局部刻画。
横握笔:将铅笔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上,然后用拇指按住,一般握笔的位置在笔中部或后半部。横握笔时笔触面积较大,起稿或铺调子时多用此方法。
直握笔
横握笔
第三节 素描工具及使用
2.作画姿势
将画板放在膝上,右手执笔,左手紧握画板的中上部,画板倾斜,与视线成90°,上身挺立,握画板的手臂伸直,并与画板保持足够的距离,这样有利于把握素描的整体结构。
横握笔
思考与练习
1.透视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简述透视的基本术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