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1张PPT)PART 03图形设计创意思维方式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一节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是指依据某些合理或看似不合理的关联性从一个事物推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联想可以是从一点出发向外发散,如由圆形的形态联想到各种具有这一特征的事物,如篮球、西瓜、铜钱、气球、太阳、涟漪等;也可以是按意识流从一点开始逐层推想,如从圆开始,到画圆的圆规—圆形的钟表—旋转的风车—乘风翱翔的老鹰—形如老鹰的斧头—树桩—啄木鸟。如图3-1和图3-2所示分别为点的联想和圆的联想示例。一、联想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根据联想线索的不同可将联想方式分为以下几种:1.相似性联想看似没有关系的事物之间因某种相似之处而形成“联系”,由此产生的联想称为相似性联想。这种联想方式主要是一种横向的发散,强调创造性,在现代图形创意中运用非常广泛,既要发掘事物表层形态的同构关系,又要探求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的同构关系,因此它又可分为几类:(1)形与形的类似联想。这是由于事物相似的形态或某种类似的外在特征等而产生的联想。如图3-3和图3-4所示,由香蕉皮随意叠放的形态联想到鞋的形态,由鞋子上的羽毛形态联想到天使。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2)意与形之间的虚实联想。如图3-5所示,由攀登的意联想到阶梯图形,与跑步人影延伸虚实结合;又如图3-6所示,灯泡的灯丝通电的形与头脑思维进行形与意的联想。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3)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一个概念往往有多个象征元素,由于内在的共性相似形成了形与形之间的共性联想关系。例如,鳄鱼的身体与树木的切割面存在着外形上的相似,并且隐含着两者相似的被过度开发(捕捞)以及面临濒危的严重性,从而呼吁人们一起保护树木及鳄鱼,如图3-7所示。而图3-8则是以人类眼睛的清澈明亮来隐喻对大自然清新洁净环境的追求,并通过外形的相似处理来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2.连带性联想图形创意中常用的连带性联想有四种:(1)接近联想。即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而形成的联想,如由眼睛联想到眼镜,由乌云联想到暴雨,船不离桨、秤不离砣都是典型的接近联想。在图形创意中多用大众熟悉的接近联想来指向观点,而发掘易被忽视的接近关系更能刺激视觉。如图3-9和图3-10所示,它们用有力的手的抓握和铁锤结实耐撞的特性来分别引导人们产生对手套的防滑性好与汽车的安全稳定性强的指向联想。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2)因果联想。如图3-11和图3-12所示,这两幅作品都是夸大事物对结果的影响,前者是夸张地表现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后者是对服务速度快捷的夸大,以此分别诱导人们对于吸烟有害及联邦快递服务一流的本质特征的思考。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3)借代联想。如图3-13所示,是用吉他图形巧妙借代浪漫美好的地产园林环境,而如图3-14所示是用冰川与牙齿的图形结合借代寒冷冰凉环境下牙齿的抗冷功能,以此来阐述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4)对比联想。如图3-15所示的《砍伐与树木》,其中斧头代表砍伐、斧柄发芽代表树木,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联想,表达了保护地球环境的主题。如图3-16所示的《战争与和平》,骷髅代表战争,鸽子象征和平,形成战争与和平的视觉对比效果。任务3.1 基本元素的联想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联想的基本概念,进行基本元素的联想训练,根据联想线索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联想方式。主动探寻灵感来源,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任务内容:1.点的联想、方形的联想 2.圆的连续、循环联想3.三角形的连续、循环联想 4.方形的连续、循环联想5.眼睛的联想 6. IC卡的联想【任务实施】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任务要求:1.寻找生活中最常见的但又容易被忽略的事物。2.表现方式要简洁、直接、概括。3.作业量及尺寸:A4纸,每个内容不少于10个图形。任务样例:(如图3-17至图3-27所示)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想象是在已有的知觉元素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在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创意性行为表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力地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一般可以分成两种: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如图解、符号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形象的想象。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和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的形象,从而达到创意的目的。二、想象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如图3-28至图3-30所示,就是这两种想象在图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虚拟空间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异想天开,可以以夸张现实为目的,亦可以以表达主观观念为起点,呈现空间的转换和延伸效果。可以将一个立体空间的某个面想象成另一个立体空间的出发点,并且不受原来空间的限制,延伸、扩展出新的空间,也可以是两个空间的错置、并置等,如图3-31至图3-33所示。任务3.2 虚拟空间想象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想象的基本概念,主动探寻灵感来源,训练想象的空间思维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空间感,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任务内容:1.苹果的空间想象2.显示器的空间想象3.书本的空间想象【任务实施】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任务要求:1.想象表现的物象要直观。2.以所给物体的某一面作为另一个空间的出发点进行想象。3.作业量及尺寸:A4纸,对选择的内容绘制不少于10个图形。任务样例:(如图3-34至图3-36所示)第一节 联想与想象第二节提炼与重组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提炼是弃芜求精的过程,即从芜杂的事物中找出有共通性的东西,也就是优选概念、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过程,再用聚合思维的方式,将罗列的概念归纳比较,选择思维闪光点,进一步深化概念。如图3-37至图3-39所示,就是用提炼的思维方式进行图形设计。一、提炼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任务3.3 提炼图形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图形提炼的概念。由繁到简进行轮廓提炼,绘制图形,并遵循对称、均衡、对比、协调等美学原理,设计出美观、易识别的图形。培养归纳思维能力,训练思维提炼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任务内容:1.狮子的图形提炼2.龙的图形提炼3.鹤的图形提炼【任务实施】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任务要求:1.提炼表现的物象要直观。2.表现内容要简洁、直接,应进行概括和优化。3.作业量及尺寸:A4纸,对选择的内容绘制不少于4个图形。任务样例:(如图3-40至图3-44所示)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重组是把已有的不同形象,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其内在的相关性,运用结构重组的方式进行重新的组合,获得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新的视觉形象。也可以是将原形分解、打散后按照一定的目的以新的方式重新组装。重组分为相同物象重组和不同物象重组。相同物象重组是将原有的物象按一定的规律进行重组,形成新的形象,或将物象之间潜在的关联性及设计师的创作意图进行重新组合,使图形既具有新的意义又不失原有的特征。不同物象重组是将物象的某一部分与另一物象相同部位置换,不受时空的制约,不受原有物象正常结构组合关系的影响。如图3-45至图3-47所示,就是用重组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图形设计。二、重组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任务3.4 重组图形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图形重组的概念。主动探寻图形创作灵感来源,训练重组创意思维表现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任务内容:1.铅笔的重组2.杯子的重组【任务实施】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任务要求:1.重组表现的物象要直观。2.重组图形注意其相关性,图形绘制注意虚实性。3.作业量及尺寸:A4纸,对选择的内容绘制不少于9个图形。任务样例:(如图3-48至图3-50所示)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第二节 提炼与重组第三节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变异是指改变原有一成不变的形态设计,以激发起人们更大的兴趣。从视觉理论角度对变异设计进行探讨,并对变异设计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和整理,将有利于避免创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保证设计工作顺利开展。如图3-51至图3-56所示,就是用变异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图形设计。一、变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任务3.5 变异图形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图形变异的概念。主动探寻图形创作灵感来源,训练用素材整理、归纳、想象等方法设计出新图形的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以及运用素材元素进行系统图形创作的思维能力。任务内容:1.铅笔的变异2.眼睛的变异3.苹果的变异【任务实施】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任务要求:1.变异表现的物象要直观。2.以所给物体的某一面作为另一个空间的出发点进行变异想象。3.作业量及尺寸:A4纸,每个内容不少于5个图形。任务样例:(如图3-57至图3-60所示)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延异又称渐变,是指在图形中将一种形象通过一定过程逐渐演变成另一种形象。这类图形最重要的特点是能将两种形态元素分别完整呈现,其关键是借由中间的过渡步骤将两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图3-61至图3-66所示,就是用延异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图形设计。二、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任务3.6 延异图形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图形延异的概念。主动探寻图形创作灵感来源,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任务内容:1.萝卜的延异2.树木的延异3.鸟的延异【任务实施】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任务要求:1.延异表现的物象要直观。2.过渡步骤图形要自然、巧妙。3.作业量及尺寸:A4纸,对选择的内容绘制不少于6个图形。任务样例:(如图3-67至图3-69所示)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三节 变异与延异第四节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在图形设计里,载体的运用不仅是指承载图形的物体,它更强调的是图形与物体或使用方法相结合的趣味性与合理性。如图3-70所示的茶包图形设计,从用途方面考虑,茶包是要浸泡在水中的。从“水”这个元素联想到洗澡,由此设计出如同正在洗浴的人物造型。该图形设计增加了茶包在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给使用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载体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如图3-71所示的T恤图形设计是以“服装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为设计理念,直接将服装图形设计成人体皮肤,增加了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如图3-72至图3-82所示的是其他一些利用载体的思维方式所进行的图形设计。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任务3.7 载体图形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载体的运用。主动探寻图形如何应用在载体上的灵感来源,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根据主题思想选择合适载体的能力,掌握用多种方法和材料进行图形设计。任务内容:1.面具的设计2.手提袋的设计3.盘子的设计4.滑板的设计(可呈现效果图)【任务实施】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任务要求:1.载体表现的物象要直观。2.图形绘制结合载体的特点,把握画面虚实层次。3.作业量及尺寸:任选一个载体,在载体上设计绘制图形。任务样例:(如图3-83至图3-86所示)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质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特质的感觉。在图形设计中也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物质表面的自然特质称为天然质感,不同的质感会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浑浊等多种感觉。质感分为装饰性质感、自然质感和机械质感三种形式。如图3-87至图3-89所示,就是用质感的思维方式分别进行的三种质感的图形设计。二、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任务3.8 质感图形海报设计实战任务说明:了解质感的概念。主动探寻不同质感的视觉感受,训练质感再现的制作能力与创意表现能力。培养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不同材料、不同质感的再设计能力。任务内容:为“好汉玩字”大赛设计海报,要求运用多种方式表现出图形的质感和灵活性。【任务实施】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任务要求:1.必须使用手工制作材料、用计算机排版最终效果图。2.画面中至少有两种不同质感的材料表现、DIY(自己动手制作)等形式。任务样例:1.制作过程(见图3-90至图3-100)2.示范成品样例(见图3-101至图3-108)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第四节 载体与质感思考与练习1简述想象和联想的区别与联系。2.详细阐述提炼和重组的过程。3列举3种变异图形的具体表现方法4.图形中载体的应用与一般媒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