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0张PPT)02图案的组织构成与表现技巧第一节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二节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章 图案的组织构成与表现技巧第三节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一节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案的变化是指相异的形、色、质等图案因素并置在一起造成的显著对比,如在构图上有主次、虚实的区别,在造型上有大小、方圆、高低、宽窄的区别,在线条上有长短、粗细、曲直的区别,在色彩上有冷暖、明暗、鲜浊的区别,以及在质地上有光滑与粗糙、轻柔与坚硬的区别等。这些区别使得图案画面丰富、生动有趣(见图2-1)。一、变化与统一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案的统一则是将形、色、质等方面的对比因素做秩序化的组合或形式上的协调(见图2-2)。图案的变化与统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才能使图案产生多样的美感。如图2-3所示,花、叶子和人在造型及色彩上本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变化,要想做到画面协调,就要在表现技法上选择用曲线及平涂勾线的方法,使画面在变化中求得统一。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在图案设计中,对称与均衡是图案求得重心稳定的两种结构形式。图案的对称,是以假想的中心线为依据,向上下或左右配制同形、同色、同量的图案,使图形产生整齐、庄重、平稳的效果,如图2-4所示。对称有多种方式,有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等。图案的对称强调几何上绝对的静态的视觉平衡。图案的均衡,是以假想的重心为支点,在视觉上保持重心周围纹样量的均等,由形的对称变为力的对称,是一种同量不同质的视觉平衡形式。均衡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视觉和心理平衡状态,在造型上、组织上都有较大的自由度,具有生动活泼的表现特征,呈现变化丰富的动态美,如图2-5所示。二、对称与均衡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对比与调和是图案的基本技巧,是取得变化与统一的重要方法。图案的对比是指在图案设计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反、差异较大的形象要素的组合。这些差异较大的形象要素相互对比,衬托出各自特点,使图案产生醒目、突出、生动的效果(见图2-6)。图案的调和是将性质相同或类似的形象要素进行组合,用来减弱各种差异较大的元素,如将圆与椭圆进行组合,将黄色与橙色进行组合等。当相互间差距较小或具有某种共同点的因素组合在一起时,就容易得到调和的效果(见图2-7)。三、对比与调和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2-7 图案的调和图2-6 图案的对比总的来看,对比与调和是一对矛盾体,需要合理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过分强调一方而失去另一方,都会破坏图案形式的完美。在图案设计中,如以对比为主,则需加入调和因素,在变化中求统一;如以调和为主,则需加入对比因素,在统一中求变化(见图2-8),这是正确处理对比与调和关系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2-8 图案的对比与调和条理与反复是万物生长固有的形式,也是图案组织的重要原则。图案的条理,是将自然形中繁杂无序的部分剔除,然后在组织形式上或造型、色彩上经过概括、归纳,形成规律化、秩序化、整齐化的美感。图案的反复,是指相同、相似的形象或单位以某种形式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形成整齐、单纯、富于节奏的韵律美。条理与反复是图案中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图案构成中它们往往相互涵盖、不可分割,条理中含有反复的因素,反复中体现了条理的存在(见图2-9至图2-11)。四、条理与反复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2-10 图案的条理与反复(二)图2-11 图案的条理与反复(三)图2-9 图案的条理与反复(一)图案中的比例与尺度通常指的是图案艺术中整体和局部、局部和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是一个数学概念,这种量的关系是通过对照衡量来确定的。最好的比例值为黄金分割比1∶0.618。尺度是一个物理概念,表示物体的尺寸与尺码。在图案中,尺度一般是指物象横宽、竖长的实际大小。五、比例与尺度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总之,图案的比例与尺度包括造型与空间、形象之间以及色彩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在设计中要根据实用与审美的需求来对照设定不同的比例、尺度,恰当地安排画面的比例关系,从而达到整体的协调与统一(见图2-12至图2-14)。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图2-14 图案的比例与尺度(三)图2-13 图案的比例与尺度(二)/ 梁亚男图2-12 图案的比例与尺度(一)节奏与韵律是借助于音乐术语,将听觉要素转化为视觉要素。建筑、绘画、舞蹈等各类艺术形式中都有节奏与韵律的体现。图案的节奏,是指图案中有秩序、有规律地出现的连续交替的形象。在图案中表现为形象的造型、色彩、主次、疏密等有规律地布局和变化(见图2-15)。图案的韵律,是指运动变化的高低起伏、强弱长短所形成的优美而和谐的趋势和韵味。在图案中表现为形象的造型、色彩、主次、疏密等变化和谐而统一,形成轻重松紧有序、层次丰富分明的整体效果(见图2-16)。六、节奏与韵律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在图案设计中,节奏如同音乐中的节拍,韵律好比音乐中的调子,节奏变化形成美的韵律,韵律赋予节奏美的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均是指有规律的变化,表现秩序美和条理美。可以说,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韵律是在节奏基础上的不断重复(见图2-17)。第一节 图案的形式美法则第二节图案的组织构成1.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作为图案的最基本形式,单独纹样从布局上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形式。(1)对称式对称式又称均齐式,一般可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形式。绝对对称是指以对称轴或对称中心为依据,向左右或上下展开,做等量、等形的组织形式(见图2-18)。相对对称则是指纹样总体形象呈对称状,但局部纹样略有差异(见图2-19)。对称式单独纹样的特点是整齐、庄重,具有静的美感。一、图案纹样的组织形式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均衡式均衡式又称平衡式,是依据轴线、支点,以重心保持平衡,力求等量不等形的组织形式。具体来说,均衡式单独纹样进一步可分为独立式(见图2-20)、相对式(见图2-21)、向背式(见图2-22)、交叉式(见图2-23)、重叠式(见图2-24)等组织形式。均衡式单独纹样的特点是自由生动、活泼丰富,具有新颖的美感。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适合纹样适合纹样是图案构成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具体可划分为空间适合纹样、周边适合纹样和角隅纹样三种。(1)空间适合纹样空间适合纹样是指填充于整个空间(如几何形、自然形、人造形等)并与外轮廓相吻合的纹样。空间适合纹样从组织形式上可分为对称式(见图2-25)、均衡式(见图2-26)、向心式(见图2-27)、离心式(见图2-28)、旋转式(囧形、太极形)(见图2-29)、多层式(见图2-30)等形式。空间适合纹样的特点是内外结构结合巧妙,图案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周边适合纹样周边适合纹样装饰于外轮廓的四周,使中间留白,主要应用于陶瓷、书籍封面、包装盒等装饰上,如图2-31所示。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3)角隅纹样角隅纹样是一种特殊的适合纹样,它是专门装饰在器物一角或对角、四角的图案纹样,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见图2-32)。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3.连续纹样连续纹样是以一个纹样单位为基础,做重复排列。连续纹样可分为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两种。(1)二方连续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也称带状图案,是以一个纹样单位在一直线方向上做连续反复排列,形成带子一般的图案。二方连续纹样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1)散点式(见图2-33):以独立的单位纹样做连续排列,但纹样与纹样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波线式(见图2-34):以波线为依据进行单位纹样设计,具体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是在波线所形成的空间里填进相适应的纹样;另一种是以波线为骨架,纹样沿着波线顺势排列。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3)折线式(见图2-35):以折线为骨架排列纹样,有直角、锐角、钝角之分,其纹样排列方法与波线式相似。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4)综合式:即以上几种形式相互配用、巧妙组合,它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见图2-36)。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四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是图案中的一种组织方法。四方连续纹样是依据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反复连续排列所形成的图案,主要应用于纺织面料、建筑装饰、包装纸等装饰上。四方连续纹样有以下几种组织形式:1)散点式:散点式是一种在单位空间内均衡地放置一个或多个主要纹样的四方连续纹样形式。这种形式的纹样特点是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分布均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单位纹样配置两个以上(含两个点)的散点时,散点的纹样可以同类,也可以不同类。此外,散点的大小、形状、方向可相同,亦可不同。散点的排列方法具体包括: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①平排法:单位纹样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反复延续,并且边与边相对的重复排列,如图2-37所示。还可以用四切排列或对角线斜开刀的方法剪切单位纹样后,各部分互换位置并在连接处添加补充纹样,重复两次后再复位,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平排式四方连续单位纹样,如图2-38所示。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②错排法:单位纹样做上下、左右错位排列,如图2-39所示。错排法有1/2、1/3、2/5等错位斜接方式,实际操作时可以预先设计好错位骨架再填入单位纹样。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连缀式:以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相互连接或穿插,在线面关系中形成波形连缀、菱形连缀和阶梯连缀等(见图2-40)。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3)重叠式:以两种不同的纹样重叠排列,其中一种纹样重叠在另一种纹样上,称为“浮纹”,反之为“底纹”(又称“地纹”),形成具有层次感的图案(见图2-41)。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图2-41 重叠式四方连续纹样/ 庄侠4.综合纹样综合纹样是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综合在一起的组织形式。综合纹样应用广泛,多应用在地毯、建筑、床单、服装等装饰上(见图2-42至图2-44)。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图2-44 综合纹样(三)/ 马爱华图2-42 综合纹样(一)图2-43 综合纹样(二)装饰构图又称综合构图,是指按照一定的工艺条件、功能要求和审美需要,把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及四方连续纹样等纹样组织综合运用到一个完整的构图中,如地毯、台布、窗帘、陶瓷、家具、建筑等装饰上。1.格律体构图格律体构图(见图2-45)是指以九宫格、米字格或几何形做骨骼的构图。格律体构图具有结构严谨、和谐稳定的优点,缺点是构图略显拘泥。二、装饰构图的组织形式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平视体构图平视体构图(见图2-46)是指画面不受透视规律限制,互不遮掩、互不重叠,所有物象都平铺在画面上的构图。平视体构图中的物象一般表现侧面,简练单纯,不追求空间的纵深层次,呈现类似剪纸的效果。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3.立视体构图立视体构图是指运用中国传统画中散点透视的原理,以“前不挡后”“大观小”和“蒙太奇”的手法自由组合的构图。立视体构图可产生穿墙透视、一览无余的立体化画面效果,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图案中即有所体现(见图2-47)。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几何图案是现代图案设计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运用点、线、面等几何要素构成的图案纹样。几何形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应用很广,如建筑装饰、装潢印刷等常采用几何形二方连续的组织形式。三、几何图案的组织形式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1.几何图案的形态几何形主要有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圆形﹑菱形等。将这些形象通过直线排列、斜线排列、直斜排列、直曲组合、综合运用等组织形式,可以产生丰富的几何图案(见图2-48)。2.几何图案的组合和变化几何图案并非简单的组合,而是经过多种形式的排列,创造出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单纯中求变化,这也是几何图案的魅力所在。(1)几何形的变化几何图案在造型上均是以直线、曲线构成其外形。在基本形态上大多是以方形、三角形、正多边形、圆形﹑菱形等为基础再进行各种变化(见图2-49),其特点是具有对称性、单纯性、秩序性,容易进行重复和连续组合。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2)二方连续几何图案二方连续几何图案(见图2-50)是一个几何装饰单元的二次元延伸,即以一个纹样或由两三个纹样组合成的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重复连续排列而构成具有无限连续性的几何纹样。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3)四方连续几何图案四方连续几何图案(见图2-51)是以一个单位纹样(可由一个或几个纹样组成)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做反复排列而构成的几何图案纹样。由于它具有四个方向无限连续扩大的特点,所以适合于建筑壁纸设计、包装纸设计、花布设计、地板设计等。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4)适合式几何图案适合式几何图案(见图2-52)是指将几何形态限制在一定形状的空间内,整体形象呈某种特定轮廓的一种图案纹样。适合式几何图案与单独纹样类似,也分对称和均衡两种形式,常见几何形有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常见骨式有立式、辐射式(离心式、向心式、结合式)、旋转式(同形、太极形)和多层式等。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5)角隅几何图案角隅几何图案(见图2-53)是指与角的形状相适合,受到等边或不等边的角形限制的图案纹样,其可用于一角、对角或多角装饰上,除内部纹样要随角形而变外,角尖端外形亦可变化。角隅几何图案广泛应用于门窗、手帕、方巾、桌布、床单、地毯、服装及各种角形器物上,具有清新明快、新颖别致的效果。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6)横、直、斜线的排列组合与发散性几何图案横、直、斜线的排列组合(见图2-54)简洁明快,质朴、简单、大方,给人安定的感觉,常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发散性几何图案的运用富有趣味和变化,常常出现在浴室瓷砖、窗帘、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上(见图2-55)。横、直、斜线的排列组合与发散性几何图案的合理运用可以使空间看起来更大,如在家具设计中选择横向条纹可以拉伸视线,选择发散性几何图案的壁纸可以体现空间膨胀感等。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二节 图案的组织构成第三节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1.纸(1)绘图纸绘图纸多用于制作黑白图案,纸质光挺、细腻、平整,如图2-56所示。(2)水彩纸水彩纸柔韧性和托色力比较强,双面纹理不同,多用于绘制彩色图案,适用于多种表现技法,如图2-57所示。(3)拷贝纸拷贝纸具有透明性,主要用于描摹图案,如图2-58所示。一、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2.笔(1)铅笔铅笔有HB、B、2B等型号(见图2-59),用于绘制图案草稿。(2)针管笔针管笔为笔尖口径0.3~0.8 mm的绘图钢笔(见图2-60),用于绘制较精细的黑白图案。(3)硬毫毛笔硬毫毛笔用于勾线,分大、中、小号,常用的有红毛笔、叶筋笔、衣纹笔、呢绒笔等,如图2-61所示。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图2-60 针管笔图2-61 硬毫毛笔(4)兼毫毛笔兼毫毛笔用于填色及晕染色,分大、中、小号,常用的有七紫三羊笔、白云笔等,如图2-62所示。(5)排笔排笔(见图2-63)用来平涂较大面积的图案底色,笔毛以羊毫为最佳。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图2-62 兼毫毛笔 图2-63 排笔3.颜料制作图案使用的颜料主要以水粉颜料(也称广告颜料,见图2-64)为主。水粉颜料覆盖力较强,有利于修改画面。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4.其他工具、材料制作图案的其他工具包括尺子(直尺和三角板)、量角器、曲线板、裁纸刀、圆规、鸭嘴笔、剪刀、碳素墨水等,如图2-65所示。除此之外,制作图案时还应准备裱纸、裱画用的水胶带、双面胶带等材料。图2-65 制作图案的其他工具1.点绘法点绘法是用许多细小的点构成整幅图案的表现技法。图案中的点不仅有其位置,并相对地具有面的属性。点一般为圆形,形状有规则形、自由形,也可以是方形、三角形、菱形或其他不规则的简单的形,不同的点具有不同的装饰效果,如图2-66所示。二、图案制作的表现技法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2.线描法线是点的移动轨迹。图案中的线不仅有长短,而且有粗细。点的运动构成了线的多种形态,如长线、短线、粗线、细线、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曲线(几何曲线、自由曲线)等形态,如图2-67所示。不同的线,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富有极强的心理效果和丰富的表现力。线描法是用线的刚柔曲直、长短粗细、浓淡枯润等审美特征以及将线进行不同形式的排列来表现物象的表现技法,如图2-68所示。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3.平涂法(1)色块平涂色块平涂是指靠色彩的面积对比、层次变化来实现画面的整体协调,具体方法为用大小不同的色块来绘制图案,如图2-69所示。(2)平涂加勾线平涂加勾线是指在色块平涂的基础上,用色线勾出图案的轮廓结构,以使画面更加清晰、精致。勾线的线条可 以有各种变化,如粗细、软硬、滑涩等,如图2-70所示。(3)平涂加点绘平涂加点绘是指在大面积平涂的基础上,用色点绘制细部结构的变化,以形成色彩的空间混合效果,使图案具立体感,如图2-71所示。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 图2-69 色块平涂作品 图2-70 平涂加勾线作品 图2-71 平涂加点绘作品4.晕染法晕染法借鉴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分为单一色晕染(见图2-72)和多色晕染(见图2-73),主要是用颜色烘染图案,表现物体从明到暗的层次变化过程,使图案展现出立体感。晕染首先要掌握图案的结构和明暗关系。可在要着色的结构内先涂上一层底色,然后在暗部涂上深色,在颜色未干时,用湿毛笔将颜色慢慢染开,也可与其他色衔接,使色彩产生均匀的渐变。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5.拓印法拓印是指根据画面装饰的需要,把某个具体的形状用一定的材料(如细纹纸、粗纹纸等纸质材料,以及带有肌理的布、海绵等)复刻下来,方法是在材料的反面涂上较干的颜料并放在画面需要的位置,用力按压,使材料上的纹理产生大小、浓淡、疏密等层次的变化,得到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使用拓印法能快速地完成一张装饰画的大色块铺垫,避免平涂法容易出现的画面呆板、无变化的缺点,如图2-74所示。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6.刮色法刮色法是利用某种硬物、尖状物或刀状物刮擦画面,使其产生一种特殊效果的表现技法(见图2-75)。由于刮色法对纸张或产生损害,所以运用此法时,需考虑刮割的深度与纸张的质地与厚度,避免划破纸张。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7.干擦法干擦法就是用较干的笔蘸颜料,在纸上擦出物象结构和轮廓,它会在画面中出现飞白的效果,如图2-76所示。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8.剪纸拼贴法剪纸拼贴法是采用不同颜色、材质的纸张,如有色卡纸、电光纸、包装纸及印刷画报纸等,直接剪出图案的纹样形态,然后再粘贴组合到画面上构成图案的表现技法,如图2-77所示。这种方法主要依靠纸张原有的颜色、纹理加以巧妙运用,表现不同的图案内容。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9.镶嵌法镶嵌法是一种使用小型硬质材料拼置的手段来表现图案内容的表现技法,可以选择一种材料并置,也可以选择多种材料并置,如图2-78所示。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1.色彩的基本特性自然界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色彩的变化主要由色彩的三个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及心理要素——色性来决定。色相即色彩的相貌,是一个颜色区别于其他颜色的特征。色相分为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无彩色系即黑、白、灰系列,是没有纯度的颜色。明度即色彩的明暗程度,可以用黑、白、灰的关系来表达。纯度即色彩的鲜艳度或饱和度,又称彩度。从理论上讲,三原色纯度最高,间色次之,复色、再复色的纯度逐渐降低。色性即色彩的冷暖属性(见图2-79)。色彩的冷暖与人们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三、图案的色彩表现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2.图案色彩的配置(1)图案色调的配置图案的色调是指一幅画面总的色彩倾向。色调可以是亮色调或暗色调,鲜艳色调或含灰色调,也可以是冷色调或暖色调,或是有某一色相倾向的色调,如红色调、绿色调(见图2-80)、黄色调等。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2)图案色彩的调和1)同类色调和。同类色调和即同一色相内的组合,如红色相中深红、朱红、橘红、粉红等组合,绿色相中深绿、翠绿、草绿、淡绿等组合。2)邻近色调和。色相环中相距90°以内的色彩互为邻近色,如黄色与绿色、蓝色与紫色等。3)对比色调和。色相环中相距120°以外的颜色互为对比色,如红色与黄色、黄色与蓝色等。4)互补色调和。色相环中相距180°的两种颜色即为互补色,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蓝色与橙色等。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以上几种色彩的调和方法中,前两种易于调和,而后两种对比强烈,应用时要注意色彩的统一。在调和对比色和互补色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的色彩处理方法。①调整面积:在色彩面积分量上不能平均分配,而要以一种或一组色彩为主,另一种或一组色彩为辅,形成面积的大小对比、大小变化(见图2-81)。②降低纯度:在对比或互补的两色中,加入黑、白、灰任意一种,可降低色彩纯度;将对比或互补的两色相互渗透,或在两色中加入同一色相,可减弱对比强度,使色彩达到和谐的效果(见图2-82)。③分割调和:在对比色或互补色之间填入间隔色或缓冲色,如运用黑、白、灰、金、银,或运用对比色或互补色的中间色,可减弱对比强度,使画面色彩调和(见图2-83)。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3)其他艺术作品色彩的提取配置图案的色彩也可以借鉴绘画、摄影、民间美术、工艺美术等其他类型艺术作品的水粉颜料搭配。(4)自然色彩的提取配置大自然中许多事物本身就有很好的色彩搭配,为图案的颜色设计提供了很直观的参照。在运用中,除了要注意保持颜色的色相、明度及纯度关系相对准确之外,尤其要注意各颜色的面积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这是保持与自然色彩原有整体感觉无大偏差的重要因素。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3.图案颜料的调配(1)常用的图案颜料及其特性常用的图案颜料主要有水粉颜料和水彩颜料,其中以水粉颜料使用最多。1)水粉颜料。水粉颜料也叫水粉色、广告色,有铅袋装和瓶装两种。瓶装水粉颜料又有普通型和浓缩型(也叫图案色)两种。2)水彩颜料。水彩颜料是一种透明的水溶性颜料,主要依靠水分来控制颜色的薄厚浓淡,调配方便,但覆盖力差。水彩颜料可以大面积渲染,也可以进行细部刻画,但不宜反复修改。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2)图案颜料的调配方法1)水粉颜料的调配方法。水粉颜料一般都要加水溶解,将颜料中的胶调开。水粉颜料保持适当的干湿度很重要,颜色太稀不容易涂匀,覆盖力及饱和度都较差;太干又会使毛笔滞住,不容易画得平整、工细。2)水彩颜料的调配方法。水彩颜料是通过颜料中的水分来调整颜色的深浅及纯度。水彩颜料除了可以像水粉颜料那样相互混合调出各种颜色之外,还可以运用叠色的方法来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4.图案色彩的表现手法图案色彩可以借助多种颜料和工具作为表现手法,具体如下:(1)套色法套色法是将色彩归纳为几种甚至十几种,几种色彩就是几套色,在绘制时,将一套色画完再画另一套色,直至完成整幅图案。(2)色彩退晕法将一套至几套颜色,按照一定的明度渐变系列或色相渐变系列调配好,并把图案、纹样等量、等比例划分,将渐变系列的颜色按顺序填入,形成色阶变化。用这种方法画出的图案十分和谐,并富有韵律感(见图2-84)。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3)与其他材料、工具结合的特殊表现手法1)彩色铅笔绘制法。彩色铅笔是一种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的工具,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手法结合使用,如使用彩色底纸或与水粉颜料、水彩颜料同时使用。彩色铅笔有普通型和水溶型两种,水溶型彩色铅笔是先将彩色笔颜色画好,再用清水毛笔进行润色,将干色变成湿色,可反复进行。彩色铅笔配色丰富,适合较深入细致的刻画,可表现立体感,并有一种独特的笔触纹理效果(见图2-85),变化微妙、灵活,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按由浅入深的步骤进行。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2)喷绘法。喷绘法是采用特制喷笔绘制画面的手法。通过喷笔喷出的大小、疏密、虚实不同的雾状小点,表现出物象色彩明暗、深浅、远近和空间层次等关系,具有柔和、轻快的效果(见图2-86)。在喷绘时,要制作一些纸模板,将不喷色的部分沿纹样轮廓遮挡起来,然后一遍遍、一层层地喷绘,直到效果满意为止。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3)宣纸画法。宣纸画法主要选用生、熟宣纸或高丽纸等材料,这类纸张具有柔韧性好、吸色性强的特点,画出的色彩层次丰富、含蓄古朴、肌理丰富、衔接自然,比较容易反映出物象的虚实、前后层次关系等。利用这种纸上色时,可正反两面着色。一般来说,反面着色可将色彩透向正面,虚幻而朦胧;正面着色可将形态具体化。另外,还可将宣纸揉搓至褶皱,展开后依循褶皱的纹理着色,亦可产生丰富而自然的肌理变化(见图2-87)。不过,在运用这种手法时,要注意不要用色过多,不宜画得太厚,否则颜色容易干裂。作品完成后进行托裱效果更佳,也更利于保存。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4)计算机制作。计算机制作是在计算机上利用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数字影像处理软件对扫描纹样、照相图片等进行位图处理或矢量创作(见图2-88、图2-89)。掌握图案的临摹方法,既是对图案表现技法综合运用的实践,又有助于深入理解、体会传统图案的特征、形式美法则、图案构成等内容。临摹练习是学习图案的重要基础。1.黑白图案的临摹步骤步骤一:按要求画出图案外框,如图2-90所示。步骤二:用铅笔画出纹样的主要走向(骨骼线),如图2-91所示。步骤三:进一步画出主要纹样的位置、轮廓、大小,如图2-92所示。步骤四:依轮廓线,运用与临摹对象相同的表现技法画出纹样的细节,如图2-93所示。四、图案的临摹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2.彩色图案的临摹步骤彩色图案临摹步骤如下(见图2-94):步骤一:用铅笔勾勒出图案结构。步骤二:将水彩纸裱在画板上。步骤三:涂底色。步骤四:将起好的铅笔稿转印在涂好的底色上。步骤五:先上纹样中靠近底色的辅助色彩。步骤六:再上纹样中的主要色彩。步骤七:依据临摹对象的表现技法进行绘制。步骤八:调整、修改整个画面。第三节 图案制作的工具材料与表现技巧思考与练习1. 收集中外优秀图案20 个,用形式美法则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以课件形式赏析)。2. 临摹黑白图案、彩色图案各两幅。3. 设计对称式、均衡式单独纹样各一幅,黑白表现,技法不限。4. 设计不同外形适合纹样两幅,彩色表现,技法不限。5. 设计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纹样各一幅,技法不限。6. 临摹平视体、立视体构图的传统图案各一幅。7. 设计一幅几何图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