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简介

6.2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
学习目标
1.列举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能利用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测与假设的能力。
学法指导
1.本节内容是一节实验课,建议自学本节内容10分钟,熟悉实验器材及实验注意事项,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2.根据课本实验内容,有条件可以在课下自己预做实验,熟悉实验的步骤和方法,把自学探究运用到实验课中来。
3.凸透镜成像的探究,要明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条件,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 实像、虚像
1.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作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作 。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实像 虚像
知识点二 凸透镜成像
2.问题与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虚实、正倒与哪些因素有关
可能与凸透镜和物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凸透镜的 有关。
3.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注意:(1)从左向右依次放置 、 、 。
(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3)实验过程中光屏上的像一定要 、 。
4.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1)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光屏上的像不在光屏的中心怎么办
(2)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 而言的。
【参考答案】
知识点二
2.焦距
3.(1)蜡烛 凸透镜 光屏
(2)同一高度
(3)明亮 清晰
4.(1)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心。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倒立或正立,像的大小,像的虚实。
5.物体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让平行光平行射入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固定好凸透镜的位置。
3.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并填入表格中。
4.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等于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5.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6.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等于f,重复以上操作,观察能不能成像。
7.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实验 次数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放大(缩小) 正立(倒立) 实像(虚像)
1
2
3
4
5
8.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u>2f时,成 、 的 像,像物 (选填“同侧”或“异侧”,下同),f当u=2f时,成 、 的 像,像物 ,v=2f;
当f2f;
当u=f时, (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当u9.分析讨论,总结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体放在 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 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 ,实像越 。
(2)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 ;物距越小,虚像越 。
10.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重做上述实验。所得结果相同吗 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参考答案】
任务驱动
1.10.0
8.倒立 缩小 实 异侧 倒立 等大 实 异侧 倒立 放大 实 异侧 不能 正立 放大 同侧
9.(1)焦点 实 大 大
(2)虚像 小
10.实验结果是相同的。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