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复习课学习目标1.说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举例说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2.列举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及这些像的特点。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3.解释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知道眼睛成像的原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并能计算眼镜的度数。学法指导1.复习时间大约15分钟,利用知识框架回顾各知识点,使知识网络化。2.注重概念的学习,本章的主要概念有焦点、焦距、光心、主光轴、凸透镜和凹透镜,特别需注意的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注重对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这是深刻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关键。3.关注五种光学元件和两个现象,五种光学元件是:幻灯机、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两种现象是近视眼及其矫正和远视眼及其矫正。【预习导学】知识网络【参考答案】知识网络会聚 发散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倒立、等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幻灯机)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凹透 凸透知识点一 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 ,底片上成的是 像,这说明物距大于镜头焦距的 倍。 (2)望远镜:天文望远镜主要由目镜和物镜组成,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 的实像,落在目镜一倍焦距以内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 、 的虚像,其作用相当于 。 (3)显微镜:显微镜主要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镜片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 。成像特点是,被观察物体先通过物镜在目镜的焦点附近成一个 、 的 像;然后再通过目镜观察这个实像的 、 的 像;所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 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参考答案】知识点一(1)像距 倒立、缩小的实 2(2)倒立 缩小 正立 放大 放大镜(3)凸透镜 倒立 放大 实 正立 放大 虚 物镜放大倍数知识点二 眼睛和眼镜 (1)近视眼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睛的晶状体 一些,从远处射来的光只能会聚在 ,所以看不清 的物体。要想会聚在视网膜上,必须对光进行发散,因此近视眼需要用 来矫正,因为 对光有 作用。 (2)远视眼是由于人眼睛的晶状体比正常眼睛的晶状体 一些,在观察近处的物体时,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所以看不清 的物体。要想成在视网膜上,必须对光进行会聚处理,因此远视眼需要用 来矫正,因为 对光有 作用。 (3)眼镜的度数= ,其中f表示的是眼镜的 ,其单位是 。 【参考答案】知识点二(1)凸 视网膜前 远处 凹透镜 凹透镜 发散(2)扁平 近处 凸透镜 凸透镜 会聚(3)×100 焦距 m【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①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可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或将蜡烛向 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②当烛焰距凸透镜30 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 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 (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看到的是正立、 的虚像。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一(1)会聚 10(2)上 上 缩小 照相机 右 放大任务驱动二 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最近,小雨到眼镜店了解到镜片有很多种不同的材料,喜欢思考问题的他在学了凸透镜的知识后,想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是否跟制作材料有关,经过思考,他应该怎样做呢 他选了玻璃、水晶、塑料三种材料的凸透镜。请你帮他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对不同材料的凸透镜应该怎样要求 (2)这次探究需要哪些器材 (3)写出探究的主要步骤。(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5)在这次探究过程中,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探究方法是什么 (1)要求大小、 完全相同。 (2)实验器材:刻度尺、纸屏、 。 (3)实验步骤:分别用三种凸透镜正对着平行光源,纸屏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量出透镜到 ,比较这三种凸透镜的焦距。 (4)①记录数据的表格:②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三种凸透镜的焦距相同,则 ,如果三种凸透镜的焦距不同,则 。 (5)实验方法: 。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二(1)形状(2)平行光源(太阳光)(3)最小、最亮点的距离(即焦距)(4)凸透镜的焦距和组成透镜的材料无关 凸透镜的焦距和组成透镜的材料有关(5)控制变量法单元实践作业一、制作简易望远镜 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用其观察远处的景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