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力学习目标1.说出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说出力的单位是牛顿(N)。3.举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描述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学法指导1.在理解力的概念时,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学习时要联系实际,体会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通过实验或实例来分析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也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的存在,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2.在理解力的三要素时,通过生活中开门(关门)等实例得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在用图示表示一个力时,要学会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两种方法表示力。【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力 1.阅读课本第22、23页,认真观察下列图片,请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1)甲图中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乙图中货物在汽车 力作用下向前运动;丙图中箱子在手的 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丁图中小铁钉在磁铁的 力的作用下被吸过去;戊图中弹簧在人的 力作用下变形;己图中上面的磁铁在 力的作用下悬在上面。 (2)都有 个物体;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 ,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 。以上例子推、拉、压等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物理学中,我们将这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叫作力。 2.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 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 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 物体,施加力作用的物体是 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 3.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 表示。我们手托住两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大约需要 N的力。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 N。 【参考答案】知识点一1.(1)拉 提 吸引 压 斥(2)两 作用 作用 作用2.作用 一 两个或两个以上 受力 施力3.N 1 500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 4.阅读课本第23、24页,仔细观察下图,看一看,在力的作用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从甲、乙、丙图可以看出,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还可以使运动 和发生改变;从丁图可以看出,力能够使弹簧 。 5.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和 。 【参考答案】知识点二4.快慢 方向 伸长5.运动状态 形状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 阅读课本第24、25页内容,完成问题。6.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法。在力的图示中要表示出力的 、 和 。要注意作图顺序,应先定标度,再定点,定 ,定 ,最后画 ,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箭头。这种图叫力的 。 【参考答案】知识点三6.大小 方向 作用点 方向 长度 箭头 示意图【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 做一做再分析总结(1)手拍大腿,有何感觉 这说明什么问题 (2)两刷子互相摩擦,刷毛都变弯曲。(3)两小车上各放一条形磁铁,松手后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总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4)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什么 总结:物体之间 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一(3)相互(4)不接触任务驱动二 小组讨论如图所示,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拉它,使其发生如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已知F1=F3=F4>F2。(1)比较 和 可以说明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比较 和 可以说明在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比较 和 可以说明在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综上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和 有关。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二(1)甲 乙(2)甲 丙(3)甲 丁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