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一 新课导入中 国 画清 郑板桥《墨竹图》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国画题材的分类人物—表现人与人或人与社会山水—表现人与自然花鸟—表现与人相处的动植物完整的世界辩一辩花鸟画就是画花和鸟吗?虫、鱼、走兽......什么是花鸟画?“在中国画中,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比一比中国画的技法工笔工笔画注重细节,用笔细腻写实一些,画起来费时。“”写意中国画的技法写意画注重意境,用墨用笔随意性强,一气呵成。“”二 新知讲解想一想当一幅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候,我们能看到哪些信息?如何赏析作品如何赏析一幅画?作者(作者的时代、背景、经历)色彩(作品的用色)内容(画面表现的内容以及代表的含义)构图(采用何种构图方式)思想感情(绘画作品所表达的感情)你了解宋朝皇帝赵佶吗?整幅作品的色彩有何特点?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有何寓意?构图有何特点?《芙蓉锦鸡图》 赵佶高峰期:宋代宋代重文轻武,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艺术全面复兴并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其中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画家们注意观察生活形象,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的艺术特点。加之文人画的兴起(发端可追溯到晋唐)使其更强调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表现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把自然属性与道德品格相联系,使精密不苟的工笔花鸟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赵佶是宋朝的亡国皇帝,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但是在艺术上的才能远远超过他的政治成绩,吹弹、书画、词赋都很精通。他创建了宋朝的画院,独创了瘦金体。代表作品《芙蓉锦鸡图》、《池塘晚秋》《四禽》《雪江归棹》等。宋徽宗 赵佶色彩晕染层次清晰,浓淡相宜,体现出皇家作品的富贵典雅。用色:画面内容:绘有芙蓉、锦鸡、蝴蝶、菊花,画中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锦鸡,右上角两只彩蝶追逐嬉戏,左下角一丛秋菊迎风而舞。整幅画层次分明,疏密相间,充满秋色中盎然的生机,表现出平和愉悦的境界。构图:巧用s型构图。画面左侧的锦鸡、芙蓉与右上角的蝴蝶相互呼应,布局密中见疏,上方的题诗钤印写于昂首锦鸡上段,使人目光随之移动。左下角的白色雏菊一平一斜,与芙蓉花姿势呼应。用笔:采用双钩线条,遒劲有力,准确塑造锦鸡与芙蓉造型,抓住锦鸡飞上芙蓉枝头的瞬间,力量动感凝于其中。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韩诗外传》画中的五种品德:颂扬儒家文、武、勇、仁、信宋徽宗赵佶画芙蓉锦鸡图轴,目的即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比如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作品 名称 作品基本信息 绘画内容 构图 用笔 用色 落款《芙蓉锦鸡图》绢本设色81.5cm53.6cm北宋徽宗赵佶画。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S型。左侧芙蓉锦鸡,右上蝴蝶飞舞,右下两枝菊花横空而出。双钩笔法设色浓丽瘦金体《写生珍禽图》五代十国 画家黄筌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精细的线条勾勒出轮廓,然后赋予色彩。线条轻细,了无痕迹。集中表现昆虫、鸟类、龟类共24只,均匀分布。画面左下角题有“付子居宝习之”,由此可知,这幅画创作出来给自己的儿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范本。内容:用笔:用色:淡墨轻色,层层晕染,强调质感和透视关系。背景:《雪竹图》徐熙《写生珍禽图》黄荃代表人物 黄荃 徐熙风格流派 工笔 写意历史身份 五代西蜀皇家画院专职画家 五代南唐杰出画家,人称“江南布衣”作画内容 多作宫中珍禽、瑞鸟和奇花异石 多作江南野景,如野竹、小鸟等代表作品 《写生珍禽图》 《雪竹图》绘画特色 重视写生; 细笔淡墨勾勒轮廓,双钩赋彩;设色华丽浓艳; 用笔精细,不见墨迹。 追求花鸟的自然情趣;薄施淡粉;不用线勾勒,用笔清秀;落墨较重,用笔随意点染。绘画技法 勾填法 没骨法社会评价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八大山人有几人?2 人4 人8 人1 人清 朱耷 《荷石水禽图》在画面的下方,横卧一顽石,在它的上面蹲着两只水鸭,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只伸长脖子向上望着,一只相向而立,静静地站立着。画中的荷叶数柄,从不同的角度向画面中伸出,有浓有淡,形态各异,错落有致。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从花叶丛中钻出,显示出盎然的生机。整幅画面的构图互相呼应,动感十足。“白眼向天”画家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清 朱耷 《荷石水禽图》他特殊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决定了他绘画创作的倾向,他笔下的鸟鱼体貌怪诞,神情奇特,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助笔墨曲折的抒发出来。《墨葡萄》徐渭图中画一架葡萄,叶片茂盛,藤蔓缠绕,只见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灵晶莹鲜嫩欲滴,果实累累。本幅左上角以行次敧斜的草书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表现内容绘画特点构图奇特,信笔挥洒,以草书入画。上有行草题诗,所书内容体现晚年人生一种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怒和斗争。在画家笔下,不再仅有对客观实物的再现,而且还表达主观情怀的手段。诗画与书法相结合,呈现乱头粗服之美,体现一种野拙的生机。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表达了画家的狂放洒脱和愤世嫉俗,传达出一位落泊怅然的文人形象,葡萄在徐渭笔下,成了主体价值的象征。思想感情:工笔vs写意工笔:精致 细腻真实 再现写意:概括 简洁抽象 表现三 拓展延伸采用没骨法,既重视写生,力求形似,又强调神似,形神兼备,清新淡雅,以明丽淡雅代替浓艳富丽,深受封建统治阶级所欣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四 课堂总结总结在中国画科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作业: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中国花鸟画作品进行赏析谢谢观2021/9/8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