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杠杆 第2课时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杠杆 第2课时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9.1 杠杆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判断杠杆的种类;说出三种杠杆的特点。
2.会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3.关注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学法指导
预习的重点是对杠杆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第94、95页内容,回答问题。
知识点一 杠杆的分类
1.请在图中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用L1、L2将它们标出来。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力F与它对应的力臂L成反比。由此可知,当L1>L2时,F1 F2,省力;当L13.上图中的杠杆在使用时,哪个省力 哪个费力
4.*如图所示,人的前臂是一个什么杠杆
5.*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有没有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使用这类杠杆的目的是什么
6.*如图所示,小明用一根木棒撬大石头,没有撬动,为了撬动大石头,他应将垫在木棒下的小石块向 移动,这实质上是增大了 力臂,同时又减小了 力臂。
【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2.< > =
3.答:铡刀和独轮车,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铁锨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
4.答:人的前臂是一个费力杠杆,因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大于阻力。
5.答:使用费力杠杆可以省距离;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为等臂杠杆,比如:跷跷板、托盘天平等。使用等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知道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就可以知道另一个力的大小。
6.大石头 动 阻
知识点二 我国古代的杠杆
7.在我国农村一些地方,还保留一种“舂米对”的古代简单机械,其示意图如图所示,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A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就会下落,打在石臼内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用力将它踩下去的过程中,舂自身的重力是“ ”(选填“动力”或“阻力”),这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8.如图所示的桔槔是一种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延续了几千年,是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这种汲水工具是利用 的原理,虽然简单,但它使得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
9.轮轴是由具有共同转动轴的 和 组成的,轮轴可以看作是杠杆的变形。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作用在轮上,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简单机械吗 请举例。
【参考答案】
知识点二
7.阻力 费力
8.杠杆
9.大轮 小轮 省力
答:汽车的方向盘、螺丝刀的把手等都可以看作轮轴。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问题思考
如图所示,这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指甲刀可看作几个杠杆,是省力的 还是费力省距离的
【参考答案】
任务驱动一
答:指甲刀可看作三个杠杆:ABC是一个省力杠杆,B为支点;DBO和DEO是费力杠杆,O为支点。
任务驱动二 实验探究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时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 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A较重;
乙:B较重;
丙:A、B一样重。
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
小组讨论: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2所示。
(1)根据如图2所示的实验,可以判断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2)根据图2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①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②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
任务驱动二
天平 将天平调节平衡,把A、B两段萝卜分别放入天平的左、右两盘中 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偏转,哪段萝卜就重
(1)甲
(2)答:①不正确。
②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或斜向左)拉,保持杠杆水平平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1;用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即阻力大小F1,量出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2;计算F1×L1的值与F3×L2的值,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不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