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学习目标1.列举第八章、第九章学过的概念、规律。2.举例说明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动定滑轮的特点、功、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的应用。学法指导预习时根据思维导图回忆第七章、第八章所学的内容,填写思维导图空缺内容,完成实验探究部分练习。【预习导学】一、知识总结【参考答案】一、知识总结垂直于受力物体的表面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p= 帕(Pa)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力 增大受力面积 重力 相等 增大 有关 p=ρgh 相平 托里拆利实验 竖直向上 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上浮 悬浮 下沉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F1L1=F2L2 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焦耳 瓦(W)、千瓦(kW)、兆瓦(MW) 物重 摩擦 动滑轮、绳子的自重【合作探究】任务驱动一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如图所示液体中的A点后,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存在高度差,这说明 ;把金属盒移到图中与A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时,将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说明在液体内 。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一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不变 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相等。任务驱动二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2)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3)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做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 后 。 【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二(1)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3)增大 不变任务驱动三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次数 1 2 3钩码重G/N 2 4 4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测力计的示数F/N 0.9 1.6 1.1测力计移动距离s/m 0.3 0.3 0.5机械效率η/% 74.1(1)请计算出后两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2)比较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3)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参考答案】任务驱动三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测力计的 示数F/N 测力计 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1 2 0.1 0.9 0.3 74.12 4 0.1 1.6 0.3 83.33 4 0.1 1.1 0.5 72.7(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提升的物重有关,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效率越高(3)用滑轮组提升同样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