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圆明园的毁灭知识汇总(知识清单)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圆明园的毁灭知识汇总(知识清单)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资源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
-- ---知识点汇总
字词听写内容
毁灭 2、殿堂 3、象征 4、仿照 5、建筑
漫游 7、饱览 8、境界 9、宏伟 10、统统
11、搬运 12、销毁 13、罪证 14、封命 15、灰烬
16、不可估量 17、举世闻名 18、众星拱月
19、金碧辉煌 20、玲玲剔透 21、诗情画意
22、天南海北 23、风景名胜 24、博物馆
25、武陵春色
二、近义词
宏伟——雄伟 估量——估计 仿照——依照
景观——景色 任意——随意 销毁——毁灭
瑰宝——珍宝 收藏——珍藏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玲珑剔透——小巧玲珑
反义词
毁灭——保存 损失——收获 热闹——冷清
销毁——保存 精华——糟粕 珍贵——普通
金碧辉煌——黯淡无光 众心拱月——无人问津
课文知识点
1、主题归纳: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无法计算。
中心句 总领全文
圆明园的价值高,圆明园被毁灭了,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3、文章从布局、建筑、文物三个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4、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自”“下至”写出了所藏文物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品类丰富。强调了文物的价值之高,收藏不易,说明了圆明园在世界上的价值。
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6、“10月6日”“10月18日和19日”写出了英法联军在园内破坏时间之长
“大火连烧三天”大火时间之久,破坏之大,导致圆明园化成了一片灰烬,体现了作者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
“侵入、凡是、统统、搬运”写出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贪婪、残暴
7、把“侵入”“闯进”换成‘进入”,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侵入”“闯进”写出了英法联军暴力的强盗行为。也侧面体现了清政府的无能。
8、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课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以及巨大的价值。而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的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以及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也更能激起读者同样的感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它收藏的文物珍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
10、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圆明园汇集了各地名园的精华,所以称做“万园之园”。
11、阅读链接三首诗歌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①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以及对祖国统一、和平的呼唤。
②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者的憎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