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试题(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溜索是怒江大峡谷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他们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象征,是他们不畏艰险,勇猛顽强性格的写照。②近几年,溜索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发展为表达各民族顽强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③过溜有单人、双人、男女混双、人与物、人与畜等多种。④它成为怒江大峡谷一大惊险景观。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
二、综合性学习
2.《蒲柳人家》中的一丈青大娘和下图漫画中的老奶奶一样,事事为孙子着想。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体会奶奶对孙子的关爱,完成下面题目。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
(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本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4.简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一句的表达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
《海燕》选段,回答下题。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上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5.对文中写海鸥、海鸭、企鹅的用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写其他海鸟,是为了和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
B.通过写它们惊恐万状的丑态,反衬出海燕非凡的勇气和威猛的形象。
C.这三种海鸟象征了当时现实环境中形形色色明哲保身、怯于革命的不革命者。
D.作者是抓住它们的声音、行动、心理来进行刻画的。
6.
7.对下列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一句中“抱”“摔”“恶狠狠”分别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
B.“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一句中“抓住”“熄灭”以拟人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
C.“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句话中“暴风雨”“暴风雨”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D.“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一句中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8.
9.对“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治腐恶的义愤。
B.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
C.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敏锐的预见性。
D.肯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10.
11.对文中象征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B.整个海上的景象象征俄国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
C.乌云、雷鸣、闪电象征沙皇反动政权及其反动势力。
D.大海、暴风雨、波浪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阅读《简·爱》片段,完成各题。
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简·爱》不仅灿烂了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天空,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温润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田。
【名著摘录】
摘录一
第4章
①“你怎么敢说那样的话,简·爱?”
② “我怎么敢吗,雷德太大?我怎么敢吗?因为这是事实,你以为我没有感情,一点爱或仁慈都不需要,可是我无法那样活下去,你丝毫没有同情心。我直到死的那一天,都会记着你是怎样把我推进那间红屋子的——你太粗暴凶狠了——还把我锁在里面,尽管我很痛苦,尽管我悲伤得喘不过气来,大声喊道:‘可怜我吧,饶恕我吧,雷德舅妈!’你那样惩罚我,就因为你可恶的儿子打了我——无缘无故地把我打倒,谁要是问我,我都会把这事完完全全告诉他,人们认为你是个好女人,可你是个铁石心肠的坏女人,你才是个骗子!”
③我还没把话说完心就开始舒畅,开始欢腾,感受到了最为奇特的自由和胜利。好象有一种无形的枷锁突然破裂,我挣扎之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自由。我有这样的心情不是没有原因的,雷德太太现出惊恐的神情,缝制的东西从膝盖上滑落,她抬起双手,身子前后晃动,甚至脸都扭曲了,好像要哭出来。
摘录二
第16章
①“以后无论任何时候。只要你偶然想到罗切斯特先生对你有好感,你就取出这两幅画来比较。说 ‘罗切斯特先生或许能赢得那位高贵的小姐的爱,如果他愿意为此努力,难道他会把一个严肃的想法,浪费在这样一个微不足道、地位低下的穷女子身上吗 ’”
②“我会这样做的”我下定决心后,变得平静起来,睡着了。
③我说到做到,一两小时就足以用粉笔画完我的自画像,不到两周我就在象牙上面画完了想象中的布兰奇·英格拉姆的微型画,它的容貌可爱极了,用它与那幅用粉笔照真实的头作的画相比较,那才是天壤之别呢!我从这绘画的任务中获得了益处,头和手都没闲着,它也对我希望留在心里的不可磨灭的新印像给予了力量,使其变得牢固起来。
④不久,我就有了理由庆幸自己,因为我采取了健康有益的戒律——我就是这样迫使自己的感情屈从于此种戒律的,正因为这一点,我才能够十分沉看地面对随后发生的事:而假如在我猝不及防的时候遇到它们,我大概就无法承受了,甚至在表面上也会如此。
【人物关系】
简·爱 关系 丈夫 表兄 C D
姓名 A B 阿黛勒 谭波儿
1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是一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作者以火一样的热情、诗一样的语言来抒发简·爱的爱恨情仇.
B.人物关系图表中A指的是罗切斯特,B指的是圣·约翰(或约翰),谭波儿是简·爱的学生,阿黛勒是简·爱的老师。
C.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以浓郁的抒情笔调讲述了简·爱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同时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等又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D.小说以简·爱的性格发展和人生经历为主线,辅之以大量的内心独自来展示她的思想矛盾和精神斗争,交代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心路历程,使情节发展更为流畅。
13.简·爱身上有许多美好品格,请结合名著摘录中的内容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①!”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②盆缶③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④。于是秦王不怿⑤,为一击缶。相如顾召⑥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①瑟:古乐器名。②奉:敬献。③缶:瓦制的打击乐器。④靡:后退,避开。⑤怿:高兴。⑥顾召:回过头来嘱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以头抢地尔 ②休祲降于天
③秦御史前书曰 ④秦王怒,不许
15.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16.翻译下面句子。
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17.【甲】【乙】两文都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使臣形象,请概括唐雎、蔺相如二者形象的共同点,并指出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又何间焉 ( ) (2)忠之属也 ( )
(3)战则请从 ( ) (4)故逐之 ( )
19.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
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
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1.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
六、名著阅读
22.《简 爱》这部作品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关于火的描写。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选出两个火的意象,并把序号分别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①温暖之火②希望之火③爱情之火④愤怒之火
(1)(罗切斯特)満脸都燃烧着热情的火焰,圆圆的鹰眼闪闪发光,脸上充溢着温柔与激情……火焰在眼睛里闪烁,眼睛像露水一样闪光……
(2)远在沼泽和山脊之中,一个模糊的点,一道光跃入我眼帘。“那是鬼火”,是我(筒 爱)第一个想法,我估计它会立即消失。然而,那光继续亮着,显得很稳定,既不后退,也不前进。
七、作文
23.微写作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简·爱》,觉得主人公简·爱身上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的思考。
请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50字以内)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把“表达”改为“表现”。 “多种”后添加“项目”。
2. (1)这幅漫画反映了生活中长辈溺爱孩子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漫画中的奶奶疼爱自己的孙子是正确的,但过于疼爱就等于溺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示例:奶奶,请不要给我撑伞,军训能锻炼我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我以后的发展帮助很大,天气虽然热,但我能坚持住,请您相信我。
3.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运用白描手法,描写“兔”“雉”窜飞、“旅谷”“旅葵”乱长的情景,描绘出家中空无一人、荒凉破败的景象,侧面表现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烘托出老兵心中的悲哀。
5.B 6.D 7.A 8.D
12.B 13.(1)摘录一中写到面对舅母雷德太太的歧视和虐待,简·爱大声说出内心的想法(或表达不满),揭露雷德太太的粗暴冷漠行为,展现了简·爱敢于斗争,有反抗精神。 (2)摘录二中写到简·爱对罗切斯特先生产生了好感,但她却“采取了健康有益的戒律”极力让自己保持沉静,展现了简·爱是一个理性克制(沉著冷静)的人。
14. 抢:碰,撞; 休:吉祥; 前:上前(走上前); 许:答应。 15.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16.①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②我(寡人)私下听说赵王爱好(喜欢)音乐,请弹奏瑟! 17.他们二人都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爱国之情可见一斑。
两文都有人物与秦王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挺剑而起”则是对唐雎的动作描写;“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也是对蔺相如的动作描写。不同点:【乙】文“相如张目叱之”是对蔺相如的神态描写,文中对众武士的描写则属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甲】文没有。
18. 参与 类 跟随 所以 19.(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判。
(2)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舞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20.B 21.①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③有曹刿战场审时度势的正确指挥。
22. ③ ②
23.示例:简 爱自小生活在舅妈家,遭受种种虐待,但她勇于反抗恶毒的表哥与舅妈。在孤儿学校,面对冷酷校长的各种苛刻管束与严厉惩罚,她也没有屈服。成年后,对罗切斯特的专横她不妥协,对圣约翰提出的无爱婚姻她不接受。在简身上,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各种力量的威逼而驯服的可能。她的独立、坚强与勇敢,使她最终能拥有自己的幸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