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7张PPT)项目二 费用的核算任务一:要素费用的核算任务二:综合费用的核算情感目标料、工、费任务一要素费用的核算学习思路各要素费用的归集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方法分配表账务处理职工薪酬费用其他费用学习情景一 材料费用的核算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原始凭证等)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方法、分配表、会计分录)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直接材料费用的概念材料费用核算的原始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出库与入库的手续)这些凭证何时使用呢注意:材料领用控制1 健全发出材料计量制度和领用凭证制度2 健全材料退库和盘点制度3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加强材料发出控制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分配方法直接计入分配计入重量比例法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产品产量比例法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耗用材料汇总表2015年6月 单位:元领料部门及用途 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丁材料 合 计1、基本生产车间 505 040(1)、生产ABC产品共同领用 240 000 96 000 139 040 475 040(2)、A产品直接领用 10 000 10 000(3)、B产品直接领用 20 000 20 000(4)、车间一般耗用 20 000 20 0002、辅助生产车间 12 000其中:机修车间 10 000 10 000供电车间 2 000 2 0003、行政管理部门 12 000 12 0004、专设销售部门 10 000 10 000合 计 250 000 116 000 — — 559 040需要分配计入各产品直接计入产品成本1、各种分配方法的适用条件2、分配率的计算公式3、各种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4、学会编制分配表5、学会编制记账凭证或会计分录6、理解定额消耗量、定额成本各种分配方法中具体计算注意事项定额消耗量举例武平钢制品厂2014年6月生产的A 、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乙材料6 000千克,每千克16元,计96 000元;根据产量纪录,本月生产A产品1 200件,单位A产品材料消耗定额2千克;本月生产B产品800件,单位B产品材料消耗定额3千克。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什么叫定额消耗量?思考:如何计算分配率?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如何编制分配表?分配结转材料费用账务处理模式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C产品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原材料—甲材料—乙材料—丙材料—丁材料理解“谁受益谁承担”定额成本举例武平钢制品厂2014年6月生产的A 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丙、丁两种材料,共计139 040元,根据产量纪录,本月生产A产品1 200件,单位A产品丙材料消耗定额3千克,丁材料消耗定额4千克;本月生产B产品800件,单位B产品丙材料消耗定额4.5千克,丁材料消耗定额2.5千克。丙材料单价10元,丁材料单价8元。采用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和定额成本有何区别?学习情景二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主要内容:外购动力的内容外购动力的归集外购动力的分配外购动力的帐务处理一、外购动力的内容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部单位购入的电力蒸汽、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本企业自产的动力不包括在内。二、外购动力的归集与分配账务处理继续关注:谁受益谁承担三、外购动力费用举例外购动力耗用汇总表2014 年 6 月使用部门 金额(元)1、基本生产车间 64 000其中: 生产A、B、C产品用 60 000车间一般耗用 4 0002、辅助生产车间 9 000其中:机修车间 9 0003、行政管理部门 6 0004、专设销售部门 1 000合 计 80 00060000怎么分配?思考解决问题1、可使用的分配方法是什么?适用什么条件?2、如何计算分配率?3、如何编制分配表及会计分录?注意教学方法:课前自学,分组讨论,虚心提问,师生交流与分享、总结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于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于辅助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于销售机构动力用于行政管理部门动力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账务处理学习情景三 职工薪酬费用的核算主要内容:一、职工薪酬的构成二、职工薪酬费用的原始记录三、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职工薪酬总额构成图示:职工薪酬总额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其它如辞退福利工资总额构成图示: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核算的原始记录(一)考勤记录:考勤簿考勤卡(二)产量和工时记录: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工作班产量记录计时工资月薪制日薪制计件工资工资费用的计算职工薪酬的归集(一)工资费用的归集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结算工资结算汇总表2015年 6 月 单位:元人员类别 职工工资 合 计计时 工资 奖金 津贴和 补贴 加班 工资1、基本生产车间 160 000 21 000 6 000 5 000 192 000其中(1)产品生产工人 150 000 20 000 5 000 5 000 180 000(2)车间管理人员 10 000 1 000 1 000 12 0002、辅助生产车间 18 000 1 000 1 000 20 000其中(1)机修车间 10 000 1 000 1 000 12 000(2)供电车间 8 000 8 0003、行政管理部门 20 000 20 0004、专设销售部门 9 000 1 000 10 000合 计 207 000 22 000 7 000 6 000 242 000工资费用的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B产品——C产品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供电车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汇总表2015年6 月 单位:元人员类别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合计1、基本生产车间 61 440 23 040 84 480其中(1)产品生产工人 57 600 21 600 79 200(2)车间管理人员 3 840 1 440 5 2802、辅助生产车间 6 400 2 400 8 800其中(1)机修车间 3 840 1 440 5 280(2)供电车间 2 560 960 3 5203、行政管理部门 6 400 2 400 8 8004、专设销售部门 3 200 1 200 4 400合 计 77 440 29 040 106 480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的计提和分配1、工资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薪酬的计算依据分别是什么?2、工资结算汇总表、其他薪酬汇总表如何编制?分配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的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A产品——B产品——C产品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供电车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学习情景四 其他费用的核算主要内容:一、其他费用的内容二、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三、利息费用、税金等的归集与分配(了解)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重点)1、折旧的计算2、编制折旧费用的分配表3、编制会计分录注意:折旧费不计入“生产成本”科目任务二 综合费用的核算学习思路综合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分配表账务处理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主要内容: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重点与难点)情景设置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辅助生产费用的特点辅助生产费用概述设置的账户辅助生产费用归集1、概念: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提供劳务的如修理、供电、供水、供风、运输等;生产产品的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等。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构成辅助生产费用。2、特点第一种归集程序是“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一样,一般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设置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立专栏或专行进行明细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科目核算,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科目进行归集,然后转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第二种归集程序是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核算,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3、归集程序及账户辅助生产明细帐单位:机修车间摘 要 原材料 外购 动力 工资及 福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水电费 保险费 办公费 其他 合计 转出材料费用分配表动力费用分配表人工费用分配表长期待摊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合 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企业进行的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其他部门服务的,根据受益原则,其发生的费用应由各受益部门承担,即应将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向各个受益部门进行分配。一二三四五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后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一、直接分配法1、直接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费用总额,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2 、特点是只对外(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单位)进行分配,而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之间提供的劳务。3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某辅助生产费用 该车间辅助生产费用总额的直接分配率 =该车间提供劳务总量— 其他辅助车间用量受益单位分配额=该受益单位耗用量×分配率〖基本案情〗武平钢制品厂工厂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14年6月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归集的本月辅助生产费用:供电车间为65 320元,机修车间为58 200元。〖产品、劳务供应情况〗M公司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和劳务数量见下表〖账户设置〗该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设“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各受益部门应承担的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案例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劳务供应量汇总表受益对象 供电数量(度) 修理工作量(小时)1、基本生产车间其中:生产产品用 120 000车间一般耗用 8 000 5 5002、辅助生产车间其中:机修车间 18 000供电车间 8003、行政管理部门 12 000 4 5004、专设销售部门 2 000合 计 160 000 10 800计算过程供电车间电费分配率==0.46(元/度)=5.82(元/小时)机修车间修理费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2014年6 月辅助车间 待分配费用 分配的劳务数量 分配率 分配金额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 行政管理部门 专设销售部门 合 计供电车间 65 320 142 000 0.46 55 200 3 680 5 520 920 65 320机修车间 58 200 10 000 5.82 — 32 010 26 190 58 200合 计 123 520 — — 55 200 35 690 31 710 920 123 520直接分配法一般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成本差额不大的企业根据上表,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55 2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5 690管理费用 31 710销售费用 92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5 32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58 200适用范围同学们试试采用编制T字形账户来反映辅助生产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归集与分配的金额是否相同呢?二、交互分配法1、一次交互分配法也叫做交互分配法,它是进行两次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法,一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和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接着,再将交互分配以后辅助生产车间的全部应分配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按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2 、特点是进行两次分配,先对内进行交互分配,再对外分配。3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交互分配费用分配率=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计算过程(1)步骤一:辅助车间之间的交互分配1、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0.40825(元/度)=5.39(元/小时)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2、某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接受的劳务供应总量×交互分配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应负担电费=18 000×0.40825=7 348.50(元)供电车间应负担修理费=800×5.39= 4 312(元)计算交互分配费用分配率计算过程(2)步骤一:辅助车间之外的对外分配1、计算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应分配费用总额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的应分配费用=0.4386(元/度)=6.12365(元/小时)机修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2、计算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供电车间对外分配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对外分配的应分配费用=65 320+4 312-7 348.50=62 283.50(元)=58 200+7 348.50-4 312=61 236.50(元)编制T字形账户计算该金额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2014 年 6 月 单位:元项 目 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 金额合计分配电费 分配修理费 分配电费 分配修理费数量(度) 金额 数量(小时) 金额 数量(度) 金额 数量(小时) 金额待分配费用 65 320 58 200 62283.5 61236.5 123 520劳务供应总量 160 000 10 800 142 000 10 000费用分配率 0.40825 5.39 0.4386 6.12365受益对象供电车间 800 4 312机修车间 18 000 7 348.5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 120 000 52633.9 52 633.9一般耗用 8 000 3508.9 5 500 33680.1 37 189行政管理部门 12 000 5263.4 4 500 27556.4 32 819.8专设销售部门 2 000 877.3 877.3合 计 7 348.5 4 312 62283.5 61236.5 123 520根据上表,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①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编制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 312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7 348.5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 312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7 348.5第一次分配后需要编制会计分录并记账;再计算第二次分配率,编制相应会计分录和记账根据上表,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②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 52 633.9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7 189管理费用 32 819.8销售费用 877.3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2 283.5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61 236.50相关科目的明细科目怎么写呢?三、计划成本分配法1、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的受益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2、其内容也是进行两次分配,先是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部门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费用,然后再将辅助生产部门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成本分配出去的费用的差额,即成本超支或节约差异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这种方法便于考核与分析各受益单位的成本,有利于分清各内部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成本分配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劳务计划单位成本比较准确的企业。步骤一:把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给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部门),并计算某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总和,编制辅助生费用分配表。步骤二: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成本及成本差异。步骤三: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4、核算步骤四、顺序分配法1、概念2、分配两次,如何分配3、适用范围4、编制分配表及分录注意教学方法:课前自学,分组讨论,虚心提问,师生交流与分享五、代数分配法1、概念2、如何解方程3、适用范围4、编制分配表及分录注意教学方法:课前自学,分组讨论,虚心提问,师生交流与分享、总结学习情景二 制造费用核算主要内容:一、制造费用的归集二、制造费用的分配(重点)一、制造费用的归集1.制造费用的概念 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是指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2、制造费用核算应设置的账户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制造费用” 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各车间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二、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应该按照车间分别进行,而不应将各车间的制造费用汇总起来,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统一分配。 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部门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的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总额制造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所用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所用分配标准之和分配制造费用,需要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行。常用分配方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年度计划分配法。 应借科目 生产工时 分配金额(分配率:1.05)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120000 126000基本生产成本 ——乙产品 80000 84000合 计 200000 210000举例: 制造费用分配表 车间:基本生产车间 单位:元(1)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分配率=210000÷200000=1.05(2)计算甲、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甲产品:120000×1.05=126000(元) 乙产品:80000 ×1.05 = 84000(元)(3)据制造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6000——乙产品 84000贷:制造费用 210000账务处理总结各种要素费用与综合费用的分配1、归集的思路2、分配的思路(归集的金额应与分配的金额相一致)3、编制分配表的方法4、会计分录借方有何区别,如何确定明细科目注意教学方法:课前自学,分组讨论,虚心提问,师生交流与分享学习情景三 生产损失的核算主要内容:一、生产损失的概念二、废品损失基础知识与核算二、停工损失基础知识与核算一、生产损失类别 含义 和生产成本的关系生产 损耗 主要指投入原材料的收缩、蒸发、 跑、冒、滴漏、自然损耗等。 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越多,投入量就越高,在生产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生产 废料 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等。 如服装业生产的边角布料、家具 制造业加工中的边材碎料、以煤 为燃料的企业未燃烧充分的煤都 属废料的范畴。 在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废料越少,产出越多,必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废品 损失 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 观原因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符合规 定技术标准而发生的额外耗费。 当投入量一定时,产生的废品越多,合格品数量则越少。废品损失多,必然增加合格品的成本。停工 损失 指由于机器故障及季节性、修理 期间停工而发生的耗费。 停工次数越多,停工时间越长,停工损失则越高,必然增加产品的制造成本。二、废品损失概述1、废品的概念2、废品的分类3、哪些情况不属于废品?注意教学方法:课前自学,分组讨论,虚心提问,师生交流与分享“废品损失” “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废品损失)”三、废品损失的核算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回收的废品的残料价值和过失单位或个人的赔款+-净损失转入产品成本1、账户设置2、归集的凭证:废品通知单3、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重点)可修复废品的废品损失(也就是废品的修复费用)包括为修复废品所发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业务核算题武平钢制品厂2014年6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完工A产品1200件,在验收入库时发现有20件是可修复废品。本月修复A产品领用甲材料600元,实际耗用工时50小时,小时工资费用分配率为22.33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为15元,经修复A产品已验收入库。按规定本月发生的20件可修复废品应由操作工人王强赔偿500元。思考并解决问题:1)、A可修复废品的损失是多少?包括什么?2)、如何编制相应会计分录?(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冲减废品损失、结转废品净损失)3)、比较“废品损失”账户金额与“基本生产成本—— A产品(废品损失)”金额是什么关系?4)、废品损失的发生导致“基本生产成本—— A产品(废品损失)”金额加大还是变小?如何防止废品损失的发生?4、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重点)1)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为已发生的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赔款等)2)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废品实际生产成本计算,另一种是按废品定额成本计算。业务核算题武平钢制品厂2014年6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完工B产品800件,其中验收入库合格品为795件,发现不可修复废品为5件。本月B产品实际生产费用为354 533元,其中直接材料205 200元(B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89 333元,制造费用60 000元。废品残料价值为500元,已交原材料仓库验收入库。思考并解决问题:1)、B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是多少?包括什么?2)、如何编制相应会计分录?(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冲减废品损失、结转废品净损失)3)、比较“废品损失”账户金额与“基本生产成本—— A产品(废品损失)”金额是什么关系?4)、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如果采用定额成本计算 和采用实际成本计算有何区别?5)、不可修复废品与可修复废品核算时的分录有何区别?四、停工损失概述1、停工损失的概念2、哪些情况不属于停工损失?“停工损失”五、停工损失的核算发生的各项停工损失应向过失单位或保险公司索赔的净损失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停工损失)”“营业外支出”“制造费用”1、账户设置2、停工损失的归集:停工报告单3、停工损失的计算(重点)停工期间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费用和制造费用 。业务核算题武平钢制品厂2014年6月基本生产车间由于设备故障停工2天,停工期间支付生产工人工资薪酬费用12 000元;由于外部供电线路故障停工2天,停工期间支付生产工人工资薪酬费用12 000元,损失材料费用2 000元,分摊制造费用8 000元。2014年6月该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由于设备故障停工损失12 000元计入产品成本,由于外部线路原因造成停工损失22 000元,供电局已同意赔偿8 000元,净损失14 000 元列作营业外支出。请核算停工损失等相关分录。会计分录如下:借:停工损失—基本生产车间 34 000贷:原材料 2 000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4 0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8 000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 000—B产品 4 000—C产品 6 000其他应收款—供电局 8 000营业外支出 14 000贷:停工损失—基本生产车间 34 000怎么算出的?到此为止,生产费用已归集到哪些账户?整个程序是怎样的?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情况?结合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思考。思考与总结山田大叔开了一间面食店,店铺是租来的,租期5年,每月支付租金6 000元;在开业前自行装修,装修费12万元;自添厨房设备,购买支出8万元;店员有山田大叔夫妻,每人每月3 000元、三个钟点工人每人每月1 500元;每月大概卖出5 000碗拉面。其它资料见书上。分组练习与讨论要求:1、先布置任务:由各位学生课后思考并搜集此案例资料。(考核个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2、下次课时把全班分成三组或四组,并选出每组的组长。3、由组长召集各组成员讨论一节课,并要求算出每碗拉面的成本,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讲解。(考核团队合作能力)4、第二节课,各组展示并讲解。(考核作为老板或会计的决策水平)5、教师进行评价。我比以前题解细心!更加珍惜时间了!做事更有耐心、更认真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