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保密工作 课件(共20张PPT)《秘书学基础》教学同步(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章保密工作 课件(共20张PPT)《秘书学基础》教学同步(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保密工作
第十二章
保密的含义与意义
章目录
保密的意义
1、保密工作联系到国家的命运
2、保密工作联系到国家的声誉
3、保密工作联系到社会的安定
4、保密工作联系到经济的发展
5、保密工作联系到领导者的安全
节目录
秘密的类型
3、按形态分:
A、原始秘密
B、再生秘密
2、按内容分:
A、政治秘密
B、军事秘密
C、涉外秘密
D、经济秘密
E、科技秘密
1、按秘密的层次分:
A、国家秘密
B、单位秘密
C、个人秘密
秘密的范围
1、 国家秘密的范围
(略)
2、 职业秘密的范围
所谓职业秘密的范围,是指职员在其职权范围内的业务活动中所知悉的秘密事项。秘书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其知密的范围相当广泛。
保密工作的内容
宣传和贯彻国家保密法规
加强保密检查
发展和应用保密技术
泄密案件的查处
保密纪律
不该说的机密 绝对不说
不该问的机密 绝对不问
不该看的机密 绝对不看
不该记录的机密 绝对不记
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机密
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机密
不在公共场合和亲朋好友面前谈论机密
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入机密文件和资料
不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传达机密事项
不携机密材料游览、参观、探亲、访友和出入公共场所
保密措施
1、强化保密教育
2、完善保密制度
3、严肃保密纪律
4、采用先进技术
5、加强队伍建设
保密方法
1、熟记范围
2、按章办事
3、弄清身份
4、判断来意
5、以礼拒绝
6、佯装不知
节目录
保密的相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A、任何保密都有时间性,此时的秘密事项,彼时就可能变成公开的消息;
B、任何秘密都有空间性,再绝密的事项,也必须有一定的知密范围;
C、密与非密都有一定的界限,超越了一定的界限,保密也就失去了价值。
公文的秘密
会议的秘密
信访的秘密
涉外的秘密
领导的秘密
通讯的秘密
案例分析一
某集团公司召开重要会议,对人事安排进行重要的调整,你作为筹备并列席会议的秘书,应如何做好会议保密工作机密
章目录
案例分析二
200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爆出惊天间谍案,全军工行业震动,作为典型案件接受保密教育
间谍是两个人,一个是派出所的警察,负责54所去海南试验的保卫工作,半路上被人家盯上,遂被策反,然后逐渐拉上了54所为所领导打扫办公室的20余岁小mm,两人沆瀣一气,从印刷厂、复印室、内部网上搞到了大量信息。破案后,安全部长说,这些资料给10000亿也不卖,几十年来对台电子斗争成果全部打了水漂,整个底朝天。此二人均已伏法。
事后54所被停业整顿,相当长时间被取消了军品研发资格。
《电子54所刘、龙窃密案》保密教育案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窃密与反窃密斗争日趋尖锐,窃密手段和方式方法日趋多样化,科技含量高,增加了保密工作的难度,形势严峻。
刘兵、龙向京窃密案启示我们,做好保密工作一定要从政治上、战略全局上,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重要性和隐蔽性,切实将保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每个人一定要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警钟长鸣,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更要警惕不为敌人利用,不为利益引诱一定要从严从细管理,不忽视细微环节,不忽视每一个人,消除保密工作" 盲区" 和"死角"; 一定要健全保密工作制度,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切实将保密责任落到实处。
要抓住关键环节,强化保密管理。一是把住重点部位。落实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职责, 细化和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保密措施,将具体的每项工作及每个环节落实到人头。对其他涉密部位,也要做到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二是管好涉密人员,重点是加强对涉密人员和可能涉密特殊群体和人员( 包括领导秘书,工勤人员,印刷厂职工,聘用的临时工作人员、保安人员, 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服务员、保洁员)的保密教育和管理。三是严格计算机网络和涉密载体的管理。对涉密载体,包括计算机(含笔记本电脑)、优盘、磁盘等要加贴标识,逐一进行登记造册,明确使用责任人,保证涉密载体始终处于监控之中。四是加强保密的监督检查,保密办要加强对各处室保密工作的检查,各处室也要建立经常性检查约束机制,坚持定期进行保密自检,查找隐患和漏洞,保证不出任何问题。
要以检查隐患漏洞,严密制度管理为重点,抓好各项工作: 查找薄弱环节、堵塞漏洞、制定措施活动, 以自查为主,进行必要的抽查。二是组织重点涉密群体(印刷厂职工、领导秘书等)观看《XXXX窃密案》保密、教育案例片, 要将教育活动精神传达至每个人,并组织适当讨论。三是印制保密制度汇编,进行宣传教育。
涉密文件、资料要统一交由保密文件资料销毁工作站集中销毁。
章目录
秘书学概论
案例分析三--某学院违规出售涉密文件资料案
2003年3月12日,北京市昌平公安分局在北京大学昌平分校应用文理学院食堂外一书摊上查获两捆文件,共计938份。其中机密级96份,秘密级339份。据摊主交待,这批文件是从北京某废品收购站买来的,经核查,文件是北京某学院等单位作为废品卖给废品收购站的,摊主从废品收购站买下后准备转手倒卖。其中属于北京某学院的文件、资料301份(机密级95份、秘密级13份,已经解密或非密193份),其余637份无法查实归属。事后,某学院党委给予当事人李某行政处分,北京市教育工委给予北京某学院党委、纪委通报批评。
章目录
案例分析四--海南席世国窃密案
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原助理调研员席世国,被境外情报机构收买,从1996年7月至1997年3月的7个多月时间里,多次利用省政府某些部门保密工作和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获取近百份秘密文件和内部材料,提供给境外间谍分子,从中获得美元4300元、台币14万元、人民币6600元情报酬金及其他酬物。他的行为,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极大危害,影响十分恶劣。
1997年3月,海南省国家安全机关根据掌握的线索,一举破获这起由境外和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相勾结的窃密案,将席世国、熊某逮捕归案。被国家安全机关逮捕归案后,席世国仍然抱着侥幸心理,编造谎言,避重就轻,说他“只是为赚点钱,搞点报纸上公开登过的材料”,还企图掩盖在曼谷与情报机构头目见面一事。当审讯人员出示“杨总”写给他的那封信时,他见事已败露,捶胸顿足,丑态百出。
窃密活动发生在省政府机关内部,这不能不说我们思想上的麻痹、保密观念的淡漠和管理上的漏洞让敌人钻了空子。应该说,省政府办公厅从一般工作职责到具体工作制度,从“三密”文件收送、阅读、使用和管理到文件资料的复印,从文件材料归档到文件档案阅览等方面的规定不可谓不细,不周到。席世国所在的部门,也另有专人负责收文登记、文件资料整理存档工作。遗憾的是,这些规定大部分都停留在纸上,没有贯彻落实,就是那份绝密级文件,也被随意摆放在办公桌上,而被席世国轻易地将文件复印带走。
省政府总值班室本是中枢要害之地,然而,席世国竟能多次带熊某进出总值班室。不仅如此,席世国通过非法手段为熊某办理了机关出入证和车辆通行证,凭着这些证件他可以自由进出省政府办公楼。
熊某多次在上班时间到席世国的办公室,席世国周围一些人也知道熊某是境外人员。席世国月薪1000余元,却开着一辆日本产轿车。对于这些,没有一个人引起注意或者警觉,更没有人向保卫部门或安全部门反映。
其实,席世国的手段并不高明。我们有关部门、单位如果真正按制度办事,席世国那些已经做了的事情就很难或者不可能做成。如果多些留意,多些警觉,多些思考,就不难发现席世国身上的疑点并深究出问题。
如今,海南席世国窃密案的查处工作已划上句号,席世国被司法机关判处无期徒刑,其它有关人员也受到相应处理。但是,保密与窃密的斗争并不会停止,相反,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这种斗争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章目录
案例分析五--某研究所绝密文件失控案
2002年9月,某研究所报告:一份绝密级文件查无下落。经查,2001年8月初,该所收到文件后,所领导在文件上作了批示。8月中旬,文件由所科技处转给了第一研究室。8月底,该所有关人员因工作需要查找这份文件时,发现文件下落不明。
12月,该所有关人员因工作需要再次查找这份文件,仍未找到。但是,此事件未引起有关人员和领导的重视。2002年4月,所保密室催收这份文件时,第一研究室才组织在全室范围内查找,并于6月10日向所保密办报告了文件失控的情况。8月下旬,该所在再次组织查找仍未找到的情况下,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了此事。至此,此文件失控时间已长达一年。该所上级主管部门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向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报告了有关情况。在有关部门督促下丢失文件于10月底找到。
绝密级文件失控制长达一年之久,暴露出该所保密工作中存在制度不严、管理混乱的严重问题。2003年1月,该所经研究决定给予主要责任人第一研究室组长杨某、研究室文件管理人员张某行政记过处分;给予研究室副组长黄某行政警造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副所长张某行政警告处分;免去负有领导责任的何某副所长职务。
章目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