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指导及例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指导及例文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课前解析】
本单元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确定中心,写一篇习作。旨在培养学生“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的习作能力。本次习作是在通过精读课文感知、领悟写法,借助“交流平台”梳理写法,通过“初试身手”初步练习选材的基础上,对本单元习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在“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教材安排了《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提供了更多模仿范例。
本单元习作,以汉字的内涵引出话题,提示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教材提供了“甜、乐、泪”等12个汉字供选择,主题范围广、材料来源自由,突出了“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习作要素。习作时,学生可以从教材提供的字里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其他的字;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教材提示学生完成习作的思路:第一,选定汉字,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第二,用拟提纲的方式选择材料,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围绕中心意思选择适合的材料是本次习作的关键,教材提示学生在写之前借助提纲判断,写之后与同学交流,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并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3.与同伴交换习作,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能围绕一个意思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教学难点】
选择的材料要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解读习作要素
1.情境导入
教师导入: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汉字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一个汉字,同学们表演相应的感受。
听汉字表演感受。
冷 乐 忙 寻 迷
2.阅读习作要素,了解习作重点
(1)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先来翻开单元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本单元的习作素养是什么。
预设: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选择一个感受深刻的汉字,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习作普遍有着畏难情绪,汉字游戏既可以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也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二、呈现话题,明确习作内容
1.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从下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2.写之前,可以拟个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写完后,请同学读读,看看他能不能体会到你写的中心意思。
可以用你选的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另外拟一个题目。
3.汉字展示:
甜 乐 泪 暖 悔 望
迷 妙 变 忙 寻 让
教师提出问题:你对哪个汉字最有感触?它有哪些丰富含义?
方法指导:
一词多义法:望——看、盼望
加字组词法:迷——迷惘、迷恋
情感转移法:寻——寻物→寻自己
三、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本次习作的重点吧。
预设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写一篇习作。
预设2: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一定先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写一篇习作。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最后,不要忘记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师板书:感受最深汉字 围绕中心意思 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内容、习作重点及具体要求。)
四、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
1.根据习作提示,指导学生选材
(1)回顾教材中作者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单元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盼》中作者选择的方面和事例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师提问:《夏天里的成长》《盼》这两篇文章作者围绕什么中心意思写的?
预设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预设2:盼。
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习作提示中的都有哪些变形吧。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习作提示中作者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旨在让学生明确这两篇文章作者围绕什么中心意思写的,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交流与分享的兴趣。)
(2)交流对不同汉字的感受
预设1:我对“甜”字最有感触,“甜”可以让我想到甜美的歌声、甜蜜的生活、内心的甘甜、香甜的食物。
预设2:我对“望”字最有感触,“望”可以让我想到为看望病人、盼望新年、对生活充满希望。
预设3:我对“迷”字最有感触,“迷”可以让我想到喜爱、困惑。
(3)习作提示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
教师提出问题:思路打开了是好事,但是我们要选定一个中心,深入进去。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呢?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从下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可以写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想象故事。
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4)巧用导图,总结思路
教师引导:根据这个思维导图,我们知道了什么内容呢?
预设1:汉字有本义和引申义两层意思。
预设2:确定好中心,围绕中心可以根据想象内容写故事,也可以根据生活经历写事例。
2.指导学生照样子,说一说你要围绕哪个汉字来写
①学习小伙伴选取的汉字
学习小伙伴1:我选取的汉字是“悔”,围绕这个字,我会写自己总是浪费时间,没有好好学习,以致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学习成绩落后,真是悔不当初啊!
学习小伙伴2:我选取的汉字是“暖”,围绕这个字,我会写班上有一个邋遢的同学,大家都不愿意接触他,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这个同学,让他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温暖了全班同学的心。
学习小伙伴3:我选取的汉字是“美”,围绕这个字,我会写梦见自己乘坐太空飞船飞往太空后所看到的神奇、美丽的景象。
②我想选取的汉字
我选取的汉字是 ,围绕这个字,我会写 。
学生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说清楚自己选取的汉字,并说明要写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小伙伴的表达与分享,让学生明确自己选取的汉字,说明要写的内容,并勾连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教师过渡:同学们想选取的汉字可真不少,内容也很丰富。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将汉字与内容有机融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学一学写作方法吧。
五、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方法
1.怎样才能更好地将汉字与内容有机融合
(1)先有字,后有事例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以“长”为字眼,紧扣“成长”这个话题,突出“夏天里的成长”这个关键点,描写了夏天各种事物都在迅速地生长,从而告诉我们要把握机遇,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课文围绕中心意思,“长”字与“长”的内容融为一体,中心突出,层次清晰,内容具体。
(2)先有事例,后有字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写了作者初得雨衣,急于想要穿出来试一试,一直等着下雨,却一直偏偏不下雨,终于下雨却又不能外出。在这种执着的期待与反复的失望里,自然而然地突出一个“盼”字。
2.怎样表达中心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主要思想,以及主要表达的情感和观点。围绕中心意思表达,就是要提取文章的主题,紧贴这个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来写
教师提问:本文围绕“成长”这个中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预设:围绕“成长”这个中心,作者从植物和动物两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围绕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了表达中心意思,我们有时可以选择两个或多个事例来写,每个事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达的中心相同。


教师提问:这两则事例,分别围绕“盼”写了什么?
预设:事例一写的是“我”盼变天,事例二写的是“我”盼雨赶快停下来,留到明天再下。两则事例都是围绕“盼”字来写的,不仅将“我”的心理变化写得很有趣,还将一个矛盾与淘气的“我”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3)巧妙点明中心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围绕中心意思来表达,最重要的是如何点明中心,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过渡句中点明中心;二是在事例变化中反复突出这个中心字。比如课文《盼》就属于后者。再如“爸爸不但在生活上‘变’,而且在学习上也‘变’。通过‘变’,我发现了爸爸具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就是运用过渡句点明中心,将上下文有机地衔接起来。
(设计意图:体会如何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围绕中心,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巧妙点明中心的方式表达中心意思。结合课文典型语段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如何围绕中心表达意思,让内容表达更加真实可感。)
3.借助片段学技法
教师过渡:学习完这么多推荐方法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学习小伙伴写的片段吧,边读边分析小伙伴们运用了哪些技法。
片段一
我的爷爷是个戏曲迷。他有一天听戏听得太入迷,竟然忘了回家。那天爷爷“消失”了一下午,手机也没带,晚上八点多了还没回来。想着那些老人走丢的“寻人启示”,全家人都急了!我和奶奶留在家里,其他人拿着手机就出门找爷爷了。没过多久,奶奶的手机就响个不停,一会儿爸爸问“回来了没有 ”,一会儿妈妈问“回来了没有”……奶奶又急又累:“回来了我会告诉你们的,你们找到了就告诉我,不要一直打电话!”
时间一晃就到了九点半,大家心里都火急火燎的。奶奶先撑不住了,气鼓鼓地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说:“不找了,找到了也不让他回家!”
预设1:通过写爷爷听戏入迷、天黑未归,突出了爷爷对戏曲的迷恋程度之深。
预设2:描写全家人因为爷爷久出未归的焦急不已。
预设3:详写奶奶的反应,突出了奶奶对爷爷过度迷恋戏曲的不满,烘托出爷爷对戏曲的迷恋程度之深。
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继续看一下片段二,边读边思考小伙伴运用了哪些技法,片段中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
片段二
妈妈打开了我的房门,刚准备“河东狮吼”,看到我已经从床上爬起来,脸上立刻多云转晴,快速地说:“起来了就赶紧穿衣服!”
我赶紧穿好衣服,麻溜地洗脸、刷牙,一阵风似的冲向餐桌,这才感觉时间不够。即使我狼吞虎咽,也没能将早餐全部塞进嘴里,我还来不及擦嘴就被妈妈一把拽出门去。
我匆匆忙忙离开家,匆匆忙忙地坐在车上。这时,我发现嘴里衔着食物的鸟妈妈快速地消失在我的视线外,街道两旁的小店早早地开了门,人们如云聚云散,似潮起潮落,慌慌张张,风风火火。
预设1:片段以“我”的训练有素反映出妈妈的习以为常,突出日常生活中的“忙”。
预设2: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早晨的“忙”。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习小伙伴所写的片段进行解读,旨在让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的写作技巧,通过评改习作片段,为完成和修改整篇习作作铺垫。)
六、佳作欣赏,学习技巧
教师过渡:在学习完选材方法和写作技法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例文《悔》。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思考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泡在图书馆里,整整一天!看书看得头昏脑涨之际,一支小巧玲珑的笔映入眼帘,我心中万分欣喜!正在留恋之际,摸摸口袋,却身无分文。正准备离开,却邪念顿生,脑子里闪过了一个罪恶的念头——“偷”!正准备实施,背后却伸来一只手,我心中惊恐万分!一回头,竟是售货员!带着笑脸,问我需要什么,我匆忙之间答道:“随便看看……”窥探着售货员离去,才把笔带走……
刚出大门,便放声大笑,仿佛看穿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笑着笑着,竟然感觉有一颗晶莹透亮的东西从眼角滑落……
回到家里,望着那棵紫丁香,闻着它那淡淡的馨香,沁人心脾,散发着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提醒我做错了……
辗转反侧后的清醒,迫使我将这支笔还回去。我的确也这么做了,忘记了当时说了些什么,只依稀记得我心中的后悔和满脸的羞愧。
出了大门,我依旧放声大笑,嘲笑自己,嘲笑自己的行为,嘲笑自己的错误,嘲笑自己像书中的人一样,同样拥有那污秽可憎的灵魂……
回到家后,我还在想着这件事,后悔难当,难以忘却,萦绕在脑际。久久地,蕴含在花香中,不肯飘散……
我懂得了,诚信,乃为人之本。如果有一天,一个人失去了所有的诚信,那么,他也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世界,失去了自己,那他,一定会追悔莫及……
各小组汇报交流,全班评议。
预设1:先写事情的起因:“小巧玲珑的笔”诱发邪恶的贪念。
预设2:“万分欣喜”“惊恐万分”“放声大笑”写出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
预设3:再写事情的经过:围绕中心意思“悔”,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1)写紫丁香的馨香,是对错误行为的提醒,让人警醒。(2)写辗转反侧的思想斗争,让人后悔。(3)写改正错误后的放声大笑,是对自己灵魂的剖析,表达悔恨之意。(4)再次写紫丁香的花香,是对知错就改的褒奖。
预设4:最后写事情的结果:点明习作的中心意思“悔”,并且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诚信,乃为人之本。
……
(设计意图:展示学习小伙伴的佳作,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对本篇习作方法和技巧的分析,旨在让学生参考与借鉴,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2)这篇习作通过叙述小作者偷笔并在认识到错误后主动归还的故事,表达了小作者的悔恨之意,并且道出了一个深刻道理:“诚信,乃为人之本。”文章富有内涵,引发读者思考。
七、巧拟题目,学列提纲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为本次习作拟题?
预设1:直接选用汉字拟题。例如:《泪》《妙》《悔》。
预设2:围绕所选字的中心意思拟题。例如:《甜蜜往事》《我真后悔》
2.依照范例,学习写作提纲
教师引导:写作前拟好提纲,不仅能够厘清写作思路,还能让作文的结构清晰。
出示写作提纲范例,思考:怎么列一个完整的写作提纲?
结合课件,交流如何列写作提纲,列提纲时你打算观察什么事物?它有哪些明显的变化?你打算分几个阶段写出变化?每个阶段你重点写些什么变化?使用什么方法来写?你是否已经储备好了相关知识?你打算拟什么题目?
师生讨论并归纳: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写一篇习作。
(2)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完善提纲内容。
八、积累素材,动笔写作
教师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汉字,怎样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如何让我们的习作语言优美,让我们的文章结构别出心裁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习作素材,请大家读一读。
学生自主阅读习作素材。
学生按照拟定好的习作提纲,动笔完成习作。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例文赏析)
【教学过程】
一、分享习作,展开评论
写好习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中心意思是否明确。
2.是否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3.重点部分是否写生动具体了。
二、佳作欣赏,全班共评
1.例文一:变
师生共读,读后交流:
这篇文章哪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
交流、讨论:
教师总结:小作者紧紧围绕“变”字,把两年前的小区环境和现在的小区环境进行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家乡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本文以问题开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中间描写美丽的环境,点出变化的原因;结尾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2.例文二: 怕
指明学生读,读后交流 :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哪里?
预设:
(1)开篇点题。总写拔牙的感受。
(2)先声夺人。对话描写,交代事情的起因——去拔牙。
(3)人物描写。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对拔牙的恐惧。
(4)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害怕的心理。
(5)夸张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我”看到拔牙工具后害怕的心理。
(6)详略得当。略写“我”拔牙的经过。
(7)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怕。
教师总结:小作者紧紧围绕“怕”字,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拔牙的深刻感受。文章对小作者到医院后害怕的感受进行了具体描写,对拔牙的经过几笔带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例文三:奇妙的小窍门
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交流。
预设:
(1)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2)想象丰富。符合孩子天真的想象力。
(3)动作描写。叙述自己刷鞋的情形,描写细致到位。
(4)用词准确。表现了奶奶的阅历丰富。
(5)照应前文。鞋子变白,突出窍门之妙。
(6)总结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感悟深刻。
教师总结:小作者选取生活中刷鞋这件小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我们详细叙述了刷鞋的经过。小作者先写自己在刷鞋中遇到的困惑,再写向奶奶请教后的惊喜。可是他仍不满足这些,继续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善于动脑、勤学好问的优秀品质。
(设计意图:欣赏优秀例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写作的方法,写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三、小组合作,评议修改。
习作原文:童年趣事
1.小组內自由读习作原文然后依据清单,给出意见。
(1)我的修改建议是:______。
(2)这篇文章最吸引我的段落是:________。
小组內共同修改习作。
2.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学生对比阅读体会。
四、欣赏名家作品

教师诵读,学生欣赏。
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文章以“笑”为主题,用清新隽丽、自然凝练的语言串联起三个场景,其共同点是都有夜的静谧、雨后的清新和月的淡光,而笑的主角又是不同的,分别是安琪儿、儿童和老人,体现了冰心关于爱的哲学,一种朴素的不需要回报的爱。
五、课后作业
回家继续修改习作。
【例文】

今天,妈妈带着我回姥姥家。我们已经两年没回去了。坐在车里,我思绪万千:姥姥家的小区如今怎么样了?环境有变化吗?人们爱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吗?
不知不觉,车停了下来,我们已经到了小区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大的杨树,微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唱着动听的歌,好像在欢迎我们回家。我跳下车,往里面跑去,小区内是平坦的水泥路,弯曲的小路两旁布满了草坪和花坛,一条蜿蜒的人工河,水流清澈见底,不时有小鱼跳出水面。凉亭内,红漆的柱子,绿漆的长椅,人们坐在里面欣赏景色,谈论家常。你瞧!一位老奶奶正带着孩子在花丛中悠闲地散步呢!
变了,真的变了。我一边走,一边感叹。红的、黄的、粉的墙壁刷得干干净净,再也没有涂抹的痕迹了。两年前的这里,垃圾遍地,污水漫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人们一刻也不愿在院里停留。
来到姥姥家,我问了姥姥一连串的题。看着我满脸的疑问,姥姥告诉我:“人们刚搬进新民居时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扔垃圾,让这里变得又脏又臭。慢慢地,人们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没有一个人是快乐的,人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于是,人人开始种树栽花,清理垃圾,处理污水,擦掉污点。渐渐地,人们都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现在,这里变成了美丽的花园小区了。”
我真为家乡环境的变化感到自豪,我爱美丽的家乡。

今天是个可怕的日子,因为我要去医院拔牙了!
“兰兰,快点儿起床!”“今天不是星期六吗?起这么早干吗呢?”我睡眼蒙眬地回答道。妈妈亲切地说:“你有新牙长出来了,得把外面那颗牙拔掉!”“什么?”我一骨碌爬起来,睡意全无,苦苦哀求道:“妈妈,拔牙太可怕了,还要流血,别去了……” “不行!快穿衣服!”我极不情愿地穿上衣服,吃过早饭,跟着妈妈去医院拔牙。路上,我不停地问妈妈拔牙有多疼,但妈妈都没有回答我。
到了医院,一股刺鼻的药味猛地向我扑来,还传来一阵阵的哭声,我不由自主地打冷战,真想扭头往回跑。可是我的两只脚好像有千斤重,挪动一步都是那么艰难,心想:老天哪,求你别让我拔牙了,我以后乖乖地听话。
可事情根本不由我说了算,妈妈拉着我向牙科疾走而去。
到了牙科,只见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手里拿着一把银光闪闪的老虎钳,面带微笑。看见那银色托盘中的钳子、镊子,我好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窖中。
看着拔牙的小孩儿一个个活蹦乱跳地进去,号啕大哭地出来,我更是害怕。终于,“世界末日”来临了!我鼓起全身的勇气,战战兢兢地躺在床上。这时,医生拿着钳子飞快地伸入我的嘴巴,迅速地夹住那颗乳牙,吓得我赶紧闭上眼睛,张大嘴巴。“一、二、三”,只觉得医生用力一拔,牙齿离开了我的口腔。那颗牙好像要报复我似的,让我疼得哇哇大哭。
唉,拔牙的滋味真不好受,我现在想想还觉得怕呢!
奇妙的小窍门
我喜欢穿白色的球鞋,它让我充满活力,但是也给我带来了烦恼。
因为我生性活泼好动,白球鞋还没穿两天,上面就布满了黑色的小污点。这些小污点好像在嘲笑我:“大懒虫,这双鞋马上就成为我们的地盘了,有本事来消灭我们哪!”看着那“嚣张”的污点,我不甘被小看,脱下球鞋,学着妈妈的样子刷起来。
白球鞋虽然穿着漂亮,但清洗起来真让人头疼。我接来一盆清水,把鞋浸泡在里面,拿起刷子先里里外外刷一遍,再往上面撒了一些洗衣粉,我用力地刷着,最后又清洗了一遍,放在窗台上曝晒。第二天,看到我刷的白球鞋,自己都傻眼了。窗台上晾晒的白球鞋一块白,一块黄,真像一个丑娃娃。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抓耳挠腮,想了一会儿,也没想明白,还是去向奶奶请教吧!她可是个生活高手,对日常生活中的“疑难杂症”都能“对症下药”。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奶奶。奶奶告诉我要先把白球鞋刷干净,最后一遍用白色牙膏刷,清洗后再用一层卫生纸把白球鞋包好,放到通风处晾干。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重新刷洗了一遍。第二天,我一看,奇迹发生了,鞋上的黄印不翼而飞,鞋子变得雪白雪白的,真奇妙哇!
鞋子为什么会变白呢?我打开电脑,从网上查阅资料。原来在白鞋上包一层卫生纸,不仅可以吸收掉鞋中多余的水分,让鞋干得更快,而且卫生纸中含有漂白物质,可以把球鞋上的污渍漂白。
多么奇妙的小窍门哪!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并且亲身实践一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