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有你,真好》习作指导及例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有你,真好》习作指导及例文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有你,真好
【课前解析】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习作的题目是“有你,真好”,这与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紧密相关。习作的要求——“通过事情写一个人”,是写人文章的基本要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则是对六年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所叙述的事情,能够抒发自己的真挚情感。
《有你,真好!》是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全命题作文,训练的是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且较为熟知的人、物、景的体验与感悟。其中“你”是本次习作的对象,要求学生通过事情,写出这个“你”的“好”。题目中的关键词是“真好”。“真好”是一种自我感觉状态,其表现出的内容应该是使人愉悦的,令人奋发的,激人向上的,引人向善…这是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更是一句积极向上话。学生在生活中肯定能找到这样的材料,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去思考,发现身边的感动,然后发自内心,充满深情地吐出心声:“有你,真好!”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个人,运用第二人称叙事,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
2.能通过对印象深刻场景的描述,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叙事的能力,力求叙事具体、生动。
【教学难点】
叙述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情境导入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过很多让你感动、给你温暖、为你指明方向的人……让我们一起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忆给这些人我们带来影响的瞬间,并由衷地说一声:有你,真好!
2.写作要求
选择一个人,通过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叙写与这个人有关的事情,运用第二人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做到细节真实,情感动人。
板书课题:《有你,真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材料。)
二、用心构思,列出提纲
过渡:“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
出示:
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
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比较深?
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针对以上问题,小组内的同学自由发言,相互交流。
过渡: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把事情写具体了,是不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如果有可能,把这篇习作与文中的“你”分享。
提示:运用第二人称表达。
教师指导:
1.选择一个让你觉得有他“真好”的人。
2.描写具体的事情与场景,注重细节描写。
3.融入自己的情感。
4.以第二人称的写法来写。
过渡: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
师生共同讨论。
预设:
1.对自己有影响的人
2.对集体有贡献的人
3.有趣的、给人带来快乐的人
过渡:思维导图运用于习作,可以为习作提供好的构思,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习作的架构。
依据思维导图,参考学习小伙伴的叙述,练习口头表达。
学习小伙伴1: 我最想说“有你,真好”的人是袁隆平爷爷,因为袁爷爷为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学习小伙伴2:我最想说“有你,真好”的人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因为他带我们度过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
学习小伙伴3:我最想说“有你,真好”的人是我的同桌,因为她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我们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照样子说一说:
我最想说“有你,真好”的人是 ,因为 。
(设计意图: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三、多向互动,学习技巧
(一)过渡:为什么觉得“有你,真好”?若只喊口号,则内容空泛,没有可读性。“真好”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烘托出人物形象,表达情感。选择一个好的事例便成功了一半,因此在事例的选取上,我们绝对要慎之又慎。
那么怎样才能清楚、具体地表达“真好”呢?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学一学写作方法吧。研读课文片段,学习写作技巧
1.亲身经历,感触深刻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是如何表达“真好”的呢?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师提问:作者的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
预设:对于少年的作者而言,读书不过是囫囵吞枣,因此在伯父问她的时候,她只能“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好在伯父并没有责怪她,而是以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她读书太马虎。作者感受到伯父对她的关心以后,“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事例恰当地表达了“有伯父,真好”的情感。
2.对比明显,突出转变。
教师出示《少年闰土》片段。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少年闰土》)
教师提问:在这个语段中,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写自己的情感的呢?
预设:这三段话穿插在闰土讲新鲜事的过程中,突出了“我”的孤陋寡闻和闰土的见多识广,写出了“我”对农村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也写出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这一组鲜明的对比,通过闰土的讲述打开了“我”的眼界,突破了“我”原来认识的限制,表达了“有闰土,真好”的情感。
3.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
教师指导:在习作中有时会写多个事例,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件事情都详细叙述清楚,因此一般采用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所写的几件事,有具体描写,有概括交代,详略结合。
(二)过渡:学习了怎样才能清楚、具体地表达“真好”,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课本学习怎样让“你”的形象更加鲜明吧!
1.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教师出示《少年闰土》片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闰土》)
作者是如何描述少年的形象的呢?
预设:片段以刺猹为“点”,以月夜看瓜为“面”,在“深蓝的天空”与“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之间,“一轮金黄的圆月”“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寥寥数笔,烘托出一个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
2.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检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管贼么?”“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少年闰土》)
教师指导:片段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闰土的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将闰土月夜看瓜刺猹的场景描写得富有画面感,既写出了他的纯朴、善良,又写出了他身手敏捷。
(三)借助片段学技法。
教师过渡:学习完表达方法后,我们一起去看看学习小伙伴写的片段吧,边读边分析小伙伴们运用了哪些技法。
片段一:
在繁华的城市,初来乍到的我面对一切都感到很陌生。正当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你察觉到了。你每天早早地送我去上学,带我熟悉学校周边的环境;你每天都提前来接我,在校门口一等就是半个小时,生怕我因为看不到你而焦急。当我惶恐不安时,你即使疲惫不堪也会笑容满面,我对新环境的恐惧一点点地消失不见,我的心里也越来越踏实。窗外的风在枝头跳舞,我经常满眼含笑。爸爸,有你真好!
预设1:写出了“我”内心的无奈,为下文叙事作了铺垫。
预设2:片段突出了爸爸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疼爱。
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继续看一下片段二。
片段二:
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一不小心,脚下一滑,大脑一片空白,摔倒在了地面上,疼得我龇牙咧嘴,忍不住一声声地惨叫着……
闻声赶来,因为太过着急,重重地摔倒在我面前,嘴角溢出了鲜血。你浑然不顾自己的疼痛,艰难地站起来走到我面前,紧张地关心着我,确认我没有伤到骨头以后才慢慢地扶起我,叫同学把我送到了医务室……每当想起这件事,我的内心都很温暖,对你充满了感激。
预设1: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了“我”摔倒后的惨状。
预设2:写出了“你”的急切和对“我”的关心。
预设3:通过对“你”的动作、神态描写和对“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你”对“我”的无私帮助和“我”的感激不尽。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习小伙伴所写的片段进行解读,旨在让学生明确写作过程中要抓住重点。)
四、佳作欣赏,学习技巧
教师过渡:在学习完选材方法和写作技法后,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例文《有你,真好》。一起来读一读习作例文,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有你,真好
飘逸的梦中,总有你优雅的身影出现;美好的生活中,总能听见你的迷虫们在高谈阔论;美妙的写作中,总是你让我文思泉涌。——有你,真好!
是你给我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遨游在童话王国之中。当睡美人获得新生时,我感觉到黎明的曙光也为之降临;当孙悟空打败了妖精时,我感觉到灿烂的流星也为之喝彩;当福尔摩斯巧妙地破解了一个个疑案时,我感觉到艳丽的花朵也为之绽放笑容。——有你,真好!
是你把我带入名著的世界,让我如身临其境,与之探索。当我来到精雕细琢的大观园,望着那终日哭哭啼啼的林黛玉,我霎时明白了贾府的封建与腐败;当我来到热闹的意大利学校,再看看校园里温馨的场景,看着逐渐成长的安利柯,我知道了爱对一个人的教育是多么重要。——有你,真好!
是你把我带往遥远的古代,让我畅游在各大名人之间。当我来到兵荒马乱的秦朝末年,我感受到了项羽自刎时的无奈;当我来到波涛汹涌的汨罗江边,我感受到了屈原投江时的酸楚;当我来到春秋末年,我感受到了百家争鸣时各家独特的思想;当我来到国泰民安的唐朝,我感受到了贞观之治下的安定与繁荣。——有你,真好!
是你,带给了我无尽的想象;是你,给予了我历史的博大精深;是你,奉献了自己全部的内涵,使我受益匪浅。——有你,真好!
书——有你,真好!
预设1:开头部分用一组排比句,句式整齐,情感强烈,引人入胜。
预设2:作者并不急于点明“你”的身份,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预设3:中间部分,用一组并列段群,显得内容具体,层次分明。
预设4:每段末尾的“有你,真好”营造出了回环往复的效果,让人感到情真意切。
预设5:结尾才点明“你”指的是书,出其不意,新颖别致。
教师小结:这篇习作例文结构精巧,语言流畅,角度新颖,写法特别,尤其是在文章的末尾部分才点明了“你”不是指“人”,而是指“书”,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中间部分每段都按总分结构安排,内容具体,层次分明。每段末尾都写“有你,真好”,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设计意图:展示佳作,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写法,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五、巧拟题目,学列提纲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为本次习作拟题?
预设1:1.直接用习作题目。例如:《有你,真好》。
预设2:2.如果描写的对象是长辈,可以把“你”改为“您”。例如:《有您,真好》。
2.依照范例,学习写作提纲。
教师引导:写作前拟好提纲,不仅能够厘清写作思路,还能让作文的结构清晰。
思考:怎么列一个完整的写作提纲?写作提纲由哪些部分组成?
结合课件,交流如何列写作提纲,重点引导中间部分要分段罗列,详略得当。
示例展示:
A.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B.中间辅导我功课:严格要求我;照顾受伤的我。
C.结尾呼应开头,写出感受。
出示提纲案例,全班学习。
3.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列完提纲后,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完善提纲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列提纲,学生梳理了写作思路,在写文章时思路更清晰。)
4.学生修改提纲。
六、课堂总结,动笔练习
今天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说写起来非常的生动。希望今后,同学们多留心观察,写作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交流。
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小,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习作素材,请大家读一读。
学生读习作素材。
你打算用上哪些优美词语呢?你打算用哪种方式开始习作的开头呢?又以哪种方式结尾呢?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按照拟定好的习作提纲,构思、开始我们的习作吧!
学生动笔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有你,真好
事情具体
感情真挚
第二课时(例文赏析)
【教学过程】
一、交流讲评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写“有你,真好”,如何列提纲,并亲手写了文章,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评修改一下咱们的习作。
评价标准: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断。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发现表达问题。
问题:语句欠通顺,有较多错别字。
(1)出示语句欠通顺,有较多错别字的学生习作,全班帮助修改。
(2)小组合作互改。
2.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同学们可以对照评价标准,修改自己的文章。
(设计意图:给出具体评价标准,以评促改。)
二、例文赏析
例文一 :有你,真好
师生共读,读后交流: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
预设:
(1)通过对话,点明写作对象。
(2)通过外貌描写,来描写赵鹏程的外貌特点,生动传神。
(3)紧扣“良师”,写赵鹏程帮“我”补习功课,表现了他的乐于助人。
(4)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出赵鹏程不服输的特点,遇到困难坚持不懈。
(5)结尾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中心。
教师总结:小作者对赵鹏程的外貌、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具体,紧贴文章中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乐于助人的人物形象。文中中心句的使用,使文章结构清晰明了。全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情感真挚。。
例文二 :有您,真好
自由读,小组讨论交流:短文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预设:
(1)开篇点出王老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以笑声引出下文。
(2)运用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王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语言诙谐幽默。。
(3)以笑声结尾,照应开头,结构完整,深化主题。
教师总结:小作者选取两件典型事例,表现出王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文章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王老师的语言艺术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知识,理解知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王老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文章主题。
例文三:有您,真好
自由读,然后小组内点评文章。
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
(1)设置悬念,以“厨神”的身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运用感官描写,从视觉、嗅觉、味觉多个角度描写炒土豆丝,突出其色香味俱全。
(3)“爷爷做的菜不仅好看、好吃,还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使段与段的内容衔接紧密。
(4)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习作主题。
教师总结:这次习作,小作者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厨神”是自己的爷爷,而是先介绍了爷爷的外貌特点,设置悬念。文章详略得当,言之有序,将爷爷“会做菜”的特点表现得很充分,尤其是在展示鲜美的土豆丝时让人垂涎三尺。文章语言诙谐幽默,读起来轻松愉快,趣味盎然。
(设计意图:欣赏优秀例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掌握写作的方法。)
三、共同评改习作
习作原文:有您,真好
1.学生讨论、交流是否符合本次作文要求:选择一个人,通过描述印象深刻的场景,叙写与这个人有关的事情,运用第二人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触,做到细节真实,情感动人。
2.提出修改建议。
3.根据同伴的意见,小组內共同修改习作。
4. 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学生自由阅读、体会,欣赏修改后的精彩语段。
四、欣赏名家名篇
白老师,你是我的朱砂
师生齐诵。
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从这篇文章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全班品评。
教师总结:作者选取自己小学刚入学时与白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来表达对白老师深切的感激之情。白老师鼓励性的提问,让“我”由一个不自信、胆怯的幼童感受到被重视和喜爱,从而对知识的追求伴随终生,这就像是点朱砂一样让我从此开蒙。文章语言颇有童趣,真实生动,感人肺腑。
五、精益求精
1.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再次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有不断修改,我们的作文才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写作水平才会越
来越高。下面请展示我们的习作,并加以修改。(学生把习作展示出来,大家提出修改建议)
2.规范出示誊写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誉写习作。
誊写要求:
(1)看一句、写一句;
(2)注意标题、段落、标点符号的格式正确;
(3)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将习作誊写清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例文】
有你,真好
那天,有人问我:“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我的好朋友小程。”他的个子和我差不多,一米五左右,浓浓的眉毛下面镶嵌着一双黑珍珠似的眼睛,充满了智慧,他笑的时候还会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小程是我学习中的良师。我由于生病,休息了一段时间,落下了许多课程。上课的时候,我听不懂老师讲课,急得在座位上默默地掉眼泪。下课后,小程过来安慰我,说:“别着急,我给你补课。”放学后,他到我家帮我补习。遇到不会的题,他耐心地为我讲解。我一遍不会,他就给我讲两遍,不厌其烦,直到我弄懂为止。这时,一道附加题把他难住了,他双眉紧蹙,拿着笔在稿纸上不停地画图、计算。我一看时间,快九点了,便对他说:“时间不早了,你还是先回家吧!”可他却说:“不行,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可不能被一点儿困难就吓倒哇!”说完,他又埋头计算起来。这道题终于被他算出来了,他高兴地和我拥抱,然后清清楚楚地给我讲解。直到九点多,他才回家。
小程还是我生活中的益友。一次体育课上,我和同学比赛跑步,一不小心被一个石子滑倒,手被擦破流血了,疼得我一个劲儿地咧嘴。他赶忙跑到我身边,先拿出纸巾帮我擦掉鲜血,然后带我去医务室清洗、包扎伤口。他拉着我的手,对医生说:“轻一点儿,他怕疼。”然后鼓励我说:“坚持一下,马上就好。”听着他暖心的话,我不再害怕。
小程既是我的良师,又是我的益友。我真心地想对他说一声:“有你,真好!”
有您,真好
王老师是我们大家公认的好老师。她讲课幽默风趣,我们的错误都会被她轻松纠正并改正,我们都喜欢上她的课。你听,教室里又传来了笑声。
“床铺面积是多少?”王老师扶正眼镜,让我回答。“2米。”我站起来,大脑一片空白,随口说了一个数字。王老师看看我,意味深长地问道:“怎么,你难道夜里睡钢丝吗?”我眼前猛然间出现了一张平面的床和一条细线似的钢丝。我恍然大悟,赶紧纠正过来:“是面积单位,应该是2平方米!”王老师面露微笑,挥手让我坐下。王老师形象的语言,让我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区别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小数点是我们易错的地方。有的同学总是把小数点的位置搞错,移动小数点要么少一位,要么多一位。你听王老师是怎样说的:“小数点错位可不得了,要是把你们年龄的小数点向后移动两位的话,你们不就成了‘木乃伊’吗?要是往前移动两位,你们就是穿越时空的超人了。”一听这话,大家哄堂大笑。望着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庞,我心里暗暗发誓:学习一定要细心,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只要王老师一上课,教室里就经常传出同学们轻松愉快的笑声,她的话总有一种神奇、催人奋进的力量。王老师,您就是我们学习的领路人。有您,真好!
有您,真好
我们家里有一位高级“厨神”,他做得一手好菜。他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和一个直挺的鼻子。看外表,他就是普通人,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身怀绝技,很有学问。他就是我家的“厨神”——我的爷爷。
甭说别的菜,单是一盘炒土豆丝就会让你垂涎三尺。瞧,爷爷从厨房里端着土豆丝出来了。粗细均匀的土豆丝金灿灿的,搭配着红色的青椒丝和绿色的香葱,色泽鲜艳,香味扑鼻,馋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口放进嘴里,酸辣适中,香脆爽口。怎样,你也流口水了吧?我们全家人坐在餐桌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可口的饭菜,一天的疲劳和烦恼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爷爷做的菜不仅好看、好吃,还会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今天家里来了客人,肯定少不了一桌子好菜。我们做爷爷的小跟班,打打下手,端端饭菜。等菜全部端上桌子,哇!红烧鱼、四喜丸子、红烧排骨、青菜圆子汤……摆满了桌子。望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使劲咽下即将流出的口水。趁大家不注意,我悄悄地夹起一块排骨塞进嘴里,恰巧爷爷出来了,看到我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饭菜,嘴里吧唧着,禁不住咧嘴笑了:“你这个小馋猫,又偷吃了吧!”爷爷指着桌上的饭菜一一向大家介绍:“红烧鱼是‘年年有鱼’,青菜圆子汤是‘碧玉青羹’……”客人们看到满桌的饭菜,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入座后,他们一边品尝着饭菜,一边啧啧称赞:“菜的味道棒极了!”听到客人们的称赞,我真为家里有一位“厨神”而自豪。
爷爷的饭菜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在这里我想说一声:“爷爷,有您,真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