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 巴西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概况。2.知道巴西工业发展的状况、有利条件和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其分布。3.◎重点:知道巴西主要的农产品并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4.◎素养目标:认识巴西人种的构成特点,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懂得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预习导学】重点梳理知识点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1.从纬度位置看,巴西位于赤道与 (纬线)之间,国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2.巴西的地形主要是 和 。国土的2/3是① 高原,属于 气候;国土的1/3是② 平原,属于 气候。巴西东临③ 洋;④是 河。 3.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巴西人口中, 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 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 4.写出巴西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和舞蹈。知识点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写出巴西种植热带农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2.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 生产国和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二战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加快。 、 、飞机制造等跻身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4.巴西的矿产中, 矿储量大,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巴西的水力资源丰富, 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是由 和巴拉圭合建的。 5.综合所学知识,说说巴西的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其中覆盖着地球面积最大的 ;世界径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河;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高原;巴西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热带经济作物有 、 、 。 6.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沿海地区。 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第二大城市是 。首都是 。 7.与巴西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十分相似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美国C.印度 D.澳大利亚8.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到内陆的巴西利亚,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1.要进行“巴西之旅”,并充分享受这次旅行,必须先了解巴西的基本概况,为出行准备行李提供依据。(1)读课本中的巴西地形图,分析巴西的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2)“巴西之旅”第一站——圣保罗。乘飞机来到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后,我们首先来到巴西中学的卞卡家。观看课件展示的卞卡一家人的“全家福”,说说为什么卞卡一家中有多个不同人种,并由此探究巴西的人种构成状况、巴西的发展历史和巴西的人文特色。2.填表对比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的气候。对比项目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3.归纳巴西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想一想,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4.巴西为什么发展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5.既然到了圣保罗,请多花些时间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与巴西的人民聊一聊,了解一下圣保罗的过去、现在,并畅想一下将来。假如你是巴西的能源部长,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开发巴西的能源。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1.南回归线 热2.平原 高原 巴西 热带草原 亚马孙 热带雨林 大西 亚马孙3.混血种人数量多 白 4.足球、桑巴舞。知识点二 发展中的工农业1.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2.咖啡3.钢铁 汽车 4.铁 伊泰普 巴西 5.亚马孙 热带雨林 亚马孙 巴西 咖啡 甘蔗 柑橘6.东南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 巴西利亚7.D8.①加强对内陆地区的开发和管理;②控制相关地区城市的规模,缓解城市的人口、环境等问题。合作探究1.(1)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东临大西洋,西、南、北三面陆地与秘鲁、巴拉圭等10个国家接壤。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气候特点: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2)人种构成状况:白种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总人口的40%,黑种人约占总人口的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等黄种人。发展历史:殖民统治→奴隶贸易→以白种人、混血种人为主。人文特色:桑巴舞、狂欢节、足球——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结果。2.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夏季(湿季)3.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或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巴西高原地势高,气候适宜。4.因为巴西盛产甘蔗,以本国生产甘蔗为有利条件,从甘蔗中提取乙醇(乙醇是从甘蔗中提取出来的),成本低、环保,所以巴西发展以乙醇为燃料的汽车。启发:开发新能源,注重环境保护。5.地处热带,可开发太阳能。临海,可开发风浪能、潮汐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