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会计信息化—历史、现状与未来 课件(共24张PPT)-《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会计信息化—历史、现状与未来 课件(共24张PPT)-《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课程学习目标
熟悉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内容
熟悉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工作环境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结构和应用技巧
为后续的实习、工作打好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前 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进行日常管理、促进管理变革、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平台、环境和工具。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构造、管理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始终是会计工作领域的重要理论研究课题,也是财务工作者的实践应用课题。经过长期发展,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实践领域的技术、软件和方法不断丰富,以Internet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第1章 会计信息化—历史、现状与未来
1.1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2 会计信息化的起步—会计电算化
1.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1.1.1信息技术发展的脉络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社会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的统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
语言的产生和应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约公元前3500年)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公元11世纪出现活字印刷)
电信技术的发明(19世纪)
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20世纪60年代)
1.1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信息处理的高速化、智能化
2.信息技术的分类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1.1.2管理的革命--信息技术的应用
1.对管理的理解
广义的管理: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
狭义的管理:为保证一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
简单理解,管理活动可概括为“想”和“做” ,也就是管理学上所说的“决策”与“实施”或者叫“决定”与“执行”。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管理需要信息,信息本身也需要管理。
信息获取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企业内,地位越高的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越需要加工和处理。
战略性
策略性
操作性
交易数据
信息加工与筛选
高层管理
中层管理
基层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2.企业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是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持续的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来开发和利用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促进企业各种资源资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物流、资金流、人力资源与信息流的现代化管理。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3.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信息处理效率的促进了决策和执行的效率及效果
管理的规范化要求提高
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
控制功能的强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管理理论得以完善和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1.“会计电算化”一词的由来——起步
“会计电算化”一词最早来源于1981年8月的一次会议,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在这次会上第一次提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当时是把“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 。
1.2 会计信息化的起步—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2.国内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起步阶段(1979年--1983年)
主要特点是:
a.主要是单项会计业务的电算化工作,最为普遍的是工资核算电算化;
b.主要处于试验探索阶段。
* 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点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2)自发缓慢发展阶段(1983-1989年)
主要特点是:
a.会计软件缺乏,单位自行组织开发会计软件,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b.在宏观上,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与管理,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c.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缺乏相配套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及其他控制措施;
d.开始了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1984年起开始培养会计电算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3)有组织发展和走向商品化阶段(1989—1996年)
主要特点是:
a. 会计软件的开发向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商品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一批开发和经营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公司,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已经形成。
b.主管部门组织开发、推广会计软件取得显著成效;
c.各地财政部门、各主管部门加强了会计电算化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d.一系列有关电算化规章制度发布,以财政部为中心的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4)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阶段(1996—2000年)
主要特点是:
核算型会计软件趋于成熟和完善;
以支持企业财务部门整体会计业务处理要求的部门级管理型软件已经出现;
企业级财务软件从财务部门延伸到业务部门,并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
网络财务的概念出现。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5)与网络、企业信息化融合阶段(2000年以后)
主要特点是:
基于互联网环境的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业务一体化成为主流;
被ERP淹没和包容;
逐步被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所替代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投身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一批公司和它们的软件,支持了会计电算化一步步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大浪淘沙,剩下的不多了。
金蝶(1991年成立,2001香港创业板上市)
用友(1988年成立,2001年A股上市)
SAP
Oracle
软件介绍: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3.会计电算化的局限
(1)含义笼统,目标的局限性,覆盖范围小
(2)不适应新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容易产生信息孤岛
(3)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1.3.1概念的提出
1.对“信息化”的理解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 70年代后期这一概念才被接受和使用。至今关于信息化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1.3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杨周南教授在2003年讨论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会计电算化向会计管理信息化转变的理论问题。认为“会计电算化”应该改称为“会计管理信息化”,简称“会计信息化”较为确切。
2005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2.关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1、会计信息化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的新阶段;
2、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也是会计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环境的结果;
3、会计信息化的核心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及会计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4、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1.认识层面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有机结合的问题
3.会计信息化管理与控制方面的问题
4.人才培养的问题
5.规范化、标准化问题 :XBRL(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简称XBRL 是一种关于对财务和商业报告数据进行及时、准确、高效和经济的存储、处理和重制以及交流的、开放性的不局限于特定操作平台的国际标准。)
 
1.3.2会计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会计信息化的纵向延伸
(1)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
(2)向开放式网络型发展
(3)ASP商务服务
(4)向决策支持型发展
2.会计信息化的横向拓展
(1)趋同于国际
(2)基于大平台的专业兼容
(3)融入ERP系统等综合性企业管理系统中
 
1.3.3会计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第*页
思考:
1.试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你认为信息技术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3.你认为信息技术对会计的未来会有何影响?
4.作为一名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你认为会计信息化对你的专业学习以及将来就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会计信息系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