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5张PPT)第6章 薪资管理薪资管理系统是用友 ERP-U8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功能强大、设计周到、操作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各类企业、行政、事业与科研单位,并提供了同一企业存在多种工资核算类型的解决方案。学习目标:熟悉薪资管理的基本功能结构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熟悉薪资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的工作内容理解工资项目和工资计算公式的定义方法和要求灵活运用薪资管理系统处理日常业务、完成相关报表输出6.1 功能与结构6.1.1薪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功能描述收集、记录和存储有关人员和工资数据;计算汇总工资、分摊工资费用、完成工资核算处理;生成工资发放表、处理个税扣缴、银行代发工资业务产生各种所需的工资报表并进行分析;实现与相关系统的数据传递。薪资管理系统应在完成工资核算的账务处理后自动生成凭证,并把有关转账凭证数据传递到账务系统中,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传递。创建工资账套工资类别人员类别部门设置人员设置工资项目设置银行信息设置扣税设置扣零设置工资数据录入工资变动工资计算工资汇总扣缴所得税生成分钱清单银行代发工资汇总表工资变动明细表工资分摊一览表银行代发一览表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工资分摊设置工资分摊生成凭证对账结账薪资管理初始设置期末处理账表管理日常业务处理2.薪资管理系统的特点(1)业务处理政策性强(2)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要求高(3)数据量大(4)处理业务重复性强 , 核算方法较为简单(5)涉及面广(6)与成本系统和总账务系统存在周期性的数据传递关系薪资管理系统报表系统总账系统成本管理提供分析数据传递凭证人工费用计件工资标准凭证查询6.1.2薪资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6.2 信息处理流程用友 ERP—U8 薪资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两种工资核算解决方案:单类别工资核算和多类别工资核算。这两种方法处理流程基本一致,都要经过初始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的信息处理流程。主要区别在于工资类别的设置和针对工资类别设置的工资项目和计算公式。6.2 信息处理流程多类别工资核算满足以下条件:企业按周或者一月多次发放工资,有多种不同类别的人员,工资发放项目不尽相同,计算公式亦不相同用友 ERP—U8 薪资管理系统可为以下工资核算形式提供解决方案:1.所有人员统一工资核算的企业,使用单工资类别核算。2.分别对在职人员、退休人员、离休人员进行核算的企业,可使用多工资类别核算。3.分别对正式工、临时工进行核算的企业,可使用多工资类别核算。4.每月进行多次工资发放,月末统一核算的企业,可使用多工资类别、多次发放核算。5.企业有多个工厂,可以设置多个工资类别分别核算。6.在不同地区有分支机构,而由总管机构统一进行工资核算的企业,可使用多工资类别核算。7.高层管理人员可设置一个单独的工资类别核算。薪资管理系统的主要信息处理流程图见书P1246.3.1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6.3.2 日常业务处理6.3.3 期末处理6.3.4 账表管理建立工资账套工资类别人员类别部门设置人员设置工资项目设置银行信息设置扣税设置扣零设置工资分摊设置工资分摊、费用计提生成凭证6.3 应用与管理工资数据处理个人所得税处理银行代发6.3.1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建立工资账套工资类别人员类别部门设置人员设置工资项目设置银行信息设置扣税设置扣零设置建账工作是整个薪资管理正确运行的基础。建立一个完整的账套,是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当启动薪资管理系统,如所选择账套为首次使用,系统将自动进入建账向导。选择【业务工作】—【人力资源】模块中的【薪资管理】子系统。建账向导共分为四个步骤:参数设置、扣税设置、扣零设置、人员编码。1、建立工资账套(1)参数设置多个:如单位按周或一月发多次工资,或者是单位中有多种不同类别(部门)的人员,工资发放项目不尽相同,计算公式亦不相同,但需进行统一工资核算管理,应选择“多个”工资类别。单个:如果单位中所有人员的工资统一管理,而人员的工资项目、工资计算公式全部相同,选择“单个”工资类别,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2)扣税设置(3)扣零设置扣零系统在计算工资时将依据所选择的扣零类型将零头扣下,并在积累成整时补上。扣零的计算公式将由系统自动定义,无需设置。扣零:系统在计算工资时将依据扣零类型进行扣零计算。扣零至元:工资发放时不发10元以下的元、角、分。扣零至角:工资发放时不发1元以下的角、分。扣零至分:即工资发放时不发1角以下的分。(4)人员编码建账后,若选择“多个”工资类别,系统启动建立工资类别向导。如尚未完成相应基础信息设置,建议选择“取消”,返回薪资管理窗口,完成部门设置后再设置工资类别。2. 建立工资类别可以在建立工资账套后,系统自动进入工资类别向导新建工资类别。也可在【工资类别】菜单下的【新建工资类别】中进入新建工资类别设置向导。3.设置工资发放次数选择【设置】菜单下的【发放次数管理】,显示“多次发放管理”列表 。部门设置人员附加信息设置人员档案设置工资项目设置银行名称设置4. 设置基础档案部门信息是共享数据。在“工资”中设置,必须在“工资类别”没有打开的情况下。部门设置:若“工资类别”已打开,不能修改、删除、增加部门。人员附加信息设置:人员档案的操作是针对于某个工资类别的,应先打开相应的工资类别。人员档案设置:人员档案设置:工资项目设置 :注意事项:在此设置的工资项目是针对所有工资类别所需要的全部工资项目,需要关闭所有的工资类别,再进行操作。对于单工资类别而言,就是此工资账套所使用的全部工资项目。如果当前的状态是打开了某一种工资类别,则【工资项目设置】窗口,只能选择该工资类别需要使用的工资项目,而不能进行增加或修改工资项目的操作。在录入“人员档案”的银行账号时,从第二个人开始,系统根据用户在此定义的长度自动带出银行账号的前N位,提高用户录入速度。银行名称设置 :工资类别:指一套工资账中,根据不同情况而设置的工资数据管理类别。如:某企业中将正式职工和临时职工分设为两个工资类别,两个类别同时对应一套账务。5. 工资类别管理(1)建立工资类别关闭当前打开的工资类别后才可进行工资类别的新建工作。(2)打开工资类别点击【工资类别】菜单下的【打开工资类别】,进入打开工资类别窗口 。(3)关闭工资类别点击【工资类别】菜单下的【关闭工资类别】,即可关闭正在使用工资类别以及所有正在进行的操作。(4)删除工资类别只有主管才有权删除工资类别,且工资类别删除后数据不可再恢复。 关闭当前打开的工资类别后才可进行工资类别的删除。在基础设置中,工资项目设置是指本单位各种工资类别所需要的全部工资项目。由于不同的工资类别,工资发放项目不尽相同,计算公式亦不相同,因此,在进入某个工资类别后,应选择本工资类别所需的工资项目,并为此工资类别的工资项目设置计算公式。6. 设置计算公式(1)本工资类别工资项目的设置注意事项:这里只能选择工资账套设置的工资项目,不可输入。如所需要的工资项目不存在,需要关闭本工资类别,然后在基础设置中新增所需工资项目,再打开此工资类别进行选择。工资项目不能重复选择,一旦选择,即可进行公式定义。(2)设置计算公式提示:定义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要符合逻辑,系统将对公式进行合法性检查。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和实发合计公式不用设置。函数公式向导只支持系统提供的函数。定义公式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得到的数应先设置公式。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和实发合计公式应是公式定义框的最后三个公式,且实发合计的公式要在应发合计和扣款合计公式之后。7.选项设置系统在建立新的工资套后,或由于业务的变更,发现一些工资参数与核算内容不符,可以在此进行工资账参数的调整。选择【设置】菜单下的【选项】6.3.2 日常业务处理工资数据录入、修改工资计算、汇总、排序个人所得税处理银行代发薪资管理系统的输入信息:(1)固定业务数据。 例如职工编码、职工姓名、所属部门、人员类别、标准工资等每月固定不变或相对固定的数据, 这类数据在系统启用以后即可输入 , 当发生变动时再行修改。(2)变动业务数据。例如事假、病假、加班工资、计件工资、代扣水电费等每月变动的数据,需要在每月进行工资业务处理时进行编辑修改 。(3)基础数据。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扣税设置、扣零设置、人员编码设置、工资项目设置、人员附加信息设置、银行名称设置、人员类别设置、人员档案管理、计件工资标准和方案设置,这些一般也在系统启动后即可输入。1、工资数据录入、修改、计算、汇总、排序、替换用于日常工资数据的调整变动以及工资项目增减等。首次进入本功能前,需先进行工资项目设置,然后再录入数据。工资项目的增减按“工资项目设置”方法修改;人员增减、部门变更在人员档案中操作。选择【业务处理】菜单下的【工资变动】计算与汇总在修改了某些数据、重新设置了计算公式、进行了数据替换或在个人所得税中执行了自动扣税等操作,必须调用“工资重算”和“工资汇总”功能对个人工资数据重新计算汇总,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如果工资变动后没有执行数据的计算和汇总,在退出【工资变动】时,系统会提示是否进行工资计算和汇总。排序在数据变动主界面点击右键菜单中【排序】如果需要对部分人员的工资数据进行修改,可采用数据过滤的方法,先将需要修改的人员过滤出来,再进行数据修改。筛选定位筛选查询数据筛选,即按照某个项目的某个数据(可等于,大于,小于等)的值进行数据处理。定位查询定位查询可按人员、部门两种方式进行人员定位。替换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的某个工资项目的数据,统一替换成某个数据。2、个人所得税处理同一工资类别下所有发放次数的工资统一计税;本期发放的以前所得期间的工资按所属期间计算本期应补缴的税额。选择【业务处理】菜单下的【扣缴所得税】3. 银行代发选择【业务处理】菜单下的【银行代发】,系统要求选择部门范围如果是第一次进入【银行代发】功能,系统会自动弹出银行文件格式设置窗口6.3.3 期末处理需要分摊的费用分摊工资费用分摊福利费分摊工会经费分摊职工教育经费工资分摊设置工资分摊、生成凭证1、工资分摊设置工资分摊是指对当月发生的工资费用进行工资总额的计算、分配及各种经费的计提,并制作自动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供登账处理。2.工资分摊工资分摊是指财会部门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将工资费用根据用途进行分配,并制作自动转账凭证在应付工资一览表界面中[类别]下拉框中选择需要生成凭证的分摊类型;点击“应付工资一览表”窗口上方的[制单]按钮。3. 生成凭证4.月末处理月末处理是将当月数据经过处理后结转至下月。每月工资数据处理完毕后均须进行月末结转。选择【业务处理】菜单下的【月末处理】说明事项:如当前工资类别启用审核控制,则所有数据都审核后,才允许进行月末处理。如果是多类别工资核算形式,当前工资类别结算完毕后,要再打开其他的工资类别分别进行月末结转。月末结转只有在会计年度的 1 月至 11 月进行。若本月工资数据未汇总,系统将不允许进行月末结转。说明事项:进行期末处理后,当月数据将不再允许变动。月末结账后,选择的需清零的工资项系统将予以保存,不用每月再重新选择。月末处理功能只有主管人员才能执行。在多次发放的工资类别下,各个发放次数的结账要按照打开工资类别界面中设置的顺序依次进行。同一个工资类别中必须将当月所有未停用的发放次数全部月结后,才能进行下月业务处理。5.反结账反结账操作需要登录已结账月的下一个月进行,而且只能由账套主管执行。如果是多类别工资核算形式,则要关闭所有工资类别。选择【业务处理】菜单下的【反结账】,进入“反结账”窗口。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允许反结账:成本管理系统上月已结账。总账系统上月已结账。本月工资分摊、计提凭证传输到总账系统,如果总账系统已制单并记账,需做红字冲销凭证后,才能反结账;如果总账系统未做任何操作,只需删除此凭证即可。如果凭证已经由出纳签字/主管签字,需取消出纳签字/主管签字,并删除该张凭证后,才能反结账。必须以已结账月下月登录系统才能进行反结账操作。6.3.4 账表管理选择【统计分析】菜单下的【账表】,点击【我的账表】,进入“账表管理”窗口。查询和打印各种工资表:选择【统计分析】菜单下的【账表】,点击【工资表】,进入“工资表”窗口。查询和打印工资分析表:选择【账表】菜单下的【工资分析表】 .修改、删除和冲销凭证:选择【统计分析】菜单下的【凭证查询】,进入“凭证查询”窗口。思考题1.薪资管理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2.设置工资类别有什么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