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报告 课件(共24张PPT)-《应用文写作技能与规范(第2版)》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报告 课件(共24张PPT)-《应用文写作技能与规范(第2版)》同步教学(人民邮电版)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章 党政机关公文
第四章 党政机关公文
第一节 党政机关公文概述
第二节 通知
第三节 请示
第四节 报告
第五节 通报
第六节 意见
第七节 纪要
第八节 函
主要内容
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公文。报告属于上行文。
报告的适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映本单位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批示的情况,为上级机关制定方针、政策或作决策、发指示提供依据;也可用来向上级机关陈述意见,提出建议;还可用于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使上级机关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有效地指导工作。
一、报告的含义
第四节 报告
1.陈述性
本单位遵照上级指示,做了什么工作、怎样做的、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不足,要一一向上级陈述。反映情况时,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叙述清楚,向上级机关提供准确的现实性信息,因此报告大都采用叙述、说明的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陈述性。
二、报告的特点
第四节 报告
2.汇报性
报告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一般是将做过的事情报告给上级,让上级掌握基本情况,以利于上级对工作进行指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的一大特点,这是报告与请示的根本区别。
二、报告的特点
第四节 报告
3.单向性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使用的单方向上行文,不需要上级机关予以批复。请示具有双向性的特点,有批复与之相对应,报告则是单向性行文。
二、报告的特点
第四节 报告
按内容范围分,报告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内容的性质来分,报告可分为以下四种。
1.工作报告
2.情况报告
3.建议报告
4.答复报告
三、报告的种类
第四节 报告
作为党政机关公文的报告,和一些专业部门从事业务工作时所使用的标题中也带有“报告”二字的行业文书,如“审计报告”“评估报告”“立案报告”“调查报告”“鉴定报告”等,不是相同的概念,这些文书不属于党政机关公文的范畴。
三、报告的种类
第四节 报告
报告的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1.标题
一般采用完全式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天津大学关于2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评审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遭受严重干旱的紧急报告》。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报告的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四部分组成。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应为负责受理报告的上级机关,一般为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3.正文
报告正文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束语等部分构成。
(1)开头。主要交代发文的缘由,概括说明报告的目的、意义或根据,然后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语转入下文。
(2)主体。报告的主体是报告的核心部分,用来说明报告具体事项。在不同类型的报告中,主体部分报告事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① 工作报告的主体部分。写明工作进度、工作成绩、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主要采用记叙方式撰写,按时间顺序、工作发展过程或事理逻辑关系分设若干部分,有层次地概括叙述。要避免把工作报告写成面面俱到的流水账,需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要实事求是地汇报工作,报告中所列成绩或问题都必须属实,不夸大不缩小,并能从中揭示出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在报告中可以写设想、提建议,但不可夹带请示事项。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② 情况报告的主体部分。情况报告要将工作中的重大情况、特殊情况和新动态等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便于上级机关根据下级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指导工作。作为下级机关,有责任做到下情上传,保证上级机关耳聪目明,对下级机关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如果隐情不报,则是一种失职行为。写作中要将突发情况或某事项的原委、经过、结果、性质与建议表述清楚,有助于推进当前工作的开展。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③ 建议报告的主体部分。建议报告与一般工作报告不同,它不侧重于汇报工作情况,而是侧重于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因此,在概括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加强分析和说理,在表述上多用分条列项式写法。报告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④ 答复报告的主体部分。针对上级的询问,要实事求是地、有针对性地回答上级机关的询问和要求。要写清问题,表明态度,不可含糊其词。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3)结束语。另起一段,根据报告种类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习惯用语。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的结束语常用“特此报告”;建议报告则用“请审阅”“请收阅”等;答复报告多用“专此报告”。报告的结束语不是必需的要素。
4.落款
在正文后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名称和成文日期。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案例分析
详见教材
四、报告的写法
第四节 报告
1.撰写工作报告与撰写工作总结有很多相似之处,结合以上案例,下面谈谈撰写这类综合性工作报告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1)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2)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
(3)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
【写作攻略】
第四节 报告
2.掌握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报告和请示都是上行文,实际工作中,容易将二者混用,因此,需要了解它们在适用范围和行文要求等方面的差异。
(1)行文时间不同。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皆可行文,请示需事前行文。
【写作攻略】
第四节 报告
(2)行文的目的、作用不同。报告旨在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询问,不需上级答复,重在呈报,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支持和帮助,需上级批复,重在呈请。
(3)主送机关数量可不同。报告有时可写多个主送机关,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同时上报多个领导机关。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即使是受双重或多重领导的下级机关,也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根据需要,其他上级机关可作为抄送机关。
【写作攻略】
第四节 报告
(4)行文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广泛,容量可大可小,侧重于概括陈述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形式多样,表述灵活,体现报告性。请示内容单一,篇幅短小,要求一文一事,侧重于讲明原因,陈述理由,表述事项,体现请求性。
【写作攻略】
第四节 报告
(5)结尾结束用语不同。报告的结束语一般写“专此报告”“特此报告”“以上报告,请审阅”等,有时还可省略结束语。请示的结束语不可省略,一定要写“以上请示,请批复”之类的习惯用语。
(6)受文机关处理方式不同。报告多数是阅件,除需批转的建议报告外,上级机关对其余各类报告不必回文。请示属办件,受文机关必须予以批复。
【写作攻略】
第四节 报告
1.报告的种类有哪些?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和注意事项?
【课程写作训练要求】
第四节 报告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