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四章 党政机关公文第四章 党政机关公文第一节 党政机关公文概述第二节 通知第三节 请示第四节 报告第五节 通报第六节 意见第七节 纪要第八节 函主要内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作为公文中唯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函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函主要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单位相互之间的往来,具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之间和没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之间也可使用函来相互行文,还可用于机关、单位与个人的公务联系。一、函的含义第八节 函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催办有关事宜,比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据等。由于它主要是与业务主管部门而不是与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发生联系,所以它有别于“请示”。一、函的含义第八节 函1.使用广泛函是平行公文,函的使用不受级别高低、单位大小的限制,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上至国务院,下至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广泛使用函。二、函的特点第八节 函2.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重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格式比较灵活,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撰写;可以有版头(一般用小版头),也可以没有版头;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二、函的特点第八节 函3.写法灵活函的写法根据内容而定,如代行请示的函,可按请示的写法来写;代行批复的函,可参照批复的写法来写。函的习惯用语也比较灵活,但用语需谦恭有礼,多使用敬谦词语,力求得到对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二、函的特点第八节 函4.沟通性强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函起着沟通作用,充分体现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文种所不具备的特点。二、函的特点第八节 函1.按内容和用途分按内容和用途大致可分为商洽函、问答函、批请函、告知函、邀请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下面简单介绍常用的四种类型。(1)商洽函。这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时使用的一种函。这种函多用于平行机关之间或其他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洽谈业务、商调人员、联系参观学习、请求支援帮助等。三、函的种类第八节 函(2)问答函。问答函可分为询问函和答复函,适用于无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或平行机关之间就某些问题进行询问或解答。上下级机关之间问答某个具体问题,联系、告知或处理某项具体工作,而又不宜采用请示、批复、报告等文种时,则可使用函。三、函的种类第八节 函(3)批请函。批请函可分为请批函和批答函,请批函主要用于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向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有关事项;批答函是有关主管部门答复请批事项的函。在实际工作中,这类情况常常被有意无意地误用成请示、批复。(4)告知函。主要用于告知不相隶属机关有关事项。告知不相隶属机关有关事项一般不用通知,如果使用“通知”,则需要使用信函格式。三、函的种类第八节 函2.按性质分按性质分,函可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类。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公函的格式较为正规,一般需按照公文格式制发,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还需编上发文字号。便函常不被列入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编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名署时,并加盖印章即可。三、函的种类第八节 函3.按行文方向分按行文方向可以分为去函和复函两种。去函是主动提出公务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针对来函所提出的问题或事项答复对方所发出的函。三、函的种类第八节 函函的种类很多,结构格式和写作方法具有灵活性,这里主要介绍规范性公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信函格式为特定格式,《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对信函格式的各个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录部分。公函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落款五部分组成。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1.标题(1)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市教委关于做好20××年××市职工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调整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等。(2)由事由和文种构成的,如《关于推荐科技培训师资的函》。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2.发文字号与其他党政机关公文的发文字号相似,只需要在机关、单位代字后加上“函”字,如“津人社局函〔2021〕28号”表示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第28号函件。公函的发文字号不是居中编排,是顶格居版心右边缘编排在第一条红色双线之下。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3.主送机关主送机关即受理函件的机关,应顶格写明全称,其后用冒号。4.正文函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和结束语构成。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1)开头。主要说明发函的缘由,交代发函的原因、目的、依据等内容。如果是去函,需说明去函的原因;如果是复函,则说明答复对方的哪一个函件。去函的开头,或说明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或简要阐述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需要、疑惑或困难,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或“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复函的开头,一般先要引用对方来函的标题、发文字号,有的复函还简述来函的主题。例如,“你局《关于明确临时工和合同工能否执罚问题的请示》(××字〔20××〕×号)收悉。现函复如下。”对方以“请示”行文,回复时不用“批复”而用“函”,可能答复一方不是请示一方是直接上级机关。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2)主体。主体是函的核心部分,主要说明致函事项或表达意见。简明扼要地写清需要商洽、询问、联系、请求、告知或答复的事项,这部分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多可少。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3)结尾。在结尾部分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求,或希望对方给予支持和帮助,或希望对方给予合作,或请求对方提供情况,或请求对方予以批准等,这些主要是去函的结尾写法。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4)结束语。在结尾下面另起一行写结语。不同种类的函,结语有别。如果发函只是告知对方事项而不需对方回复,则用“特此函告”“特此函达”等。如需要对方复函的,则用“请予函复”“盼复”等。商洽函的结语常用“恳请协助”“不知贵方意见如何,请函告”“望大力协助,盼复”等具有商量口吻的语句。请批函的结语常用“请审核批准”“请予审批”“望准予为荷”等。答复函、批答函的结语常用“此复”“专此函告”“特此复函”等。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案例分析详见教材四、函的写法第八节 函了解函与其他文种的区别函的功能多样,写法灵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该用函却采用其他文种的不规范现象,下面介绍一下函与其他文种的区别,以便正确选用文种。【写作攻略】第八节 函(1)函与通知的区别函的种类中有一种是告知函,极易与通知混用。函是平行文,通知一般用作下行文。函可用于平行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商洽业务或询问与答复问题,因而它的性质是商洽平行式的公文,不论收发函件的单位社会地位高低、大小,双方均以平等身份进行联系,这类函件一般不具有领导性和指导性。通知的目的主要用于传达告知,此外还具有上级对下级的指导作用,具有约束力和法律效力。【写作攻略】第八节 函(2)函与请示的区别在公文实务中,平行机关之间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申请批准事项时,错用“请示”的现象时有发生。请批函与请示,它们虽然都具有请求的功能,但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从行文方向来看,函是平行文,请示是上行文,行文关系不能搞错。从行文关系来看,函的发文单位与受文单位是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关系,而请示的受文单位与发文单位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写作攻略】第八节 函(3)函与批复的区别函是用来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的;批复是专门用来答复“请示”事项的。函和批复的行文主体是不同的。函的行文主体一般是平级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有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请求和答复相关事项,一般采用函。批复的主体是隶属关系中的上级机关,批复属于下行文。批复一般限于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行文,批准还是不批准,态度十分鲜明,往往带有指导性。【写作攻略】第八节 函1.函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函的特点、写法和写作注意事项有哪些?2.某市人才市场培训中心拟面向全市社会人员举办一次公文写作公益讲座。邀请××大学公文写作课程主讲教师××教授作一场“公文写作技能与规范”的专题讲座,讲座时间拟定为20××年10月7日上午,时长为2个小时,场地最大容量为150人,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名额有限,先报先得。请你以该培训中心的名义,撰写一篇邀请××教授前来授课的函和一篇公益讲座通知。【课程写作训练要求】第八节 函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