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12章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第一节 人力资源成本概述第二节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第三节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第四节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报告学习目标:1.了解人力资源成本的一般概念;2.理解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模式;3.理解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内容;4.了解人力资源成本信息的报告第一节 人力资源成本概述一、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二、人力资源成本的基本概念一、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1、是以人力资源为企业带来的预期总价值(即人力资产的产出价值)为基础计量人力资产的经济价值,将人力资源进人企业后对其投资的各种支出作为累计摊销价值,待人力资源退出企业时将两者对冲,余额可以作为企业的预期收益或损失处理 ;2、是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即人力资源的投入价值)为基础逐期累计计量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同时将人力资源成本价值按照人力资源的使用期间进行的摊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记录人力资源的累计摊销价值,待人力资源退出企业时将两者对冲,余额就是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创造的收益或带来的损失;3、即将上述两种方法合并处理。通常第1种方法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所使用的方法。第2种方法就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所使用的方法。所以人力资源成本会汁是以企业对其人力资源投资为主要反映对象,核算由于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后而获得的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是企业按照历史成本对其人力资产进行的事后反映。故人力资产核算是一种随人力资产使用而逐年增加的累计成本。二、人力资源成本的基本概念1、人力资源成本,一般是指取得、开发和重置人员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成本(历史成本)和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2、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是指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付出的代价,通常包括人力资源的招聘、选拔、聘用、定向和在职培圳的成本;3、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是指目前重置人力资源应该付出的代价。人力资源重置成本通常包括为取得和开发一个替代者而发生的成本,还包括出于目前受雇的某一职工的流动而发生的成本;第二节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二、重置成本计量模式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1、取得成本,是指取得一个新职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a:招募成本b:选拔成本c:雇用成本d:就职成本2、开发成本:是指开发培养一个职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a:定向成本b:在职培训成本c:脱产培训成本二、重置成本计量模式重置成本,以现时重置企业的人力资源所需花费的价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依据,不仅包括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还包括遣散成本。1、取得成本2、开发成本3、遣散成本a:遣散补偿成本b:遣散前业绩差别成本c:空职成本第三节 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账户的设置二、人力资源投资的摊销期限和各期摊销金额的确定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账户的设置1、“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账户:核算企业提取的用于员工教育培训的经费的增加、减少及其余额;2、“人力资源费用”账户:核算企业发生的属于收益性支出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数额的变化及其余额;3、“人力资源投资”账户:核算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加、减少及其余额。该账户设置“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明细账户 ;4、“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账户:核算企业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增加和减少 ;5、“人力资源投资摊销”账户,核算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的累计摊销额;6、“人力资源投资清理”账户,核算因员工退出企业时产生的损益 。2、人力资源投资的摊销期限和各期摊销金额的确定a: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的摊销期限和各期摊销金额的确定如果员工和企业之间签订的合同中规定有服务期限的,那么企业对该员工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的摊销期限可以确定为合同所规定的服务年限;如果合同上没有规定服务期限的,那么摊销期限可以根据同类人员在企业的平均服务年限来确定;各期摊销金额,可以采取在摊销期内平均摊销的方法来确定。b: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摊销期限和各期摊销金额的确定应结合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有效应用期限和有关人员可能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年限来共同决定。当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有效应用期限大于或等于其可能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年限时,摊销期限按后者来确定;当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的有效应用期限小于其可能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年限时,摊销期限按前者来确定。摊销方法一般可采用平均年限法。但对于企业中那些知识、技能更新快的部门人员,开发成本的摊销也可以采用与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类似的加速摊销法。在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摊销期内,若员工在企业中以前参加培圳所掌握的某些知识、技能已经过时,不能再有效地应用时,尽管这时相关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尚未摊销完,也可以不再继续摊销下去,而将尚未摊销完的有关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提前转销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损失。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这种情况很难判定的话,也可以不考虑提前核销尚未摊销完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问题。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1、企业提取员工教育培训经费时借: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贷:其他应付款—一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2、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发生属于收益性支出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借:人力资源费用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存货(原材料、其他材料等)应付职工薪酬等3、企业为使所招聘的员工获得在确定的岗位上任职时所必需的技能或知识、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而发生的收益性支出借:人力资源费用贷: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同时,借:其他应付款——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存货(原材料、其他材料等)应付职工薪酬等4、企业招聘员工时发生属于资本性支出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借: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存货(原材料、其他材料等)应付职工薪酬等5、企业为使所招聘的员工获得在确定的岗位上任职时所必需的技能或知识、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而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借: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贷: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同时,借:其他应付款——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经费贷:银行存款或现金存货(原材料、其他材料等)应付职工薪酬等6、每月计发工资、福利费等支出时(与招聘和培训员工有关的,应分别计入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借: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等7、期末结转入力资源使用成本时借: 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贷:人力资源使用成本8、将其分别计人有关的成本费成本和开发成本时借:管理费用贷:人力资源费用期末摊销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属于资本性支出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时借:管理费用贷:人力资源投资摊销——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成本9、企业内的员工退出企业时,如果企业获得该员工的人力资源使用权的期限在一年之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之内借:人力资源投资清理贷:人力资源费用如果企业获得的员工的人力资源使用权的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借:人力资源投资摊销(企业对该员工的人力资源投资的累计摊销额)贷:人力资源投资(企业对该员工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10、企业向辞退的员工支付遣散金时借:人力资源投资清理贷:银行存款或现金11、企业收到退出企业的员工支付的赔偿金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贷:人力资源投资清理12、员工退出企业事项清理完毕时,结转员工退出企业所造成的损益。如果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借:本年利润贷:人力资源投资清理如果借方发生额小于贷方发生额借:人力资源投资清理贷:本年利润第四节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报告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的一般报告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的附加报告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的一般报告资产负债表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资产 金额 负债 金额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人力资产减: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产净值长期资产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合计 负债……劳动者权益人力资本劳动者权益分成所有者权益……资产合计 负债和权益合计损益表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项目 金额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销售费用折旧费用人力资产费用其他费用营业利润:减:管理费用人力资产损益加: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减:应交所得税可供分配利润减: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劳动者权益分成……未分配利润资产合计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的附加报告a:人力资产投资报告:该报告主要用来提供企业人力资产管理所应耗费或已耗费的成本信息。b:人力资产效能报告:该报告是用来反映有关人员的技术、能力、态度、沟通、激励、交际、协调和合作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因素都影响人力资产的价值或服务潜能,构成人力资源价值的变量。c:人力资源流通报告:主要是为了反映企业当年人力资源的变动情况,通过人力资源期初期末余额及人员数量的比较,以便在管理上控制企业人力资源现有存量以及与存量相关的投资。d:人力资产效益报告:该报告是用来反映企业对人力资产的使用状况,通过比较分析各有关会计期间人力资产的利用情况,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益。本章小结:人力资源成本一般是指取得、开发和重置人员而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成本(历史成本)和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计量模式一般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重置成本计量模式和机会成本计量模式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将传统会计中作为当期费用处理的与人力资源取得、开发、使用和重置等活动有关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并将其中的资本性支出进行资产化处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全部资源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而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充分揭示和披露。但因其区别于物质资源的特殊性,其会计报告还应包括人力资产投资报告、人力资产效能报告、人力资源流通报告、人力资产效益报告等 。思考题:1、试述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概念。2、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计量模型有哪些?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3、试述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与传统成本核算之间的区别.4、试述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的报告的特点和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