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与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横向分配的核算 课件(共88张PPT)- 《成本会计》同步教学(华东师范第二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章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归集与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横向分配的核算 课件(共88张PPT)- 《成本会计》同步教学(华东师范第二版)

资源简介

(共88张PPT)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材料费用的归集,应根据审核无误
的原始凭证、按照材料的用途进行归集。
材料发出的核算应采用个别计价法、先
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确定发出材
料的实际成本。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用于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材料
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的
材料费用——“制造费用”账户
用于产品销售的材料费用——
“销售费用”账户
用于行政管理部门的材料费用
——“管理费用”账户
用于固定资产建造或安装的材料
费用——“在建工程”账户
二、材料费用的分配
(一)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
消耗定额
材料费用分配率=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总额
材料定额消耗量合计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费
用分配率
(二)按产品的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
料定额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率=
应分配的材料费用总额
材料定额费用合计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材料费用
分配率
归纳以上两种分配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分配标准不同
定额消耗量——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数量
定额费用——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金额,即:定额消耗量×单价
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燃料费用分配的程序和方法与原材料基本相同。
1. 单独核算燃料费用(适用于燃料
费用在产品成 本中比重较大的企业)
(1)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增设“燃料和
动力”成本项目
(2)会计科目中增设“燃料”会计科目
2. 不单独核算燃料费用(适用于燃
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小的企业)
不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也
不设“燃料”会计科目,而是将燃料作
为原材料的一个种类来核算。
一、职工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第二节 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从事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生产的人员工资——“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制造费用”账户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销售费用”账户
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费用”账户
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账户
分配工资费用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实际支付职工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计件工资 直接计入费用
计时
工资
生产单一产品 直接计入费用
生产多种产品 间接计入费用
生产工人计时工资分配计算公式:
工资费用分配率=
生产工人工资费用总额
产品生产工时合计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
二、职工福利费的分配
要点:①以工资费用分配的各项金额分别乘以14%;
② 按福利部门人员工资计提的福利费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计提福利费的会计分录为: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三、职工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的计提
职工社会保险费按工资总额的
37%计提;住房公积金按工资总
额的7%计提。
计提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实际缴纳时:
借: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
四、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计提
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计提。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通
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支付时,
借记该科目;分配时,贷记该科目。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折旧费用 和其他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各车间、部门的动力用电和照明
用电一般都分别安装电表,外购动力
费用在各车间、部门按用电度数分配;
车间中动力用电在各种产品之间一般
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二、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基本生产车间用来生产产品的机
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计入“制造费
用”账户;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
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计
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销售费用”。
三、其他费用的分配
(一)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是经
营管理费用中财务费用的组成部分。
如果数额不大,可全部计入支付月份
的财务费用;如果数额较大,可采用
按月预提、季末结算的办法。
(二)税金
计入经营管理中“管理费用”帐户
的税金,是指印花税、房产税、车船
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
1. 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
(1)购买印花税票金额较小时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购买印花税票金额较大时(一
次购买分次使用)
购买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分期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
2 . 要素费用中除印花税以外的其他税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账户核算
计算出应缴数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
实际上缴时: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三)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按发生的车间、部门
和用途归集。
什么是待摊费用?待摊费用包括
哪些内容?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是多
长?
一、待摊费用 的归集与分配
第四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预付账款”账户借方登记什么?
贷方登记什么?余额在哪一方?表示
什么?
企业预付保险费 、预付租金、预
付报刊杂志费等,预付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摊销时: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预付账款
二、 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什么是预提费用?预提费用包括的内容?
“其他应付款”科目贷方登记什么?
借方登记什么?余额在贷方表示什么?
余额在借方表示什么?
预提时: 借: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贷:其他应付款
实际支付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通过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已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划分了各期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一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基本生产车间——从事产品生产的车间
第五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为保证产品生产正常进行而向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车间
提供一种产品或劳务
提供多种产品或劳务
如供电、供水、
供汽、运输等。
如从事工具、模
具、修理用备件
的制造等。
辅助生产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
根据有关凭证或费用分配表,作分录如下:
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
助生产费用已反映在“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的借方,月末应采用一定的方法
在各受益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结转辅
助生产成本。
二、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其中:
提供产品(如自制材料、修理用
备件、工具、模具)的辅助生产车间,
产品完工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自制材料、修理用备件)
低值易耗品(工具、模具)
贷:辅助生产成本
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对象:
借:基本生产成本(产品耗用)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耗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
(一)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
费用的分配
只需将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
配给各受益产品、车间或部门。
(二)两个或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 直接分配法
将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直接分
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
一种分配方法。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
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辅助生产费 用分配率
=
辅助生产费用总额
辅助生产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各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费用
=
各受益单位受益数量
×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2. 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是先将辅助生产费
用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
配,然后再将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
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
位的方法。
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分两步走 :
第一步,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
劳务相互分配费用;
第二步,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
益部门进行费用的分配。
第一步 交互分配:
交互分配率 =
待分配费用
提供的劳务总量
×
某辅助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费用
=
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劳务数量
×
交互分配率
第二步 对外分配:
对外分配率
=
待分配费用
+
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
_
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提供的劳务总量
_
提供给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数量
辅助生产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各受益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
该受益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
×
对外分配率
3. 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1)无论谁接受劳务,均按耗用
劳务的数量乘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
(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费用
辅助生产实际费用 =待分配费用
+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
(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辅助生产实际费
用-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
为简化起见,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4. 代数分配法
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
的原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
法。
归纳: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通过“辅助生
产成本”账户借方反映,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则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分配
时要区分两种情况:
(1)提供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
(完工入库时借记“原材料”或
“低值易耗品”账户)
(2)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按谁受益、谁负担费用的原则进行分配,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通过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已反映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和“制造费用”账户的借
方。
制造费用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
劳务而发生,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
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第六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大部分是间接用于产
品生产的费用;
制造费用还包括直接用于产品
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
费用,以及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
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
月末应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
期末一般无余额
只生产一种产品
直接计入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多种产品
间接计入费用
制造 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
二、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归集的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累计折旧
预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
低值易耗品
辅助生产成本
(一)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
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
各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
=
(二)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三)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特点:在年度开始前确定全年制造费
用计划总额及计划分配率,作为全年
制造费用的分配依据。
年度计划分配率
=
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
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数
计划产量 单位工时定额
某月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

年度计划分配率
实际产量 单位工时定额
归纳:
①平时“制造费用”科目有余额,既可
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借方
余额表示实际发生数大于按计划分配率分
配数,属于待摊费用,为资产;贷方余额
表示实际发生数小于按计划分配率分配
数,属于预提费用,为负债。
②“制造费用”科目如果有年末余额,就是全年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应在年末调整计入12 月份的产品成本。
年末借方余额(实 > 计):
借:基本生产成本 (蓝字)
贷:制造费用 (蓝字)
年末贷方余额(实 < 计):
借:基本生产成本 (红字)
贷:制造费用 (红字)
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工业企业的废品损失包括在生产
过程中发现的、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
品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
第七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废品分为
可修复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
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可以修
经济上合算
只要以上有一个条件不满足
废品损失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
产成本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
由过失单位或个人赔款以后的净损失
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一)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在管理上要求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工业企业中,在会计科目中增设“废品损失”会计科目,在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废品损失——××产品
不可修复废品的 生产成本
可修复废品的 修复费用
废品残料
应由过失人 赔偿
废品净损失
基本 生产 成本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制造费用
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废品损失
——
××
产品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废品损失的核算:
1. 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举例说明3-27
2. 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举例说明3-28
(二)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相比,可修复
废品损失核算的特点 :
可修复废品返修以前发生的生产费
用不是废品损失,不必从“基本生产成
本”账户及其所属成本项目中转出。
归纳:
以上是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会计处理。
如不单独核算,则不设立“废品损失”
科目和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只在回收
废品残料时,
借:原材料
贷:基本生产成本
二、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工业企业的停工损失包括停工
期间所发生的料、工、费。
停工损失的核算:
停工损失——××产品
应计入停工损失的各种费用
可取得赔偿 的损失
非正常停工 损失
季节性和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制造费用
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
基本生产成本——×× 产品——停工损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